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新聞網2018年05月15日】
圖:2004 EW95想像圖。Credit: ESO/M. Kornmesser
太陽系的演化過程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熱點問題。目前理論認為,在太陽系形成的初期,太陽系是非常動盪的。在氣態巨行星比如木星等形成後,它們會把一些岩石狀小行星轟出內太陽系。因此,在外太陽系中應當可以看到這些小行星的蹤跡。然而,雖然觀測上發現了許多外太陽系的小行星,但是一般都難以辨認它們是否來源於內太陽系。這導致現有的理論無法得到證實。
2018年5月9日,歐洲南方天文台(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發布新聞稿,在太陽系的外側軌道發現了一個來自內太陽系的流亡小行星。這個小行星編號為2004 EW95,位於柯伊伯帶(Kuiper belt)。柯伊伯帶是一個海王星軌道外側的類似小行星帶的區域。與一般的小行星帶不同的是,這個區域的小行星基本都是冰凍的揮發性物質構成的,包括甲烷和水等成分。利用位於智利的超大望遠鏡(Very Large Telescope)研究者分析了2004 EW95的反射光譜,發現這個小行星富含碳元素。這和位於柯伊伯帶的其它小行星非常不同。研究者認為,這個小行星應當是在內太陽系形成的,之後遷徙進入柯伊伯帶。科學家相信,這個小行星揭示了太陽系早期的動盪演化過程,並且在柯伊伯帶很可能存在更多類似的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