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繪畫(上)

Arnaud H. HU [法]


【正見網2010年11月07日】

插上天使的翅膀,自由的翱翔於天國的壯麗與輝煌之中,呼吸著聖潔而又燦爛的光芒,在神聖的讚嘆聲中,巴洛克的時代步入藝術的殿堂。

從16世紀末、17世紀初開始,這種氣勢宏大、富於動感的藝術便開始從義大利的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等地很快遍及歐洲,人們稱它為「巴洛克」(Baroque)。這個詞來源於葡萄牙語「barroco」,原意為「形狀不規則的珍珠或石頭」,故而有別於文藝復興時期藝術作品強調靜謐、均衡的風格。

正如世界上不可能只存在一種顏色,藝術風格在不同的時代所表現出的多樣性亦是必然。16世紀末,文藝復興一貫追求寧靜與平衡的常規逐漸被藝術家們所打破。很快,整個藝術領域,包括繪畫、音樂、建築、裝飾藝術等各個方面都開始充滿了運動與變化的恢宏氣勢,這種趨勢在17世紀的歐洲進入全盛時期,直到18世紀中期才為新古典主義所取代。因此,人們將歐洲的17世紀也稱之為「巴洛克時代」。

正如蘇格拉底所言:「美德是所有事物裡最寶貴的東西;一個人最理想的生命是將其一生奉獻用於尋找神。」這種西方傳統的道德觀同樣作用於巴洛克時代的藝術。不論建築、雕塑還是繪畫,濃厚的宗教和道德氣息處處體現在巴洛克藝術中。在教堂裡,人們用金碧輝煌、雄壯華麗的建築裝飾來讚美神,體現天國的壯麗宏大;雕塑上富有動勢的豐富姿態多用來表現聖徒或天使行使神跡;繪畫中以大量的傾斜或對角線構圖來闡釋激動人心的宗教題材。並且,巴洛克式的藝術風格往往將這些不同的藝術形式集中在一起,以綜合的手法合力表達對神的謳歌,樣式豐富生動至極,令人嘆為觀止。

巴洛克的演進

在藝術史上,人們習慣於把16世紀80年代建於羅馬的耶穌教堂(法語église du Gesù, 或église du Saint Nom de Jésus,義大利語Chiesa del Gesù)看作是第一座巴洛克風格的教堂。

耶穌教堂位於義大利羅馬的耶穌廣場,是天主教修會耶穌會的母堂,也是全世界各耶穌會教堂的典範,由耶穌會的創辦人聖依納爵•羅耀拉(St. Ignacio de Loyola)於1551年提出建造。(圖: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此時的歐洲正處於基督新教宗教改革的歷史階段,耶穌會在當時天主教反新教的運動中,尤其在學校和大學中影響非常大。他們擅長非常華麗的布道儀式,這正好與馬丁•路德所提倡的新教相反,因為路德實行樸素風格的布道儀式。因此耶穌會對於教堂的建築裝飾等方面都要求宏偉、華麗的視覺效果,以渲染氣氛,這無疑對巴洛克藝術的發展和普及起了很大的作用。

耶穌教堂內部
(圖:Jean-Christophe BENOIST /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雖然巴洛克風格最初在羅馬天主教廷的扶持下以一種反宗教改革藝術的面貌出現,但拋開宗教上神學的分歧,這種富麗堂皇的歌劇院式的藝術風格仍然對人有著非凡的感染力。事實上,早期由於教派分歧排斥巴洛克風格的國家或地區也都在17、18世紀逐漸接受了這種藝術風格,並在建築、繪畫、音樂等方面予以實際運用。

米開朗基羅

早在文藝復興時期,享譽盛名的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di Lodovico Buonarroti Simoni,公元1475 - 1564年)就不斷的嘗試著在作品構圖和藝術造型上有所突破,在很多作品中不斷的看到他打破當時藝術界追求平穩、靜謐風格,有意展露出一定的動勢和傾斜的特徵。雖然在美術史上米開朗基羅的作品由於其時代的原因一直被人們歸類為文藝復興風格,但瑞士著名藝術史家海因裡希•沃爾夫林(Heinrich Wolfflin,1864-1945年)在其1888年的著作《文藝復興與巴洛克》中仍然表示,米開朗基羅是巴洛克藝術的最早開創者,他連接了文藝復興和巴洛克兩個時代,並且以他開創性的作品在兩個時代都是偉大的藝術巨匠。

西斯廷禮拜堂天頂畫群之《 創造亞當 》(The Creation of Adam)濕壁畫,縱280厘米,橫570 厘米
作者:米開朗基羅,作於公元1508 - 1512年間

這一特點在他的西斯廷穹頂濕壁畫《 創造亞當 》一作中表現的尤為明顯。這幅畫取材於《聖經》創世紀中關於神用地上的土造人的情景,畫面右上方的長者上帝,將手指向畫面左下方的青年亞當,以神力創造了這位人類的始祖。畫中兩位主角的手臂形成了一條自右上向左下方延伸的動勢線,配合山坡和布料、衣帶所擠壓出的明亮背景,將整體畫面作了一個傾斜的X型切割,給予這一原本庄重的題材以生命誕生的活力。值得一提的是,在創造生命關鍵的瞬間,上帝和亞當兩個食指之間的那麼一丁點兒空隙卻被米開朗琪羅保留了下來,看來作者是有意讓觀眾以自己的思想去參與、感悟這一畫面的焦點了。

卡拉瓦喬

談到文藝復興三傑中的米開朗基羅,很自然的讓人聯想到另一位名字中也帶有「Michelangelo」(米開朗基羅)這幾個字母的義大利著名藝術家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1 - 1610年),為了便於區別二人,人們將他稱作「卡拉瓦喬」。

如果說米開朗基羅在文藝復興時期前瞻性的創作出具有巴洛克風格雛形的作品,那麼卡拉瓦喬對巴洛克繪畫體系的形成以及對後世繪畫潮流的影響可謂舉足輕重。這位光影處理大師出色的運用了著名的《明暗對照法》(義大利語:Chiaroscuro 法語:Clair-obscur),對其後的大批藝術家諸如倫勃朗、德•拉•圖爾等人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文藝復興以來的藝術家們往往強調作品的均勻、靜雅之美,在用光上亦是如此,很多中長調、高調的作品給人以光線平和的觀感。而卡拉瓦喬藉助運動或姿態變化的人物,以誇張而集中的的光照方式,將主要光線集中於主體人物身上而讓畫面其它部分籠罩在較暗的氛圍中,以濃厚的明暗對比手法在畫面中盈造出一種強烈的舞台劇氣氛,同時在油畫技巧上將來自於提香時代的深底上坦培拉提白技法予以簡化和發揚。

雖然從整體上講巴洛克藝術作為一種反宗教改革藝術而出現,講究豪華、燦爛的效果,但卡拉瓦喬的畫卻不是如此,或許緣於人生經歷,或許出自於對聖經的理解,他認為「聖徒們本來就是凡人」,因此他畫中的聖徒們更像生活中平凡的人,平凡的人們在底色深沉的歷史舞台上表演著一出出神聖的戲劇。

《聖馬太殉教》(The Martyrdom of St. Matthew)
布面油畫,縱323.9厘米,橫342.9厘米
作者:卡拉瓦喬,作於公元1599 - 1600年間,現存於羅馬法蘭西聖路易教堂

卡拉瓦喬的代表作之一《聖馬太殉教》很好的展現了這些特點,這是他為羅馬的法蘭西聖路易教堂(Church of St. Louis of the French)中康塔列裡禮拜堂(Contarelli Chapel)的一面牆上所作的第二幅關於聖徒馬太的故事畫。

在畫中,聖馬太倒在祭壇的台階上,他略為欠身,右手被赤身持劍的暴徒抓住,但聖馬太卻毫不畏懼的直視兇手。作者透過昏暗的房間,安排光線直射在這兩個充滿動勢的主體人物身上。這種用光手法把觀者的注意力更集中的引向主題。周圍眾人驚恐的四散逃離,包括畫面左邊那個將手中之劍作為裝飾品的世家子弟,都沒有膽量去援救聖馬太。右上方,天使向聖馬太的右手伸出一根棕櫚枝――這是傳統繪畫中基督徒殉難的象徵。天使的軀幹、殺手的頭、身,以及左下角人物的腰、臂,由強烈的明暗對照構成了一條從右上到左下的趨勢線,與此相對應的左邊世家子弟的帽冠、後方回頭張望的人臉、殺手的肩膀和胳膊、聖馬太伸出的手臂和頭肩,包括右下角的人物甚至其後突出的布料走勢,也形成了一根自左上到右下的斜線,這兩根線所結合而成的正X形構圖讓這種帶有戲劇色彩的宗教故事畫,在卡拉瓦喬筆下散發出全新的光彩,在當時的藝術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待續)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