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拍到RCW 7星雲裡正在產生的年輕恆星

【正見新聞網2024年06月23日】

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6月16日報導,這張 NASA/ESA 哈勃太空望遠鏡圖像展示了一組視覺上引人注目的星際氣體和塵埃。這個星雲被命名為 RCW 7,位於船尾座,距離地球 5,300 光年。

星雲是富含形成新恆星所需原材料的區域。在重力的影響下,這些分子雲的一部分會坍縮,直到它們聚結成非常年輕的正在發育的恆星,稱為原恆星,這些恆星周圍仍然被旋轉的剩餘氣體和塵埃盤包圍。RCW 7 中形成的原恆星質量特別大,發出強烈的電離輻射和猛烈的恆星風,將星雲變成了 H II 區。H II 區充滿了氫離子——H I 指的是正常的氫原子,而 H II 指的是失去電子成為離子的氫。來自大質量原恆星的紫外輻射激發了星雲中的氫,使其發光,使這個星雲呈現出柔和的粉紅色光澤。

這張圖片中的哈勃數據來自對一顆質量特別大的原恆星雙星 IRAS 07299-1651 的研究,這顆恆星仍然處於圖片頂部捲曲雲層中發光的氣體繭中。為了曝光這顆恆星及其兄弟姐妹,天文學家使用了哈勃的廣角相機 3 的近紅外光。這張圖片中質量巨大的原恆星在紫外線下最亮,但它們也會發出大量紅外光。紅外光的波長較長,可以穿過雲層中的大部分氣體和塵埃,從而被哈勃捕捉到。

這張圖片中許多看起來較大的恆星都是前景恆星,不屬於星雲。相反,它們位於星雲和我們的太陽系之間。 H II 區的形成標誌著 RCW 7 等分子雲的末日開始。在短短几百萬年內,來自大質量恆星的輻射和星風將逐漸驅散星雲的氣體——當最重的恆星在超新星爆炸中走向生命終點時,情況將更加糟糕。

這個星雲中的新恆星只會吸收星雲氣體的一小部分,其餘部分將散布到整個星系,最終形成新的分子雲。

來源:

https://science.nasa.gov/image-detail/hubble-rcw7-potw2425a/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