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濟世 (3)

齊治平


【正見網2007年09月04日】

四、法輪大法可以為人類洞徹無量無際的世界

人類發展到今天,積累下來的未解之迷太多了。要完全揭開宇宙的奧秘,就必須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觀念。否則,人類永遠在自己所定義的框框裡跳不出來。

法輪大法可以為人類真正洞徹宇宙的奧秘,可以解開人類未解開的各種迷團。

無疑,未來人類的科學和哲學一定是建立在法輪大法的基礎上的,法輪大法為科學和各種知識的統一提供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下面是一個法輪大法修煉者關於未來科學和哲學發展,對於科學統一的一點認識。

(一)「場」是物體存在的普遍形式

物體的存在形式並不限於我們現在用肉眼所見的那麼一種,隨著科學的發展,當今的科學家們已經認識到並證實了有「場」的存在,「場」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物體存在形式,科學家們現在發現有電磁場、重力場或萬有引力場、核場、弱作用場和慣性場等。現在,科學家把物體的存在形式分為兩大類:物質與場。所謂物質就是我們現在用肉眼所見的物體存在形式,而場就是科學發現的物體存在的一種新的形式。

科學在不斷的往微觀下研究,發現在一定微觀下,物體的兩種存在形式――物質與場是統一的。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與構成場的基本粒子在一定微觀下可以相互轉化。量子力學認為能量是由「量子」構成的,而量子可以轉化成基本粒子,組成各種有形的物質,反過來,物質的基本粒子也可以轉化量子,化為無形的能量。德布羅意證明了粒子與波具有等效性,愛因斯坦和核反應堆證明了質量與能量可以相互轉化,現代宇宙學的各種理論無不認為有形的物質宇宙是起源於無形的能量宇宙。

其實,我們肉眼所見的物質形式是一種假象,我們看見的物體在表面上是連續的、固定的,可是如果在顯微鏡下看物體的話,那麼就會發現物體是由各種粒子構成的,表面不是連續的,物體的各組成部份也不是固定的,物體是由各種在不同運動狀態下的粒子組成的,一個物體當然是一個整體,但它又是所有運動著的分散的各種粒子的總和。

所以,在微觀下,任何物體都可以說是以「場」的形式存在的,「場」才是物體存在的普遍形式,物體可以聚之成形,又可以散之為無形的「場」,我們所見的這種種物質存在形式只是一種特殊的存在形式而已。

認識到這一點,對於很多現象就很容易理解了,例如,在修煉界經常會說到「隱形」功能,就是這個人可以突然間讓人們看不見他。其實就是他能夠使自己轉換成另一種存在形式,比如說是「場」的形式,可是他的生命整體一點也沒有改變,他還是他,只是他改變了形式,讓一般人看不見他而已。

如果我們認識到「場」的存在形式,改變我們經驗中對物體存在形式的固有觀念,就為認識宇宙真相打開了第一扇大門。

(二)物體之間的交溶關係

場與場之間的存在關係是一種交溶關係,也就是說,在我們看來是在同一個空間位置,卻可以容納很多很多的場,它們並不會相互排斥。而且,場也不會與物質相互排斥,場與物質可以同處相同的空間位置,這個空間位置明明是被物質占據了,可場同樣可以處在這一位置。現在發現的電磁場、重力場或萬有引力場、核場、弱作用場和慣性場等無不是這樣。科學家認為,場是沒有體積、沒有質量的,但又是真實的存在。

既然科學對「場」的研究已表明「場」是物體存在的普遍形式,那麼各種物體的存在形式之間的關係就不象我們現在肉眼所見的這種固體之間的空間關係,而更象一種交溶關係,用溶液來比喻就比較恰當。一物可以溶在另一物之中,就像是溶劑與溶質的關係,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有時候我在想,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描述整個宇宙狀態的話,用什麼詞最貼切呢?我就覺的用「溶液」可能更接近宇宙的真相,更能描述各種物體那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溶狀態。

這與我們的日常經驗不同,在我們的經驗中,一個空間位置被一個物體占據了之後,其它物體就不能占據這個位置了。可是場的空間與我們的這些經驗相去甚遠,場沒有體積,場不占空間,場與場,場與物質可以同時同地存在一處。既然宇宙中那麼多的物體都是以場的形式存在,那麼我們真的不敢說我們對於宇宙的認識已經達到多高的水平了,我們只能說我們認識宇宙才剛剛起步,甚至還沒有起步呢。就在我們認為絕對沒有東西存在的,甚至連空間都沒有的地方,卻可能存在著多少多少的場啊。誰能說這些不可能呢?

我們有的人說,現代那麼先進的人體解剖學也沒有發現有靈魂的存在,靈魂肯定是不存在的了。那麼這種說法有道理嗎?靈魂會不會是某種與人體同在的「場」呢?

我們有的人常說,我們用了多少的望遠鏡、顯微鏡和其它科學儀器探測太空也沒有發現有神的存在,神肯定是不存在的。那麼這樣的說法有道理嗎?神會不會以某種「場」的形式存在呢?

有人說,三尺頭上有神靈。那麼這種說法就絕對不可能嗎?

要知道,對於我們認識的空間而言,「場」根本就不需要占據任何空間體積。如果假設神靈對於我們而言是以某種「場」的形式存在的,那麼這一切不就很容易理解了嗎?

所以說,如果我們認同以上的這些現象,就更加容易理解宇宙的真相了。在我們所看見的空間之中,在我們所看見的空間之「外」(就是在「沒有空間的地方」)還存在著多少的物體啊。有誰能說沒有呢?在我們所說的範圍內,交溶著多少的物體,其中可能就有宗教界、修煉界從古到今一直在說的神靈、天國等等啊。天國與我們可能近在咫尺,可是我們按常規方法卻又無論如何都接觸不到。作為真正的科學家,我想都很容易理解這一點。

如果能認識到物體之間的交溶關係,也就不難理解多重時空存在的問題了,也就不難理解世界上、歷史上出現的許許多多的令人不解的時空怪異現象了,也就不難理解宗教和神學的理論了。物體與物體之間、空間與空間之間、時間與空間之間、時間與時間之間、物體與時空之間都是交溶在一起的,這是多麼複雜、多麼玄妙的宇宙圖景啊!這樣去理解宇宙圖景,要比現代科學所提供的理解真切、深刻的多,也唯有這樣理解宇宙圖景,才能真正揭開宇宙之迷。

(三)「世界」是獨立於萬物之外又包溶萬物的實在整體

有了對「場」的認識,我們來思考一下關於「世界」的概念。其實「世界」是一個獨立體,與世界中的萬物是相互獨立的。世界包溶著萬物,但世界又是一個獨立體。

我們在說到「世界」時,有時是指世界本身,有時又包括世界本身和世界中的萬物。

我們所說的「世界」,也就是在不同的理論中說到的「宇宙」、「時空」、「天地」、「乾坤」等。

正如前面所論述的那樣,我們必須改變現代西方思維中的一個觀念――整體就是個體之總和。其實單獨存在的整體就是整體,並不等於是所有個體的總和,個體的總和那就是個體的總和。為什麼說西方現代科學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呢?就是雖然它看到了所有的個體和個體的總和,但卻永遠也看不到單獨存在的、隱匿在所有個體背後的整體。

世界不只是一個概念,不是一種抽象,世界不是「萬物的總和」,世界是一個獨立體,世界就是世界,萬物就是萬物。

世界與萬物的存在形式之間的關係不象我們肉眼所見的這種固體之間的空間關係,而更象一種交溶關係,用溶液來比喻就比較恰當。萬物都是溶在世界中的,世界就像是溶劑,萬物就像是溶質。世界與萬物的這種交溶關係,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其實萬物之間,有很多物體之間也是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溶關係。但世界是大的,是包溶萬物的。

所以世界對於萬物的每一個粒子哪怕是最微小的粒子都具有制約性。世界對於其中的每一個物體、粒子的每一個最細微的行為都是了如指掌並且制約自如的。

世界中的每一個物體或粒子一般都跑不出世界去。反過來講,如果真的有物體或粒子跑出去了,那就不屬於這個世界了。

也許我們的肉眼和一般的科學儀器很難探測到世界作為一個獨立體的存在,我們看到的只是萬物,當把萬物一個一個的去掉之後,似乎就再也看不到有實物存在了,也就看不到有一個獨立的世界的存在了。

但我們既可以憑藉理性的力量認識其存在,又可以用科學方法去探測其存在。其實作為整體的「世界」是以「場」的形式存在的,所以不容易被認識。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