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欣賞:逍遙詠

季黛


【正見網2010年04月16日】

逍遙詠 白居易

亦莫戀此身,亦莫厭此身。 此身何足戀,萬劫煩惱根。
此身何足厭,一聚虛空塵。 無戀亦無厭,始是逍遙人。

【作者簡介】

白居易,太原人,出身於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俱為官,父親為朝奉大夫、襄州別駕、大理少卿,累贈刑部尚書右僕射。因其祖、父俱在河南作官,所以居家河南。白居易於唐代宗大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干河南新鄭縣東郭宅。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卒於洛陽,享年75歲。

【字句淺釋】

題解:白居易在憲宗元和十年,發生宰相武元衡被謀刺的案件,白居易知道後,立刻上疏請朝廷緝捕賊凶。當政者認為他不是諫官卻越位諫言,便把他貶到江州去當司馬,實際上只是個閒差。後到洛陽,過著半隱居的生活。這期間,他經常和洛陽香山寺的寺僧如滿來往,並且自號香山居士。《大宋高僧傳》所載白居易向名僧致禮稽問佛法宗意,與名僧探討佛理妙義,多在出守杭州後。白居易進而持齋坐道場,並且從此後一直好佛,經常持三長月齋,即在一、五、九月在家坐道場。所以白居易又為古代文人中崇佛、達觀的代表,歷代不少人對他稱讚備至。這逍遙詠就是他好佛的體悟。
虛空塵:如“太虛”般的不真實;像塵埃似的空無一物。

【全詩串講】

別貪戀這身軀,也別厭煩此形體。這身軀何足戀惜?那是導致你萬劫不復的煩惱根源。

這形體何足厭棄?有了它,就能把所有的紅塵虛幻景象,聚成一處讓你感受、享用。對這肉身,不貪戀也不厭煩,該有時就有,隨其自然,才稱得上是個逍遙人哪!

【言外之意】

看來這些“遊仙詩”有個共同之處,雖然修的是副元神,可還是首先體會到這個軀殼是個臭皮囊,只是個修煉的載體,而且是塵世一切煩惱的禍源,是慾海所有妄念的出處,微不足道!甩脫形體的禁錮,才是精神超越的階段!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詩詞曲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