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休戚相關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13年01月12日】

【原文】

晉孫談之子周(1)適周,事單襄公,立無跛(2),視無還(3),聽無聳(4),言無遠;言敬必及天,言忠必及意,言信必及身,言仁必及人,言義必及利,言智必及事,言勇必及制(5),言教必及辯(6),言孝必及神,言惠必及和,言讓必及敵;晉國有憂未嘗不戚,有慶未嘗不怡。襄公有疾,召頃公而告之,曰:“必善晉周,將得晉國。其行也文,能文則得天地。天地所胙,小而後國。……為晉休戚(7),不背本也。被文相德,非國何取(8)!”

《國語.周語下》

【注釋】

(1)周:孫周(西元前586~前558),晉襄公之曾孫,孫談之子,即晉悼公。欒書等弒厲公,迎之於周。公立,修功業,施德惠,多次與楚國爭奪鄭,而楚國不敢與之相爭。使魏絳和戎,戎人親附。十四年,使六卿會合諸侯伐秦,深入秦地,渡涇至棫林,因將帥不和而退。後晉國復霸。在位十五年卒,諡悼。

(2)跛:偏任。

(3)還:反覆。此指眼睛轉動反覆。

(4)聳:驚駭、驚動。

(5)制:法度、規定。

(6)辯:通“辨”,分別、判別。

(7)休戚:喜與憂。

(8)非國何取:指可以打敗任何一個國家。

【故事闡述】

孫周是晉襄公的曾孫,因為受到在位的晉厲公排擠,所以避難到周王室,擔任單襄公的家臣。孫周雖然年紀輕,但做人厚道,做事合於義理,即使遠在異鄉,對於自己國家的一切仍然非常關心。聽到晉國有不好的消息,他就跟著感到悲傷;聽到晉國有可喜的事情,心情也會跟著感到高興。

單襄公很賞識孫周,知道他是一個才德兼備的青年,前途不可限量,因此在他病重的時候,特別叮嚀兒子單頃公說:“你一定要好好善待晉國的公子,因為他雖然身在異鄉,卻非常關心國家的一切,沒有忘記本源,覺得自己與晉國的榮辱安危互相關聯。現在的晉厲公是個昏君,將來孫周一定會回國去接任國君,繼承王位,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對待他。”後來,晉國發生叛亂,厲公被殺,孫周果然被迎回晉國,即位成為晉悼公。

後來“休戚相關”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原文“為晉休戚,不背本也”演變而出,形容彼此間的關係密切,利害一致。

【討論】

(1)為什麼孫周避難到周王室,擔任單襄公的家臣?

(2)孫周雖然遠在異鄉,但對自己國家的事表現出什麼樣的態度?

【造句練習】

例:像這樣重大的事,你應該去找與你休戚相關的家人來商量。

例:國家的富強與否,跟人民的命運休戚相關。

【課後時間】

成語配對。

1.      明鏡高懸      A商人

2.      妙手回春      B醫師

3.      百年樹人      C老師

4.      大業永昌      D法官

參考答案:

1.D  2.B  3.C  4.A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