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初級):《千家詩》 七絕(五十七) 江樓有感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8年05月16日】

編者按:為了弘揚中國神傳文化,清除邪黨文化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見,開始著手編寫一套中國正統文化教材。因為是剛剛起步,難免有所不足,我們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領域的大法弟子的參與和指正。我們誠摯的希望使用這份教材的同修,能將上課中所遇到的問題,以及教材的優缺點反饋給我們,以便我們不斷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實完整。同時,我們也歡迎更多有意願參與教材編輯寫作的同修加入進來,共同完成教材的編著。



◇◇◇ ◇◇◇ ◇◇◇

jiāng lóu yǒu gǎn
江樓有感

zhào gǔ
趙 嘏

dú shàng jiāng lóu sī qiǎo rán ,
獨上江樓思悄然,
yuè guāng rú shuǐ shuǐ rú tiān 。
月光如水水如天。
tóng lái wàn yuè rén hé zài ?
同來玩月人何在?
fēng jǐng yī xī sì qù nián 。
風景依稀似去年。

ㄐㄧㄤ ㄌㄡˊㄧㄡˇㄍㄢˇ  
江樓有感

ㄓㄠˋㄍㄨˇ
趙 嘏

ㄉㄨˊㄕㄤˋㄐㄧㄤ ㄌㄡˊㄙ ㄑㄧㄠˇㄖㄢˊ,
獨上江樓思悄然,
ㄩㄝˋㄍㄨㄤ ㄖㄨˊㄕㄨㄟˇㄕㄨㄟˇㄖㄨˊㄊㄧㄢ 。
月光如水水如天。
ㄊㄨㄥˊㄌㄞˊㄨㄢˋㄩㄝˋㄖㄣˊㄏㄜˊㄗㄞˋ?
同來玩月人何在?
ㄈㄥ ㄐㄧㄥˇㄧ ㄒㄧ ㄙˋㄑㄩˋㄋㄧㄢˊ。
風景依稀似去年。

【作者】

趙嘏,字承佑,唐山陽﹙今江蘇淮安縣﹚人。生卒年不詳。唐武宗會昌四年﹙844﹚的進士,但仕途不順,到了宣宗大中年間還在擔任渭南縣尉的職務,他自己都覺得職位太低。不過名士大夫們對他的風評很好,他的詩贍美,多興味,深受杜牧的推崇,因“殘星數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而被杜牧稱為“趙倚樓”。著有《渭南集》,《全唐詩》錄詩兩卷。

【注釋】
﹙1﹚ 江樓:指臨江而建的樓閣。
﹙2﹚ 悄然:憂愁的樣子。
﹙3﹚ 玩月:觀賞月色。
﹙4﹚ 依稀:彷佛。

【語譯】

獨自登上江邊的樓閣,思緒中一片憂愁,月光像水般的清澈,水又像天那樣的明亮。那位曾一同來賞月的人如今不知身在何處?只有景色與去年依然相似。

【詩中有話】

這是詩人懷念舊日時光的詩,去年這個時候,詩人和他的朋友一同登樓賞月,今年卻孤獨一人重返江樓,雖然江水、樓閣、明月依舊,可是老朋友卻沒有出現,所以觸景傷情,有物是人非的感慨。歷來寫這一類詩歌的人相當多,比較廣為人知的如唐人崔護的〈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以及宋人歐陽修的〈正月十五夜〉﹙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都是對景物依舊,人事全非的感嘆。

人們常對某些失去的人事物流露出依依不捨的情愫,這是因為心中有情的關係,但是這個情是主觀的,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出發的,不捨的對像是用自己內心的標準去篩選產生的,沒有經過對方的同意,也不知道對方的想法,雖然我們念念不忘,可是對方未必同我們一樣。況且人生沒有偶然,聚有聚的緣因,散有散的道理,一切都在冥冥之中安排著,在時空的轉換中,也許早已忘記,也許另有際會,也許像宋人蘇東坡〈和子由澠池懷舊〉所寫“人生到處何所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一樣不知所終,這些情況都不是我們所能掌握的,今昔不同是必然也是當然。所以佛家說人與人之間的聚散離合都是一種緣分,隨著緣起緣滅而變幻莫測,因此“明日隔山嶽 世事兩茫茫”是很正常的事,但“焉知二十載, 重上君子堂”也有可能。可惜我們常活在自以為是的情境之中,往往看不透宇宙的法理,被一廂情願的意識所執導,因此才會“思悄然”,才會“淚濕春衫袖”。如果能識得大自然的道心,隨其自然,那麼也就能夠“一任晚山相對愁”, “白雲紅葉兩悠悠”,沒什麼放不下的了。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