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8年08月27日】
把德行和知識聯繫起來討論,倒是容易的事情。把美德定義為知識,不是很好容易理解的。
我們知道,吐此真言的是蘇格拉底。在人們眼中,他是有名的哲學家。所以,即使不是很理解,也拿來作為強有力的佐證而用、而言。其實,人類社會中,這種例子比比皆是。
隨著在大法修煉中的成熟,某一天再看到蘇格拉底的這句話,忽然覺的有新的認識。於是,寫出來和讀者切磋。
我們不妨觀察一下,為人類歷史文明,作出了很多貢獻的人士,真的都是道德水準很高者。
近代的說,牛頓、愛因斯坦、愛迪生、等等許多大科學家,都是虔誠的宗教信徒。可想而知,他們道德底線是有相當保障的。記的有人統計,說諾貝爾獎得主的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虔誠的基督徒。
正常的情況下,信神者的言行和思想,是有約束的,和受到不斷淨化的。所以說,基本上道德水準是比較高的。
那麼,這樣例子在中國古代,更是不勝枚舉。屈原、司馬遷、魯班等等等等。例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安能摧眉折腰侍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樣一句李太白的話,不是道德水準的寫照嗎?而李太白何許人也?詩仙。
美德就是這樣,緊密的和知識聯繫著。
也許,一些德行不值得恭維者的隻言片語,也有一些智慧的閃光。但是,正因為其德行和智慧的不相匹配,他們的人和事,都被人們有意無意的很快忘掉。
從另外一方面看,如果把大腦比作一個容器,那麼,知識和美德能夠相容的、相互促進的在其中存在和生長。而惡和知識,就不能相容的在其中存在。
從另外角度看,美德者一定是包容、豁達的心態,神閒氣怡,這樣的大腦對智慧的發揮,是最佳狀態。相反,狹隘、惡毒、自私者,心煩氣燥,其心理狀態最不宜智力的發揮。那麼,怎麼能和知識掛鉤呢。
老子的《道德經》,顧名思義是一篇深刻闡述道德的經論。而其玄妙的高深內涵,其中蘊涵的「知識含量」,知其一二者甚是寥寥。這個,是不是直接的反映了道德和知識的緊密關係呢?
其實,在修煉界看來,是這樣的。
人們的不同生活方式,不是決定人生活的快樂幸福的根本原由。
引申的說,就是人們掌握的製造業的發達與否,並不是幸福的根源。也就是人們通過自己的所謂掌握的知識,創造的財富,並不是幸福的根源。
而人的快樂與否,幸福與否,決定性的因素,是自己的業力大小。做的好事多,曾經承受的痛苦多,那麼積累的德就多;反之,做的壞事多,傷害別人的事情多,積累的業力就多。德多的人,在人生的路上,高興的事情就多,幸福的生活就多;而業力大的人,人生路上的不幸就多,煩惱就多。
無論是人自己怎麼算計,安排,奮鬥,最終逃不出宿命的結局。德者,自在、幸福相伴;業者,痛苦、煩惱相隨。
生命一直恪守美德的準則,就是在為自己創造幸福生活的最有效的根本辦法。這樣的生命,不是智慧的嗎?
所以說,「美德即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