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盡滄桑說「洛陽」

楊紀代


【正見網2011年05月12日】

晉・陸機《洛陽記》

洛陽城,是周公所建造的。東西十裡,南北十三裡。城上每一百步設有一樓櫓(高聳而無覆蓋之房,用來瞭望敵人的),外頭有溝渠。

洛陽城內,西北角有金墉城,東北角有樓,高百尺,是魏文帝所營造的。

雲台高閣有十四間,乘風觀閣共十二間。

洛陽南宮有承風觀,北宮有增喜觀,城外有宣陽觀、千秋、鴻地、泉城、揚威、石樓等觀。城外更有鼎中觀。

宮中有臨高、陵雲、宣曲、廣望、閬風、萬世、修齡、總章、聽訟,總共九觀。都高十六、七丈,使用雲母片當窗玻璃,稱為「曜之」(曜指日光),時有光芒閃爍。

所謂三市,是三個大城周邊的市名。金市在大城西,南市在大城南,馬市在大城東。按:金,市名。商周時認為西兌(周易卦名)為金,故曰金市。

銅駝街,在洛陽宮南面,金馬門外,人物繁盛。俗語云:「金馬門外聚群賢,銅駝街上集少年。(金馬門外群賢聚會,銅駝街上少年集中。)」

漢朝洛陽有四關。東面成皋關,南邊伊闕關,西面函谷關,北邊孟津關。

城南五十裡有大谷,舊名通谷。

紫微宮中建有一柱觀。

北魏楊炫之的《洛陽伽藍記》

公元六八年,漢明帝派人將佛教迎入了京城,隨後又為佛教建造了在華的第一個根據地──白馬寺。從那時候開始,佛教便在漢朝期間逐漸地流傳民間。

北魏自孝文帝(元宏)於太和十七年(西元493)遷都洛陽以後,因為信仰佛教,在洛陽大建佛寺;當時洛陽城中,有新舊佛寺一百所,僧尼二千餘人。其後各朝繼續興建,蔚為大觀。不僅寺塔如雨後春筍般地紛紛湧現,而且其建築也無比奢華。資料統計表明,公元五一八年前後,洛陽共有佛寺五百餘所,而它在最多的時候曾一度達到過一千三百七十六所。

但自孝莊帝起,北魏的大將爾朱榮反,兵陷洛陽,六年之間,洛陽連遭數次洗劫,佛寺便完全夷為丘墟。楊炫之目睹心傷,因摭拾舊聞,追述故跡,寫了這部《洛陽伽藍記》。伽藍乃梵語「僧伽藍摩」之略稱,意譯乃「眾園」的意思,即僧眾所住之園林;世因稱佛寺為「伽藍」。

楊炫之在《魏書》及《北史》中均無傳,生卒事跡不詳。只從所著《洛陽伽藍記》中,知其仕北魏為撫軍府司馬,在孝莊帝永安間(西元528、529)任奉朝請。伽藍記作於孝武帝永熙(西元533)以後。

這部《洛陽伽藍記》的「序」裡,楊炫之詳述了洛陽當時城門構建與命名的概況:

太和十七年,高祖(北魏高祖)遷都洛陽,詔來司空公穆亮營造宮室。洛陽城門仍依照魏晉時的舊名。

東面有三門:北頭第一門,曰建春門。漢時稱上東門。阮籍詩:「步出上東門」就是指這個啦。魏、晉時叫建春門,高祖因而不改。次南曰東陽門。漢朝稱中東門。魏、晉叫東陽門,高祖因而不改。再次南曰青陽門。漢代叫望京門。魏晉稱清明門,高祖改為青陽門。

南面也有四門:東頭第一門曰開陽門。起初,漢光武遷都洛陽,建築此門才剛完成,尚未命名;忽然有一夜,有根柱子,不請自來,在樓上豎著。後來接獲琅?郡開陽縣縣官緊急上書,談到縣辦公署南門有一根柱子,無故飛去,不知所終;於是下令縣官親自來探視一下,果然此根柱子即彼根柱子是也!於是就以開陽為名。自魏及晉因而不改,高祖亦然。次西曰平昌門,漢叫平門,魏晉稱平昌門。高祖因而不改。再次西曰宣陽門。漢稱小苑門。魏晉叫宣陽門,高祖因而不改。

西面有四門。南頭第一門曰西明門。漢稱廣陽門,魏晉因而不改,高祖改為西明門。次北曰西陽門。漢稱雍門,魏晉叫西明門,高祖改為西陽門。再次北曰閶闔門,漢時叫上西門。上有銅製的璇璣、玉衡(兩者皆古時測天文的器具),以齊七政(此句,語出《書經 舜典》)。魏晉稱閶闔門,高祖因而不改。又次北曰承明門。承明者,高祖所立,此門面臨金墉城前的東西大道。

剛開始遷都洛陽為京城之時,城內宮闕未曾建好,高祖暫時住在金墉城。城西有王南寺,高祖數次到寺中與沙門(即釋教)談論經義,所以來往均通過此門,而尚未命名,世人都稱之為「新門」,當時王公卿士,經常迎聖駕於新門。高祖告訴御史中尉李彪說:「曹植詩云:『謁(請見)帝承明廬。』此門宜以承明為稱。」因此就以「承明」為門名了。

北面有二門。西頭曰大夏門。漢時叫夏門。魏晉稱大夏門,高祖因而不改。宣武帝造三層樓,離地高二十丈。洛陽城的門樓都有兩層高,離地百尺,只有大夏門是三層,所以整棟拔地而起,高聳入雲。東頭曰廣莫門。漢代稱谷門。魏晉兩朝叫廣莫門,高祖因而不改。自廣莫門以西到大夏門之間,宮殿、觀寺相連不斷,一直廣被於各城門之上呢。

又:每一個門均設有三道城門,即所謂的九軌。

洛陽的地理位置

洛陽位於神州大地的中部,不但在地理位置上是全國交通之要塞,而且它自古以來都是全國的施政、經濟、文化和軍家必爭之地,戰略地位極其重要。洛陽在河南省西部,地處洛水之北,水之北之謂「陽」,故名「洛陽」,又稱「雒陽」、「雒邑」、京洛和洛城,因境內有伊、洛兩水,也稱「伊洛」。

由晉・陸機《洛陽記》一文的開篇可知,洛陽由周公營建,建城於公元前十二世紀,自夏、商、周以來,曾有13個朝代在此定都,定都歷史有一千五百多年,為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被命名為「神都」的城市,是華夏文明和神傳文化的發源地,「中國」一詞便源自「洛陽」。

洛陽也是中國悠久歷史中最為古老的帝都王城,華夏、中華、中土、中國、中原、中州等稱謂,均源自於古老的洛陽城和河洛文明。西元190年,董卓焚燒了洛陽。漢魏以後,洛陽逐漸成為大都市,隋唐設洛陽為東都,全盛時人口百萬,四方納貢,百國來朝,盛極一時。北宋以洛陽為陪都──西京河南府。洛陽在金、蒙、元、明、清時為河南府治。明代末年,李自成的一把大火又將洛陽燒毀。如今的洛陽以牡丹花、龍門石窟、白馬寺聞名於世,號稱千年帝都。

結語

不管時間是「滄桑」還是「一瞬」,或如李白認為的「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總之,萬物皆有靈,這五千多年來看盡人世更迭、紅塵迷霧的洛陽城,除了在歷史的軌跡裡,陪同凡夫俗子載浮載沉之外,在戰爭兵火的洗禮之下,或遭土崩瓦解或是一再重建,可它仍屹立不搖;在朝代興亡的更替中,在斷垣殘壁內,在繁華笙歌裡,靜觀一切,不為所動!儘管外貌時好時壞、宮殿時修時毀,卻一點也不能減損與影響它所負使命──記載神傳文化的澤被中土、積澱人類道德的璀璨精華,以及存證文明發展的天定歷程,為往後的宇宙大戲開鑼奠基。

【備註】陸機(西元261―303),字士衡,西晉吳郡吳縣華亭(今上海松江縣)人。曾任平原內史,故世稱「陸平原」。與其弟陸雲並稱「二陸」,與潘岳並稱「潘陸」。 陸氏家族為吳國世臣,祖父陸遜是東吳丞相。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科技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