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雜欣賞:自覺 其二

季黛


【正見網2010年04月12日】

自覺 其二 白居易

朝哭心所愛,暮哭心所親。親愛零落盡,安用身獨存?幾許平生歡,無限骨肉恩。 結為腸間痛,聚作鼻頭辛。悲來四支緩,泣盡雙眸昏。所以年四十,心如七十人。

我聞浮屠教,中有解脫門。置心為止水,視身如浮雲。抖擻垢穢衣,度脫生死輪。 胡為戀此苦,不去猶逡巡。回念發弘願,願此見在身。但受過去報,不結將來因。

誓以智慧水,永洗煩惱塵。不將恩愛子,更種憂悲根!

【作者簡介】

白居易(公元772-846),字樂天,是唐代有名的大詩人。他的詩語言通俗、明白流暢,在風格上自成一體(世稱“元白體”)。 他長於各種詩體,特別是敘事長詩,其中“長恨歌”和“琵琶行”是其代表作,對後世影響極大。

【字句淺釋】

題解:在江州,白居易自稱為“天涯淪落人”,以遊歷山水、作詩為事,慕起陶淵明來,希望作個隱逸詩人,並轉而事佛,企圖從佛教中求得解脫。總之,被貶江州司馬,是白居易人生道路的一大轉折。長慶二年(822年)出為杭州刺史,避開了朋黨殘酷傾軋的朝廷,從此思想進一步消沉,詩云:“誰知名利盡,無復長安心。”“敢辭官遠慢,且貴身安妥。”榮枯任之,聽天由命,頗有些與世相忘的意思了。為了滌除人生煩惱,白居易以詩酒放情自娛,也因有了修佛向道之心,所以有了自覺二首之作。

浮屠教:即佛教。

【全詩串講】

早晨為心所愛哭泣,黃昏為心所親傷心。親愛的人零落殆盡,如今只剩我獨自一人,日子咋過?

這些至親,雖然增添了我不少的生平快慰事,可那骨肉連心的恩情,卻是綿延不絕哪!就此集結成腸間的痛楚,凝聚為鼻頭的辛酸。

一想起就悲從中來,哭得四肢遲緩,眼淚掉得雙眼發昏。所以年雖四十,心已如七十的人啦!

我聽說佛教中有解脫之門:只要心如止水,不起妄念;視肉身如浮雲,不去執著。

抖掉滿身污垢、髒穢的外衣(即軀殼),就能被救度而脫離生死輪迴。為啥要留戀此苦惱根源,不趕快修去還猶豫不決、逡巡不前呢?

回頭一轉念,我發下了弘願,願此一志向能出現在我身上。但因受過去因果報應的關係,將來可能結不了善果。

不管怎樣,我發誓以佛家的智慧水,永遠洗淨一身的煩惱、塵垢。不再留戀親人的恩愛、兒女的情長,而種下往後纏繞不休的憂傷根源!

【言外之意】

元和六年(西元811年)四月,白居易因母親去世,丁憂居渭村,而他的愛女金鑾子也在這一年夭折。居渭村三年多,白居易又貧又病,好友元稹時常分俸濟其困難。這自覺兩首詩有可能是在這種失去親人又貧病交迫的情況下,有了感慨也有了體悟而寫成的,認識到肉身的有限以及“情”字的糾葛,是修練路上的絆腳石。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詩詞曲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