風吹一夜滿關山:高適之《塞上聽吹笛》

纖纖


【正見網2022年01月22日】

古人喜歡梅花,古代的將士更喜愛梅花。唐代的將士喜歡吹《梅花落》,在寒冷的塞外,一曲《梅花落》所代表的是將士的傲骨和不屈服精神。唐代詩人高適的這首《塞上聽吹笛》頗具代表性。全詩二十八個字「雪淨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雪淨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唐朝的邊疆主要就是北方的匈奴。北方寒冷特別是冬天,此句寫邊塞將士冬日的日常生活。「雪淨」一般是指雪融化的日子,也就是開春。「胡天」泛指邊塞。「月明」指的自然是晚上,在這裡暗指軍士們的思鄉之情。大意是說:開春時節,積雪融化,邊塞的將士放馬歸來;在月明之夜,有將士在哨樓吹起羌笛。將士們沒有其它可以娛樂的,只能吹起羌笛自娛自樂。間接反映出邊塞將士生活的艱苦。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這裡的「梅花」是指前面將士們吹的「梅花落」。此句的表面涵義是說:想知道曲中的梅花會在何處落下,原來一夜的風已經將其吹滿整個關山。風怎麼能夠將笛聲吹滿關山呢?其實是指一夜的風吹落無數的梅花之意,還有一層隱含之意,是指無數的將士為守衛邊塞付出生命之意。

古人喜歡梅花,是因為它開在最寒冷的時候,人們敬佩他的不畏嚴寒,引申為不懼邪惡。將士們為了守衛邊塞,隨時都有可能失去生命,因此將他們比喻為梅花是很自然的事情。當年的李白就有「笛奏梅花曲,刀開明月環」的詩句。將士們喜歡吹奏「梅花曲」,他們用梅花的品格來鼓勵自己,鼓舞士氣。高適的這首《塞上聽吹笛》,看似聽曲實為在讚頌大唐的將士。

宋朝的預言家邵雍,早已預見到今天中共的邪惡,而寫下《梅花詩》,以梅花來鼓勵今天的大法修煉人。今天修煉人所承受的壓力和痛苦,或許是梅花也無法比擬的,換而言之今天的每一位大法修煉人,就是一朵不畏嚴寒的梅花。

是梅花襯託了修行人的堅忍,還是修行人的堅忍圓融了梅花的傲骨,或許他們在相互映襯吧。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詩詞曲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