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5年05月11日】
清朝末年,中國走向衰落之機,鄰國日本卻在明治維新後迅速崛起,並走向了專制的統一和強大。其對外擴張的野心使其瞄準了積弱的中國,因為在經濟上它垂涎於中國的豐富物產與廣大市場,在地理上則是志在侵奪中國的廣闊土地。而在其根本方針上,便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容許中國真正的走向統一和強大。因此,日本在政治上公然反對中國的國民革命,頻繁製造混亂。
清末,日本曾通過不平等條約,在中國攫取了相當部份的利益。袁世凱時期,日本又誘使袁接受意在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以作為它支持袁氏復辟帝制的交換條件。1917年後袁世凱、張勳亡而北洋軍閥興,它又支持皖系軍閥的北京政權和奉系軍閥的東北政權,企圖製造中國軍閥的持久混戰。1918年,它看準段祺瑞想借參戰而擴充私家之兵,便立即以貸款支持段參戰,從而獲得了在中國駐紮軍隊的特權,為後來侵略中國墊定了軍事基礎。1919年,它雖與中國同為歐戰的戰勝國,卻強迫「巴黎和會」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轉讓給它。1919年12月,它與美國私定「石井藍辛協定」,使美國承認它在中國「具有特殊的權益」。1926年春,當奉直、奉魯軍閥聯合進攻馮玉祥國民軍時,它則派軍艦護送奉軍出關南下,公然炮轟大沽炮台,是為北京「三一八」慘案的源起。1927和1928年春,當中國國民革命軍兩次渡江北伐進入山東時,它一則藉口「護僑」而出兵,二藉口「護僑」而公然炮轟北伐軍,蠻橫阻攔北伐,製造了舉世震驚的濟南慘案。1928年6月,因張作霖已成為其侵吞中國東北的障礙,它又公然在皇姑屯將張炸死。
北伐勝利後,東北易幟,中國基本統一在南京國民政府之下。這使得日本加快了它的侵略步伐。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入侵中國東北。從此到1937年「 七七」 事變,日本發動過多次對中國軍隊的進攻,國民黨在蔣介石的領導下,也斷續進行過正面抵抗。這一時期中抗日戰事被稱為「局部抗日」。局部抗日階段先後發生過九一八事變、「一二八」淞滬抗日、長城抗戰、察哈爾抗日和綏遠抗戰諸役。1937年7月7日,日本全線進攻中國,全面抗戰爆發。
如果算上局部抗戰,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軍隊同日本人一共進行了十四年的浴血奮戰,共進行了一千多次大型戰鬥,二十二次大會戰,二百多名國民黨高級將領戰死,國民黨軍隊幾乎牽制了所有日軍主力。國民黨為二戰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因為它在亞洲大陸上拖住了大約一百萬日軍──否則這些部隊便會用於太平洋地區對於西方盟國越島部隊的戰鬥。國民黨的抗戰偉績彪柄青史。相反,一直號稱「為抗日戰爭做出重大貢獻」的中共,沒有與日軍打過一次象樣的戰役(一直引以為傲的百團大戰的領導者彭德懷,在幾十年後仍因違背了毛的命令而遭到迫害),沒有一個高級將領戰死。中共很好的利用了這一時機,借抗日之名,壯大了自己的力量,從而為後來奪取國民黨政權打下了基礎。從彰顯民族大義來看,中共較之國民黨差之千裡,但其說謊、殘殺的本事卻遠在國民黨之上。
關於日本入侵中國和失敗的預言
隋朝步虛大師的預言詩第五節中預言道:「瀛洲虎,渡海狼,滿天紅日更昏黃,茫茫神州傷破碎,蒼生處處哭爺娘,春雷乍響見晴陽。」「瀛洲虎,渡海狼,滿天紅日更昏黃」中的瀛洲虎,意指東瀛日本,如渡海的惡狼侵占中國。滿天紅日,指日本的太陽旗。中國到處被太陽旗的日軍占領,一片昏黃陰暗的景像。
「茫茫神州傷破碎,蒼生處處哭爺娘,春雷乍響見晴陽」 的意思是神州大地一片破碎,老百姓處處哀嚎遍野。春雷,指原子彈。原子彈炸時,才可見天日。
唐朝的《推背圖》在第三十九象預言了日本侵華戰爭這一歷史事件。圖中有一鳥于山上,隱指一「島」字;連同圖中太陽指日本島,太陽亦隱日本國旗太陽旗之意。圖中太陽的位置或升或降,隱含日本從軍事囂張到戰敗投降的過程。
讖文是:「鳥無足,山有月。旭初升,人都哭。」「鳥無足,山有月」,鳥字去一足呈一月狀,位於山字之上成一「島」字。「旭初升,人都哭」 ,意指日本島帝國崛起,太陽旗所到之處,萬人哭泣。
頌文是:「十二月中氣不和,南山有雀北山羅。一朝聽得金雞叫,大海沉沉日已過。」「十二月中氣不和」,「十二月中」指十二月的中間一半,乃六月。此句意指在陰曆六月發生的「七七事變」。「南山有雀北山羅」:「羅」指捉「雀」的網羅。此句意指「七七事變」後,日軍自北南下,勢如破竹,似網羅撲雀一樣占領中國土地,屠殺中國軍民。「一朝聽得金雞叫,大海沉沉日已過」:「金雞」指五行屬金的酉雞年。1945年是已酉年,正是「金雞」之年。此句意指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
且讓我們走入歷史的真實。
日本入侵中國和國民黨局部抗戰
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炸毀瀋陽附近柳條湖南滿鐵路的一段鐵軌,誣指為中國人所為,炮轟北大營的東北軍,進攻瀋陽。因為國民黨正忙於圍剿中共,蔣介石提出了「暫不抵抗」政策。一是為了「千萬不要逞一朝之憤,置國家民族於不顧」。二是要「效法印度甘地對英國不合作的辦法,來應付日本,遇事要退讓,軍事上要避免衝突,外交上要採取拖延」、即「不屈服不擴大之方針」,目地是為了「準備好了再干」。因此,張學良率領的東北軍退駐關內。不久,日軍占領了東三省。可以說,蔣張不抵抗的認識根源是,事變之初他們以為是日軍挑釁行為,未能判斷出是日本侵吞整個東北的開始,還圖謀以外交交涉解決。
日軍占領東北後,正在對中共進行第三次圍剿的中華民國政府軍只得停止軍事行動,蔣介石也離開江西前線,回到南京商討對日對策。為尊重國際條約,南京政府馬上訴諸國際聯盟,國聯乃命令日本撤兵,國際輿論也多斥責日本的侵略行動,但因為並未涉及到列強的根本利益,列強的態度不強硬。而日本對此則是置之不理。
這時,蔣介石面臨的形勢是內有中共的武裝叛亂,外有日本的入侵和列強的坐視不管。這時的中國是一個「窮中國和弱中國」,一個「亂中國和憂中國」。中日在軍事上的實力有著天壤之別。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列強,既不願看到中國真正統一強大起來,又不願看到日本真正能夠稱霸亞洲以對抗美國和西方。他們的希望是,只有日、中不和,甚至交惡或交戰,才能使亞洲「自削其強,自致其弱」。可以說,直至太平洋戰爭爆發,中國的抗戰所遭遇的,實質上仍是一個「敵有人援,我無人助,生死無人過問」的惡劣國際環境。
在這樣的形勢下,1931年10月,蔣介石、汪精衛等在上海召開會議,並就外交政策達成協議:一、實行統一外交,對外交涉由南京中央負責,廣州不辦外交;二、如果日軍來攻,應該抵抗,用武力來對付它,不要不抵抗;三、不主張對日宣戰;四、不主張退出國聯。這表明,蔣介石的南京政府基於自身實力和面臨的形勢,採取了「和戰並用」的政策。
蔣的「和戰並用」的政策在當時的形勢下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它既不放棄武力抵抗,也不放棄外交途徑解決問題。誠如蔣介石所言:「我們是弱國,要對自己的國家有忠實的估計。」因此,一方面應該是「和平未到根本絕望時期,決不放棄和平;犧牲未到最後關頭,決不輕言犧牲」;另一方面又應該將「任何解決均不得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作為弱國外交的最低限度」。這就說明「和戰並用」非但不是唯求和而不戰,而是和為手段,戰為根本。
這個政策是蔣介石對日本和對中國均有忠實估計的結果,所謂知己知彼,因而在全面抗戰爆發之前,他才該打即打,該和即和,並且忍辱負重,甘唱白臉,以「國人要打、政府要和」之雙向策略,來對付日本,訴諸國際聯盟。
11月,國民黨於南京召開「四大」,蔣介石在會上提出了要「團結內部,抵禦外侮」的思想,指出「我們要對外面不屈服、不妥協,唯有對內講求團結的方法」,並認為「黨內團結,熄滅黨爭」同樣是「攘外安內」的重要前提。(關於「攘外安內」政策的提出和評價下文再詳細解讀) 蔣介石希望先平息國內中共的叛亂,再全力以赴對付日本。
而在民間,日本的侵略行為引發了中國的反日和抵制日貨運動,特別在上海的抵制行動,沉重打擊了日本在上海的貿易,因為上海是日本在華最大的貿易、航運和製造業中心。為了消除上海的排日運動,1932年1月28日,日本又在上海挑起戰端。布防上海的十九路軍在蔣光鼐等將領的率領下,首先奮起抵抗。第一次淞滬抗戰爆發。蔣介石將分別駐紮在京滬和京杭線上的第八十七、八十八兩個師合編為第五軍,命張治中率領赴滬協同十九路軍共同作戰,但卻將抗戰的榮譽盡付十九路軍。
2月18日,蔣介石致電勉勵第五軍說:「抗日為整個民族存亡所關,決非個人或某一部隊榮譽問題,決無彼此榮辱之分。此次第五軍加入戰線,固為敵人所畏忌,亦必為反動派所誣衊。苟能始終以十九路軍名義作戰,更是足以表現我革命軍戰鬥力之強。生死且與共之,況於榮辱乎何為?」雖然當時一般輿論震於蔣光鼐、蔡廷鍇等的宣傳,均認為只有十九路軍在抵抗,慰勞物品,亦只送給十九路軍各部。然而,第五軍仍在困境下艱苦作戰。蔣亦因此而致電張治中說:「在前線必須讓功於十九路軍,只期殲敵,切勿有所競爭,即有不能堪者,亦必為國家忍辱負重。當知在此生死關頭,與十九路軍應視同一體,外間毀謗,一切置之。如外間不知我八十七、八十八兩師同在苦戰,正吾人所求之不得者。」借《陳布雷日記》所言:「蔣如此精誠,真堪泣鬼神而動天地者。
因為列強在上海都擁有自己的利益,所以在淞滬抗戰爆發次日,英美等大國就開始在中日間調停。蔣介石本著「和戰並用」的策略,認為「只要不喪國權,不失守土,日寇不提難以接受之條件,我方即可乘英美干涉之機,與之交涉」。
列強強硬的態度以及擔心國聯發起對日本的制裁,使日本於3月3日發布停戰命令。此後,中日雙方經過談判,於5月5日簽訂了《淞滬停戰協定》。從內容上說,這是個喪權辱國的條約,因為中國軍隊喪失了在上海的駐兵權。此後,日本又扶植清朝廢帝溥儀在長春建立了「 第三個中國──滿州國」,溥儀為傀儡皇帝,使之成為日本的「奴隸國」。但是,國民政府利用國際社會進行干預的策略,不僅贏得了同情和支持,而且為後來的抗戰創造了良好的國際環境。
1933年,日軍進攻熱河、冀東。蔣介石從抗戰總戰略出發,為堵敵西進,曾於是年1月10日、2月6日、2月25日和26日四次致電張學良,一方面具體部署集中熱河,固守陵源、平泉、赤鋒三點之長城抗戰方略,一方面一再勉勵張說:「時至今日,吾等軍人為國家民族爭人格,為公理正義盡責任,唯有犧牲一切,以報黨、國。」。在張學良守土無能、引咎辭職以後,蔣介石又親自北上石家莊、保定和北平,部署和鼓勵作戰,命宋哲元部的馮治安師和徐廷瑤部的關麟征等三個師死守古北口,激戰兩個多月後撤退。上述戰鬥,亦使日軍付出了上百人死傷的代價。不久,熱河失陷,冀東成為不設防地帶。國民政府與日本簽訂了《塘沽協定》。出於「攘外安內」策略的考慮,該協定犧牲了華北的部份權益,比如非武裝區的規定。但是同《淞滬停戰協定》一樣,該條約為國民黨為後來的全面抗戰做好思想、物質、軍力等各個方面的充分準備贏得了時間,同時拖延了日本全面侵華的時間表。
此後,日本在華北進行自治運動,並在占領區成立偽組織,企圖將華北納入日本的勢力範圍。它引發了各地的抗日運動,其中包括東北義勇軍的抗日,山西馮玉祥的抗戰,綏遠抗戰等,在中國歷史上書寫了許多壯麗的篇章。
而此時的國民黨雖因國難當頭而黨爭漸息,粵亂漸平,但中共卻乘國難當頭迭生叛亂,公開叛國:1931年11月7日,公開建立了「國中之國-第二個中國中華蘇維埃國」,以附蘇俄,以亂祖國,所建鄉村俄屬「蘇維埃」政權,更已擴張至豫、鄂、皖、贛、湘五省。在中共編撰的黨史教材中,無不指責蔣介石對日的「不抵抗」或「不積極抵抗」政策,並且強烈抨擊蔣的「攘外安內」政策。但是此時的中共面對外侮,除了叛亂,建立國中之國,煽動不明真象的學生和知識分子在輿論上抨擊國民黨,又做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