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0年04月18日】
尋西山隱者不遇 丘為
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裡。扣關無僮僕,窺室唯案幾。若非巾柴車,應是釣秋水。差池不相見,黽勉空仰止。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裡。及茲契幽絕,自足盪心耳。雖無賓主意,頗得清淨理。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作者簡介】
丘為(約西元701-804年間在世)字不詳,蘇州嘉興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武后長安初年,至德宗貞元末年間在世,年九十六歲。累舉不第,歸裡苦讀。天寶元年登進士。累官太子右庶子。為人謙卑,事繼母甚孝。有文集若干卷傳於世。
【字句淺釋】
題解:這是一首描寫隱逸生活和情趣的詩,這類詩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比比皆是,但因它立意新穎,而使這首詩有其特殊與值得仔細品味的價值。
茅茨:茅屋。扣關:同“叩關”,敲門。巾柴車:乘車出遊。差池:這兒指此來彼往,交叉而過之意。黽勉:殷勤。契:愜合。之子:這個人,指隱者。
【全詩串講】
深山絕頂之上一茅屋,離山腳有三十裡之遙。
敲門沒童僕應承,窺室只見几案,杳無人蹤。
若不是乘著柴車出遊,必是臨淵垂釣去了吧?
遠路相尋,失之交臂,空負了一片景仰之情。
放眼四望:雨後草色,清新動人,陣陣松濤,迴旋在向晚的窗隙裡。
雖然沒遇上主人,可這兒的幽情雅趣,是如此的與我相契合,這一切就足以使我蕩滌人心、去除塵垢啦!
雖失去了賓主相見之歡,可卻獲得了習靜喜幽的清靜真諦。
於是我乘興而來、興盡而返,何必等你這個人呢?
【言外之意】
這首詩以“尋西山隱者不遇”為題,到山中專程去尋訪隱者,當然是出於對這位隱者的友情或景仰了,而竟然“不遇”,按照常理,這一定會使訪者產生無限失望、惆悵之情。但卻出人意料之外,這首詩雖寫“不遇”,卻偏偏把隱者的生活和性格表現得歷歷在目;卻又借題“不遇”,而淋漓盡致的抒發了自己的幽情雅趣和曠達的胸懷,似乎比相遇更有收穫,更為心滿意足!誰能說作者這次跋涉,是入寶山而空返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