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9年06月22日】
○開篇
春天的腳步總是那樣輕快。經過漫長的冬月,就在人們對寒冬的灰色漸漸習以為常,仿佛已經忘記了蔥蔥綠意的時刻,春天卻已經悄然而至。坐落在多瑙河畔的世界音樂之都――維也納,今天就這樣仿佛突然被陽光催開的迎春花從冬眠中喚醒。「今天可真叫春暖花開,鳥語花香,到處都開滿了迎春花」,一位向維也納城市劇院走去的觀眾興奮地說。
維也納城市劇院是奧地利規模最大的一個演出中心。2009年4月5日下午,維也納迎來了一個名副其實的春天的使者,那就是享有盛名的神韻紐約藝術團。維也納是神韻紐約藝術團自2月21日踏上歐洲大陸以來本年度在歐洲巡演的第11站,神韻藝術團對維也納的觀眾來說也並不陌生。去年三月,神韻藝術團就曾造訪過維也納這個世界音樂之都,並贏得了一陣陣潮水般的掌聲。時過一年,神韻藝術團再次在春天到來的季節應邀來到了奧地利首都維也納。
奧地利是一個古老而美麗的國度,既有「音樂之邦」的雅稱,又有「森林王國」的美譽。有人稱奧地利為「歐洲的心臟」,那麼維也納則是「心臟的心臟」。自古以來,維也納就是連結東西歐的交通樞紐,並且也是歐洲文化代表中心。約西元前500年,凱爾特人在此建立了城市,命名為Vednia。它在西元初成為羅馬人與北方民族分隔的邊界城市,直到羅馬帝國在5世紀滅亡為止。維也納在此時遭受一場嚴重的火災,此後有將近300年的時間不被文獻所記載,根據推測,維也納在這段時間裡落入了異族之手,在各族的爭奪中來回易主。維也納在16、17世紀時曾被奧圖曼土耳其帝國二度圍攻,皆依靠其堅固的城牆而逃過被回教徒占領洗劫的危機。此後,維也納進入了它的黃金時期。19世紀初,維也納曾被代表民主自由新思潮的拿破崙二度占領,拿破崙戰敗後不久,維也納成為歐洲最重要的政治舞台,但在保守思想的影響下,整個城市也趨向保守。例如當其他城市興起拆除城牆向外擴張的時候,維也納卻再度修復原本被拿破崙拆毀的城牆。
19世紀中,奧地利帝國擴張成奧匈帝國,不論在政治經濟或文化藝術上,再度呈現輝煌,只不過這段璀璨的時刻如曇花一現,瞬間即逝。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也隨之解體。自此以後,維也納每況愈下,希特勒的崛起〈希特勒是奧地利人〉,引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維也納在二戰時遭受破壞,戰後才陸續修復重建。
提到維也納的文化,大家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音樂了。維也納以音樂綻放光芒,應該是從18世紀中、也就是在音樂史上被稱為古典樂派的輝煌時期開始的。那個時代著名的音樂大師們如莫札特、海頓、貝多芬、舒伯特等,幾乎都定居在維也納。海頓建立了交響曲的形式,被稱為「交響曲之父」;莫札特創作了豐富宛如天籟之音,數百年來撫慰了無數的心靈;舒伯特寫下了大量的歌曲,奠定了德國藝術歌曲的地位;而貝多芬更以其崇高偉大的音樂被尊為「樂聖」。由於他們與其他人的共同努力,使維也納成為音樂界的聖地,自此大師輩出:史特勞斯家族、布拉姆斯、布魯克納、馬勒、李斯特、雷哈爾等。
除了音樂外,與新藝術風格相關的建築、室內裝潢、家具及繪畫等等,也是維也納文化的象徵之一。新藝術風格是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興起的工藝藝術風格,這種風格的特徵是充滿活力、波浪形和流動的線條,例如花草藤蔓等,極具裝飾性。
維也納的老城區不大,遊客可以輕鬆的步行參觀其中富麗堂皇的建築,也可以搭乘馬車遊覽,一邊聽著馬蹄敲在石磚上的聲音、一邊欣賞各個時代古色古香建築,感受古典浪漫的氣氛。若在老城裡走累了,路旁無數的咖啡館隨時歡迎遊客的光臨,不妨挑間喜歡的進去享受一段美好的下午茶時光。有人開玩笑地說,走在維也納的大街上就像踩在音符上一樣,也有人說,維也納人說話就像唱歌。維也納人自己也承認,因為這裡常年舉辦無數的音樂會、各種歌舞劇,因此他們的眼光是很挑剔的,想得到維也納人的認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神韻在維也納巡演好評如潮
2009年4月5日,隨著維也納城市劇院內的一聲鑼響,美國神韻紐約藝術團在維也納的演出拉開了大幕。在祥雲繚繞的殊勝天國,眾神隨主佛下世來到人間,轉生黃帝和文武百官,在人世間演繹了一場為宇宙正法和救度眾生的大戲。氣勢磅礴、色彩驚艷的舞台畫面立刻就把觀眾帶入了中華神傳文化的輝煌氣勢之中。
這個開場節目《開創五千年文明》,不僅給觀眾帶來震撼的視覺衝擊,其中所表達的精神內容也非常強烈。Franye太太一下子就被牢牢吸引住了,直到演出結束,依然難以忘懷。其實Franye太太對於東方文化並不是完全陌生,因為先生的弟媳來自亞洲,他們對東方文化略知一二。Franye夫婦在維也納自己經營一個室內建築公司,夫妻倆都在公司裡共事。Franye太太尤其感嘆演員們的舞蹈語彙,無論是男演員們粗曠有力的擊鼓舞蹈,還是女演員生動、嬌柔、優雅的舞步都深深地打動了她,令她陶醉、傾倒。再加上演員們絢麗多姿的服裝隨著流暢、舒展的動作在舞台上旋轉、流動,真是一場視覺的享受,美得無以復加。
Franye先生完全贊同太太的看法,他注意到舞台上表現佛國世界的畫面,覺得很親切,因為他曾經與一家佛教中心有業務往來,所以現在看到這些元素,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最後他強調,這台晚會的節目中有表現中國現代社會的內容,比如人權遭受踐踏的舞蹈,像《迫害中我們屹然走在神的路上》講述的就是法輪功被迫害的內容,「我覺得這些舞蹈很好,把這個題材非常好的用藝術方式展現出來了,很好。」
在觀看完美國神韻紐約藝術團在維也納的出,湧出城市劇院的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位著裝明麗的老婦人,衣著色彩鮮艷卻不俗氣,攜著子孫三代精神奕奕,神采飛揚。她是來自維也納城外下奧地利省的海爾加・諾豪森(Helga Neuhauser)女士,和女兒全家驅車數十公裡趕來看演出。諾豪森年輕時接受的是正統的禮帽設計培訓,屬於服裝設計行業的一個分支,雖然只負責頭上的方寸之地,卻涉及色彩、面料、造型等不同領域,特別講究和衣著的搭配。半個世紀前的歐洲人,還非常講究紳士淑女的儀表舉止,禮帽是女性著裝中重要的一環。隨著時光流逝,這一傳統也在慢慢淡化,今天人們從英國女王的穿衣戴帽上也許還能略見一斑。戴禮帽的女士越來越少,設計者也日漸稀罕,而這一職業帶給諾豪森的審美觀點卻沒有隨著歲月磨滅。對於色彩,面料她敏感依舊。她首先談到了神韻的服裝:「那些綢緞的面料啊,絢爛的色彩啊,色彩的組合啊,全是超一流的。」她看得出來,大部分舞蹈演員的服裝用的是絲綢材料,「這樣表現的特別輕盈流暢。」更令她讚嘆的是演員服裝色彩的組合,「無以倫比!從橘黃,黃色調,過渡到藍色,進入藍綠色,真是壯觀。」她舉例舞蹈《扇袖廣舒》中演員鵝黃和翠藍的裙裝,又提到扇子舞《喜迎春》中,背景天幕中櫻花盛開時的滿目粉色,讓她神往。
不僅是顏色,演出中的細節也逃不過諾豪森多年職業薰陶出來的眼睛。「最讓我著迷的是女舞蹈演員們在衣裙下還穿著輕盈的褲子,真是絕妙的組合。」開場的第一個舞蹈《開創五千年文明》,天幕背景裡天上的眾神飄飄下世,瞬間轉成真人出現在舞台上,「當她們突然飛上舞台時,衣帶還被風吹得飄舞不止,好像真的就是從天上下來的。」諾豪森覺得這一效果簡直天衣無縫。諾豪森從小就對中國文化情有獨鍾,每次去中餐館吃
飯時,看著牆上掛的中國畫就覺得很親切。這次女婿邀請她一起來看神韻,圓了一回她多年的中國夢。
生活在維也納,並在歐洲各國、美國、日本組織畫展的奧地利畫家馬克拉(Manfred Makra)看完演出後,感觸很深,他見到記者時,表情特別愉快,他平聲靜氣地對記者說:「我就感覺像是天門開了,演出讓人感覺每一個人都是天上來的,這個演出就像一個全美的頌歌。作為畫家,覺得天幕非常美,最美的天幕就是最後的一幕,代表了宇宙。中國的精神修煉,會影響整個世界,不久的將來,中國一定會回歸到傳統的文化中。整個的演出帶給人這種希望,所以我特別感動,從內心深處感謝有這種機會能看到這樣的演出。」
「那個扇子舞簡直太美了」,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和民族歌劇院芭蕾舞團的舞蹈演員伊利安娜・奇瓦洛娃(Iliana Chivarova)在大廳裡興奮地說。奇瓦洛娃女士是一位奧地利籍保加利亞舞蹈演員,2004年加入維也納的最著名的芭蕾舞團。她所說的扇子舞,就是神韻藝術團帶來的一個充滿春天韻味的舞蹈節目《喜迎春》。當大幕拉開,一片綠葉紅花、春意盎然的景象展現在觀眾面前時,隨著二十幾名少女手中的絲扇如一片花海一樣的抖動,維也納城市劇院裡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氣氛幾近沸騰。「那些服裝,特別是那種氛圍,那種韻味,真的很觸動人心」,奇瓦洛娃搜尋著字眼,笑著說:「服裝、音樂、扇子、長袖都很美,我得說這是一場視覺的享受」。
經營一家公關公司的佩勒格裡尼先生說,更讓他感動是神韻藝術團的演出所體現出的精神內涵:「除了精美的藝術表演外,我最喜歡的是天、地、人之間的互動,人能從天上下來」,他笑著補充道:「讓人更感到欣慰的是,人還能回到天上去」。
觀看神韻紐約藝術團在維也納首場演出的觀眾中也不乏來自大陸的華人。一位到維也納來探親的楊阿姨看完演出後高興地說:「宣揚咱們國家的民族文化挺好的嘛,比如西藏啊等等,都好」。一位來自浙江的留學生則表示,在國外看到中國傳統的文化故事讓他倍感親切「我畢竟是國內長大的,這些都是從小一起陪伴我的文化,我覺得很好!」
來自中國大陸的29歲的武術教師常先生是三年前出國的,他覺得在中國古典舞裡有很多高難的動作,如翻騰、跳躍等,作為武術教師一看到大型廣告,就特別想來看演出。看完演出後常先生說:「那些舞蹈看上去技巧特別的高超。作為中國人,這場晚會對我來說是非常好的享受。」
華人張女士特別提到《雪山歡歌》的整個場面、服裝、氣氛都跟現實很像。「因為我去過香格裡拉旅遊,感覺很像那裡。我們到他們家裡做客,村裡的年輕人給我們跳舞,就是這樣的。」和她在一起的陳先生表示,那個三千年一開花的舞蹈(《婆羅花開》),還有水袖舞《扇袖廣舒》,顏色搭配得好,舞蹈也跳得好,天幕也好。
司勒梅克女士(Schramek)是國際著名的電影院經理,她被神韻深深感動,以至不知怎樣用語言來表達。沒有任何節目是她所不喜歡的,節目的內容也很容易被理解,因為有節目介紹。她說,法輪大法在中國被打壓,法輪大法弟子是來救好人來了。她認為女歌唱家很偉大。舞台上的高音歌唱家可以那麼很長時間的保持在高音上,歌聲直接灌入人心。
來自慕尼黑的作家兼導演Petra Kiener女士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得知神韻的演出,可離維也納的演出只差兩天了,但她馬上就決定要來看演出。她的兒媳婦是中國人,她也很喜歡中國的文化,看完兩場神韻演出後,她表示:「我太興奮了。我非常高興來看第二場,我看到了一些上次沒有看到的東西。」Kiener表示:「因為我是導演,所以我很喜歡看演員的面部表情。讓我非常欣賞的是,舞蹈演員雖然在做高難度動作,但是他們的表情還是那麼輕鬆、優雅,不論是女舞蹈演員還是男舞蹈演員都是這樣,真是不可思議的優美!」「我很慶幸能看兩場。明年我還會再來看!」Kiener女士高興地說。
約翰・福克斯(John Fox)是德國派駐維也納的聯合國通訊員,他感到神韻演出非常好,令人震驚,他說:「演出就像夢境一般,畫面裡的精神力量非常強,我完全被吸引,跟著一起感受、感知。我通過畫面看到一種信息、信號,一種更和平、更友好、真誠的信息。我覺得非常非常震撼,對這種設想、舞蹈語言、美妙的音樂、天幕感到振奮,真的是非常激動。」
大幕徐徐拉開,嬌小的二胡演奏家戚曉春靜靜坐在台上,點頭之間,鋼琴伴奏響起,弓在兩根弦上時而疾走如飛,時而輕柔滑落,一曲「希望」餘音迴蕩處,維也納城市劇院內響起了如雷的掌聲。「 這個兩根弦的小提琴,居然能帶來這麼多曲調,小提琴做不到。這簡直是一個樂團。」 坐在觀眾席上的貴族後裔Alfred von Miller zu Aichholz先生被深深地震撼了。他的母親是緊鄰瑞士的迷你小國列支登士敦的一位公主。
他在奧地利出生,退休前在一家波蘭銀行就職。神韻震撼他的不僅僅是二胡獨奏,他覺得舞蹈精緻而有韻律,演唱出色,整台晚會從精神層面上讓人感受到一場正邪的較量,一場文化和物質主義的較量。二胡不僅讓這位貴族後裔著迷,和他同來觀看演出的友人安妮-維特女士也覺得這種樂器不可思議,兩根弦居然能把那樣豐富的旋律展現出來,她很想再聽一遍。
安妮-維特曾是一名職業導遊,跑遍了全世界。看完神韻在維也納的演出後,她覺得很想追隨神韻的足跡,一場接著一場的去看。神韻的舞蹈表演讓她激動不已,「因為一切都和諧的組合在了一起,無比壯觀,又帶有強大的力量,我完全陶醉了。」她把自己叫做神韻的粉絲,想馬上進去看第二場。「我深深地愛上了神韻,我真願自己也能走上舞台與她們共舞,發自內心的,充滿力量的起舞。」這是她心底的願望,她小時候很想成為一名舞蹈演員。「不過我永遠不可能像台上的那些男女舞蹈家那樣完美的起舞。」維特不僅喜歡舞蹈,還深愛音樂,她學過小提琴、黑管、圓號等多種樂器,現在又在學習吉它。在她的家庭裡,人人都會玩樂器,到了家庭團聚的節日,隨手大家就能整出一台音樂會來。她覺得神韻樂團把中西方樂器和諧的組合在一起,聽不出瑕疵,直入人心。
曾在維也納音樂廳等地多次舉辦過音樂會的Antunes是一位來自巴西的鋼琴師,她和幾位朋友一同觀看了神韻的演出說:「這場演出音樂很美,與變換豐富的西洋音樂不同的是,中國的樂曲曲聲悠揚細膩,聽中國的音樂要品味她祥和的意境。」Antunes的朋友Riener在維也納大學做校務管理工作,他說也許是性格的關係,更喜歡歡快的扇子舞《喜迎春》,開場節目中的鼓舞氣勢磅礴,讓人精神振奮,給他留下的印象最深。
也許我們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當我們經歷一件新鮮事物的時候,我們會感到新奇、驚喜,而我們再次體驗到曾經有過的美好感受時,那份愉悅、興奮之情則是發自肺腑。烏夫廷格爾先生(Ufertinger)在觀看了神韻紐約藝術團4月5日在維也納城市劇院的晚場演出後,便發出了這樣由衷的讚嘆。烏夫廷格爾先生本人是一所德國學校負責人,他笑稱自己和中國很投緣,他的那份「中土情懷」牽動著他多次去中國,白雪皚皚的喜馬拉雅山給他留下的印象尤為深刻。想必他的這份中國情在朋友圈子裡也很有名,所以太太的一個朋友強力向他推薦神韻演出的時候,烏夫廷格爾先生便帶著全家人從德國慕尼黑驅車500公裡來到維也納。
當烏夫廷格爾先生在舞台上又見到了朝霞的輝映下的雪山,以及藏族青年那奔放、歡快、熱情的舞蹈,他觸景生情,一下子就被那種故地重遊的幸福淹沒了。「演出太精彩了!音樂如此細膩,而且和舞蹈配合起來,真是太出類拔萃了!整個舞台畫面美極了,舞蹈、天幕等等因素都絕妙地糅合在一起了,交相呼應!卓越超群!」烏夫廷格爾先生真不愧是個「中國通」,他注意到這台晚會的構思、立意很特別,不同凡響。「第一個節目《開創五千年文明》中,我看到那些神佛從天而降,來到人間,而在最後一個節目裡《了解真相是得救的希望》又共同回歸到天上。意境非常美,獨具匠心!」走出神韻演出廳,烏夫廷格爾先生激動而肯定地說:「這次神韻維也納之行,太值了,絕對不虛此行!」
○結語
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神韻演出中,主持人有一句台詞:中國五千年的文化中貫穿著修煉的內涵。修煉、返本歸真之路在西方是以精神領域和宗教信仰來體現她的存在的。在當今的西方社會,雖然是物質豐富,但不乏深諳此道之人。看完神韻在維也納演出的瑞比特賽克(Rebitsek)先生就是這樣一位尋求精神之路之人。他說:「我很喜歡
韻所闡釋的精神領域的內涵,比如認識真相,找到上天和人間的關係等等,這些都是我喜愛的內容。」瑞比特賽克先生以前沒有接觸過來自中國、特別是中國涉及精神領域的東西。但是他認為,東、西方在尋找信仰這一點上是相通的。而神韻的演出恰如其分地把這一點表現出來了。同時,神韻演出中運用的絢麗色彩也是瑞比特賽克先生難以忘懷的,他說:「演出非常精彩!」
在表現精神內涵方面,瑞比特賽克太太和先生有同樣的觀後感。同時,瑞比特賽克太太對神韻的舞蹈也是讚賞有加。她本人是一位舞蹈演員,目前從事幼兒舞蹈教育工作。她非常欣賞神韻舞蹈演員們在演出中所表現出來的那種優雅。瑞比特賽克先生還說,第一次看到「神韻」這個名字讓他感覺到一震。他馬上對他太太說,這個演出我們要去看。這也許就是中國人所說的「心有靈犀一點通」吧。
是啊!看似偶然的「心有靈犀一點通」的觀眾終成神韻的一位座上客,這其中的內在關聯是一件多麼美好和奇妙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