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漢至魏晉的樂舞

季黛


【正見網2011年07月29日】

以現代人極度強調自我的觀點來看,那“周公制禮作樂”簡直多此一舉、自找麻煩!只要成年,我愛咋做就咋做,與別人不相干,沒瓜葛!

可是,你再深思一下,那“揖讓進退”並非繁文縟節,而是利用“禮”的緩、慢、圓來達到平心靜氣、雍容大度,以袪除煩躁、輕浮和急功近利的心態。

所以,古代講究禮、樂、舞,注重祭祀郊廟、敬天畏神。除了體念先人創業維艱之外,還有許多內涵:在“禮”中紓解心情;在“樂”中平靜祥和;在“舞”中緩解急躁;以達“天人合一”的境界!

兩漢

據《晉書 樂志》記載:漢高祖自滅秦占領咸陽之後,以巴蜀為根據地,打算鏟除項羽所封的秦朝降將“三秦”勢力,而閬中的范因,此時卻率領賨人(秦漢時期分布在川北、川東及陝西漢中一帶的土著居民。因使用木板為楯,衝鋒陷陣,被稱為“板楯蠻”。又稱“賨人”,“賨”音“從”,勁勇善戰。)來歸附、跟從高帝,並且擔任前鋒。等到平定秦中之後,就封范因為閬中侯,下詔免除了賨人中,羅、朴、督、鄂、度、夕、龔七姓的租賦。

賨人的習俗喜好舞蹈,高祖愛極了此族的勇猛精銳精神,數次觀賞其舞,後來就使宮中樂人學習之。閬中有渝水,是其族人所居之地,故名此舞曰“巴渝舞”。舞曲有:矛渝本歌曲、安弩渝本歌曲、安台本歌曲、行辭本歌曲,總共四篇。其歌辭既然是來自遠古祖先代代相傳,因此沒人能知曉其句度、蘊含。

三國

到了三國曹魏初年,就讓軍謀祭酒王粲改創其詞。王粲問巴渝統帥李管,那首《種玉歌》的曲調寓意,試著讓他也高歌一曲,聽了之後,再次考校原本舊歌曲,而為之改為:矛渝新福歌曲、弩渝新福歌曲、安台新福歌曲、行辭新福歌曲,而歌辭則改為以敘述和歌誦曹魏德業為主。

魏文帝曹丕黃初三年,又改“巴渝舞”為“昭武舞”。至魏明帝曹叡景初元年,尚書上奏,說是考據與總覽三代禮樂所遺留下來的曲目,根據魏朝所建立的功德形像,奏允創作武始、咸熙、章斌三舞,跳舞時都持羽、吹籥。

西晉

等到晉代,又改“昭武舞”曰“宣武舞”,“羽籥舞”為“宣文舞”。晉武帝司馬炎咸寧元年,詔定祖宗之諡號,而廟樂就停掉宣武、宣文二舞,取而代之的是使用荀勖所率領的郭夏、宋識等樂人,所創作的正德、大豫二舞。

永嘉之亂(指五胡亂華)後,海內分崩離析,朝廷的伶官、樂器,盡皆散沒於劉淵劉聰父子以及石勒的叛亂之下,西晉東遷到長江中下游避亂。

東晉

偏安江左的東晉初年,設立宗廟,尚書下令執掌的太常,要上報祭祀所用的樂名。太常賀循答說:“魏氏一朝,或多或少對漢樂有所增損,如今又一次遭離喪亂,舊典不存。然而目前諸樂,都和之以鐘律,文之以五聲,詠之於歌辭,陳之於舞列。宮音懸在正庭,琴瑟安在朝堂,八音迭奏,雅樂並作,歌詞吹管,各自發揮正常贊詠作用,這是周朝之舊禮也。自漢代以來,依然仿效此禮,只是自造新的歌詩而已。舊時京城現已荒廢,禮樂歌舞現今既然已經散失亡佚,而音韻之對錯曲折,又欠缺有能力辨識的人,所以現在實在難以啟齒。”當時真是無雅樂、樂器及樂工、伶人,省太樂兼代鼓吹令。後來雖然得到《登歌》以及《食舉》之樂,但是仍然不夠完備。

太寧末年,東晉明帝又訪問了阮孚等人,請他們用心增添補益。咸和中,成帝又再設置太樂官,匯集往日遺留下的好樂舞,但尚未有金石之音的加入而已。庾亮都督荊州軍事時,與謝尚兩人開始修復雅樂,可未完工時庾亮就死了。而繼任的庾翼、桓溫,他們專事研發軍旅戰爭,所以把樂器長久鎖在庫房,最終導致腐朽壞爛。

等到慕容雋平定冉閔(五胡亂華現象之一),兵戈爭戰之際,而鄴下(東漢獻帝建安時期的文學。建安時期,曹操位高權重,且愛好文學,極力網羅文士於鄴下,因而人才薈萃,文風鼎盛。故稱為“鄴下文學”。亦稱為“建安文學”。)的樂人,也有不少來歸附的。

東晉穆帝永和十一年,謝尚鎮守壽陽,於是採拾歷代遺下的樂譜、舞蹈和樂人,以充實宮廷太樂,並制金石、鐘磬,於是雅樂才開始逐漸完備。而王猛平定鄴下之後,慕容氏手中所獲得的樂聲,又傳入關右(指潼關以西)。東晉孝武帝太元年中,破了苻堅,又獲得他的樂工楊蜀等人,學習舊時古樂,於是四廂的絲竹金石之聲,始稱完備。又使曹毗、王珣等人,增造宗廟歌詩,然而郊祀祭典依然不設歌樂。

簡介此一時期的舞蹈

賨人是個能歇善舞的民族,他們善跳“巴渝舞”。歌舞時,數人敲銅鼓,男男女女手拉著手一邊唱著歌,一邊跳著舞。跳到高潮時,銅鼓激越,人們勁歌,舞者手執“牟弩”,步伐整齊有力,作出向敵人進軍的模樣,這時,舞蹈已經變成戰鬥的演練了。賨人這種既勇武好戰,又能歌善舞的民族特點,在戰場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

“鼙舞”,沒法察知詳細起源,然而知道漢代時已經施用於燕享之樂哪。傅毅、張衡所寫的辭賦,都是指此事、此舞而言。舊曲有五篇:一、關東有賢女;二、章和二年中;三、樂久長;四、四方皇;五、殿前生桂樹。其歌辭已經亡佚。曹植《鼙舞詩序》云:“故漢靈帝西園鼓吹伎工,有個叫李堅的,擅長“鼙舞”,遭逢世局荒亂,……。先帝聽說他是舊朝伎工,下書召李堅任職。堅年逾七十,……古曲流傳有很多謬誤,所以依據前朝舊曲,作新歌五篇。”及至西晉武帝泰始年中,又創製其歌辭。所以此舞經常變動,桓玄將僭位稱帝時,尚書殿中郎袁明子,向他啟奏,建議增滿八佾(八行,每行八人,謂之八佾,天子才能使用)。泰始中的歌辭至今仍保留。

“拂舞”,出自江左(長江中下游)。舊說是吳地的舞蹈,檢驗其歌詞,又並非吳地的辭語。可也使用於宮殿內庭。楊泓序云:“自到江南見到白符舞,或說叫白鳧鳩舞,談到聽說有此種舞以來,大約有數十年啦。細察其歌辭旨意,乃是居住吳地之人,害怕孫皓施行虐政受迫害,想歸屬晉朝廷呢。”

“杯柈舞”,按晉武帝太康年中,天下老百姓為晉世國祚安寧而舞,用手甩接杯、柈(通“盤”),再三反覆並舞蹈。此舞在漢代惟有柈(盤)舞,而晉朝加上杯,反覆舞之。

“公莫舞”,就是現今的“巾舞”是也。相傳:項莊在筵席上表演劍舞,打算趁機加害劉邦,項伯看出他的意圖,以袖隔開,使得他無法傷害漢高祖,而且還頻頻呼喊項莊,說:“公莫!公莫!”古人相互之間稱呼對方為“公”,說“公別害漢王”的意思。如今跳此舞時,手裡所用的巾蓋,就像往昔項伯衣袖的樣式。

“白紵舞”,按舞辭中有“巾袍”的說法。紵(苧麻纖維織成的布)本是吳地所出產,當然是吳地之舞。晉朝有俳歌歌詞,其中又說:“皎皎白緒,節節為雙。”吳地鄉音,稱呼緒為紵,因此懷疑“白紵”即是“白緒”呢。

還有《鐸舞歌》一篇,《幡舞歌》一篇,《鼓舞伎》六曲,並陳列、使用於正月元旦,百官朝賀的大典上。

結語

由此看來,每一朝代的興替,每一主權的轉移,登基天子,最注重的是宗廟祭典的禮樂歌舞,那是宣示正統的關鍵所在,所以對於禮樂、歌詞、舞蹈的重尋與匡正,視為十萬火急,因為這是得到上蒼及列組列宗承認的事實。

所以每位開國君主,都急於尋得前朝所遺留下來的、歷經風風雨雨仍承傳不歇的古代雅樂,並以找到懂得辨識、明白舊曲、舊舞、舊辭的樂工、伎人為最優先而禮遇之。那是因為他們知道:禮樂祭典的教化,無遠弗屆;歌舞雅樂的感召,無人能及。

只是如今這些神傳雅樂、正統歌舞,隨著世風日下、道德崩頹的末劫來臨,早已陸陸續續被老天以各種看似偶然的因果關係,提早收回去了,不再在世間流傳,取而代之的是魔性大發的嘶吼亂蹦;強調一己的標新立異;以及失去自我的囈語呢喃。

但茫茫濁世裡,還有一股清泉流淌,那就是當今迅速崛起的神韻藝術團,他們以匡正中土神傳文化為己任,以恢復固有正統樂舞為職志,一路辛勤巡演,一路散布福祉。有興趣一睹神州古代樂舞嗎?請密切注意該團巡迴演出資訊。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