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創作研究 (中)

大陸大法弟子


【正見網2004年07月10日】

二、唐詩的平仄與押韻

在古漢語中把文字的發音分為四聲,也就是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在《康熙字典》前面,有一首分四聲法的歌訣:

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

從中我們可以初步了解古代漢語中四聲的大概。古人寫詩在斟酌字句時不僅注重字的意思,還很注重字的發音,因為這樣的詩讀起來才有抑揚頓挫的美感。所以古人依照四聲,將文字發音分為平仄兩大類。平,包括平聲(在《平水韻》中平聲還分為上平聲和下平聲);仄包括上聲、去聲、入聲。而我們現代的漢語四聲是:平,包括陰平(例如「單」字的拼音「dān」 )、陽平(例如「凡」字的拼音「fán」 );仄,包括上聲(例如「返」字的拼音「fǎn」 )、去聲(例如「范」字的拼音「fàn」 )。寫詩的時候使平仄發音的字交替出現,再加上押韻,這樣的詩讀起來就特別的美。

請看下面的這首詩:

【破陣樂(一)】 唐太宗李世民

秋風四面足風沙,
塞外征人暫別家。
千裡不辭行路遠,
時光早晚到天涯。

這首詩是採用七絕中的「首句平起平收式」體裁寫的,下面是這個體裁的格律要求(括號表示可平可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韻)。

需要說明的是「足」字在現代漢語中是發陽平聲(zú);而在古漢語中它的發音是去聲,依照古代的韻書《平水韻》它屬於去聲七遇的韻部。「別」字屬於入聲九屑的韻部。所以這首詩是完全依照七絕詩的格律要求寫的。

詩的押韻也就是在規定句子的最後一個字用相同韻母的字。比如上面一首詩中的「沙」、「家」、「涯」就是用來押韻的字,它們的韻母是相同的。隋代的陸法言將四聲分為二百零六韻,撰編了《切韻》一書。唐初時許敬宗等人奏請唐太宗批准將二百零六韻中鄰近的韻合併起來使用,形成了平水韻,所以唐人寫詩實際上用的是《平水韻》。

由於朝代的變遷,不同朝代其官話的發音都有所不同,所以不同朝代的人寫詩時用的韻都不太一樣。比如元代的作家寫的元曲所用的韻就跟唐人寫唐詩用的韻就有所不同,主要是因為到了元代,人們吐字發音跟唐朝的人已經不一樣了。請看下面的例子: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寒食】 唐・韓翎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這兩首詩所用的韻腳都是「斜」、「家」、「花」三個字。我們用現代漢語的發音,這個「斜」字跟「家」「花」兩字是不押韻的。而在唐代「斜」字的讀音是「xiá(霞)」。在《平水韻》中它們都歸入麻韻部;其實在元代時這個字的讀音已經發生變化了,比如元曲名家馬致遠的《雙調・風入松》:

眼前紅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車。曉來清鏡添白雪,上床興鞋履相別。莫笑鳩巢計拙,葫蘆提一向妝呆。

這裡的「斜」、「車」、「雪」、「別」用現代漢語的讀音來讀,它們基本是算押韻的。在《中原音韻》中將它們歸入車遮韻。跟唐代的發音就不一樣了。

從上面的事例我們可以看出,不同朝代由於讀音的變化,寫詩時所參照的韻書也是不一樣的。詩歌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一種文藝創作形式,如果我們還照過去的讀音去寫詩,那現代的人讀起來可能就會很彆扭,特別是我們大法弟子目前寫唐詩目地就是為了講真象救度眾生,是給老百姓讀和看的,不是寫給自己看的。因此我認為寫詩時應該用現代漢語的發音來區別平仄和押韻。

為了便於同修寫唐詩、宋詞、元曲時參考,我將過去的一些韻書按照現代漢語的發音重新整理了一下,刪去一些冷僻的字,整理出《新編詩韻》;請同修在實際運用中提出意見給予指正及補充。

三、古體詩

唐詩中的古體詩有每句詩三個字(言)、四字(言)到十一個字(言)的不等。有人說古體詩不講平仄,我認為不是這樣,唐人寫的古體詩中還是很注重平仄關係的變化,主要還是為了讀起來有抑揚頓挫的美感。比如:

李白《宣州謝-I樓餞別校書叔雲》: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澹萬裡雲……

從上面例子也可看出,唐朝的詩人寫的古體詩不僅注意平仄的變化,甚至還用到了對仗。因此我認為寫古體詩有以下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

2 在五言以上的句子中儘量不要出現整句中每個字都讀仄聲或都是平聲。這樣的詩讀起來會比較拗口。

3 古體詩可以用平聲韻也可以用仄聲韻,還可以平仄韻通押。長詩還可以換韻。可以每句都押韻也可以隔一句押韻。但最好別隔太多句才押韻。我認為隔一句押韻比較好。

通過學《洪呤(一)(二)》我悟到師父寫的詩有一部分是以古體詩的體裁寫的。而我們目前同修們創作的講真象的長短詩包括一些歌謠(類似古代的樂府歌行)很多是用古體詩的體裁寫的,而且寫得相當好。我看到我們有些農村的大法弟子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寫出來的講真象的歌謠非常好,不僅注重押韻,而且注重平仄。我想是因為學了《洪呤(一)(二)》大法給他開啟的智慧。

下面這些詩都是摘自明慧網最近一段時期發表的,都是同修寫的講真象的詩或者是從同修寫的文章中摘錄下來的:

・民謠:心裡話

九二法光顯,大法傳世間。健身強體,功效非凡,道德回升,佛光顯現。平民稱好,達官也煉,洪傳世界,修者億萬。一不存物,二不存錢,大道無形,來去自便。誰知江氏,一手遮天,出於嫉妒,突然變臉。說上億人,超過黨員,發展迅速,是想奪權。為了鎮壓,製造事端,導演自焚,嫁禍修煉。其實大法,國外廣傳,民主國家,視為模範。紛紛嘉獎,給予宣傳,斥責中國,無視人權。奉勸各位,識破謊言,善待大法,洪福無邊。

・童謠:小朋友 明如鏡

法輪功 真善忍
說真話 辦真事
道德回升做好人
人與人 不記恨
善待你 善待他
做事處處想別人
江澤民 假惡狂
壓百姓 欺善良
瘋狂鎮壓修煉人
不許學 不許煉
洗腦班 教養院
處處關滿蒙冤人
小朋友 明如鏡
仔細想 仔細聽
誰善誰惡分得清

・勸善短句幾首:

明白真象福無邊

(一)

天災人禍不間斷
警醒世人擦亮眼
趕緊快把大法看
明白真象福無邊

(二)

中國百姓真可憐
每天活在謊言間
真話事實不讓說
騙人假話天天喊

(三)

吃梨才知梨酸甜
了解大法不算難
真象傳單仔細看
才知今日是機緣

・蓮

無私心更純
塵間展仙容
他日返天界
威儀透蒼穹

・滅惡

舊勢黑手魔與鬼
層層滅盡朗天下
陰霾散去陰風遁
人間處處開蓮花

・詠大法弟子

善哉大法徒,證法長歌行。
心堅若磐石,精進毋稍停。
坎坷付一笑,丹心照蒼穹。
無量眾生度,永沐師恩情。

下面這首詩是一位同修在寫迫害真象文章中用的引言,我覺得寫得很好,這樣的真象文章也因為這首詩而別具一格:

・依法上訪遭迫害,秉持正義志不移,人亡家破理何在?孤兒苦、尋父母,親人涕泣淚如珠,浩氣英魂待筆書。

下面這首詩是重慶的一位老年同修參加了師父辦的學習班後寫的(明慧網6月26日文章《重慶市七旬老人自述被投入勞教所毒打折磨的遭遇》)。這位同修沒有讀過書,但從學習班上下來後居然能寫詩,從這首詩中我們能感受到那種質補、純真的美;這也是任何華麗的語言所無法替代的:

・提筆激動淚珠滾,見師勝似見親人;高興之中難入眠,一夜熱淚到天明。感謝師父來救度,請師帶我脫紅塵;勤修苦煉真善忍,去掉常人執著心。脫離苦海緣己到,與世無爭師引路,望師察看弟子心。這次師父離我去,不知何時見師尊,祝師平安離重慶,盼師明年來山城。

(待續)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