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孔子在危難中的態度與言談

陳必謙


【正見網2011年08月06日】

孔子和他的弟子們,從陳國去往蔡國的途中,被圍困,遭遇到厄難,並且斷絕了糧食。弟子們都面帶飢色。

這時,孔子在堂屋裡唱歌。子路進屋,見到孔子,問道:“先生(當時對老師的敬稱)在這種時候唱歌,符合禮的要求嗎?”

孔子沒有回答,直到唱完那支歌曲之後,才說:“仲由(即子路),君子喜好音樂,為的是在歌詠中平靜心性,回憶往昔,內省自察,去掉驕傲之氣;小人喜好音樂,為的是在歌詠之中,去掉畏懼。目地是大不相同的。誰能料到你這個人,不理解我,卻要追隨我呢?”子路不高興,拿起盾牌跳舞(以排遣鬱憤之氣),揮舞了三遍,才退了出去。

直到第七天,孔子仍然在歌詠音樂,專心的練個不停。子路帶著怨氣,又進來,說:“先生,現在是練習音樂的適當時機嗎?”孔子沒有回答,直到把一段歌曲練完了,才回答說:“仲由,從前,齊桓公在莒邑,萌生了稱霸(意為勵精圖強,下同)的念頭;勾踐在會稽,萌生了稱霸的念頭;晉文公因驪姬的迫害,萌生了稱霸的念頭。因此,人不身處困境,考慮問題就不會長遠;自身不受拘禁和魔難,智謀就不會廣博。人不發奮圖強一番,又怎麼能知道:就一定不會遇到良辰美景呢?”孔子說完話,就站了起來,表現出振奮的神情。

真是神奇呀,孔子他們師生,在第二天,便擺脫了困境!

子貢挽著韁繩說:“我們幾個人,跟隨先生遭遇這場魔難,是不該忘記的。”

孔子說:“唉,這是什麼話?常言不是說‘三折肱而成良醫’:多次折斷手臂,才能成為好醫生。這次受困於陳、蔡之間,是我的幸運。你們這幾個人,跟隨我一起受難,也是幸運的呀。我聽說:君主不受困厄,不能成就王業;正直剛強的人不受困厄,不能成就品行。從前商湯在呂地被困,文王在羑裡被困,秦穆公在殽被困,齊桓公在長勺被困,勾踐在會稽被困,晉文公被驪姬所困。困厄作為一條規律,好比從寒到暖,又從暖到寒:在大變革中,使人受到考驗和錘鍊。此中奧妙與受益,只有賢者自知,卻難以說明。《周易》說:“人處困境是好事,亨通;正直高尚的人,最終吉祥,無災禍。這個道理,雖然用用言語講了,別人會認為不真實。”聖人心中感悟的道理,有時很難以向常人說明:真是如此!

正是:
“艱難困苦,玉汝以成。”(張載)
“不遇盤根錯節,何以別利器乎?”(漢書)
“須知極樂神仙境,修煉多從苦中來。”(袁枚)
“上天若無難行路,世間哪個不成仙?”(袁枚)

(事據漢代劉向《說苑》)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