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成語:邯鄲學步

陳必謙 整理


【正見網2013年04月21日】

【釋義】邯鄲:今河北邯鄲。戰國時趙國都城;步:步法。 意思是燕國青年學趙國人走路,到頭來忘記了自己怎麼走路。比喻模仿別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領忘掉了。也比喻照搬別人的東西,出乖露醜。

【例句】我們在學習別人經驗的時候,一定要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千萬不可邯鄲學步。

 【近義;反義】東施效顰  數典忘祖;標新立異  擇善而從  

該成語出自《莊子•秋水》。燕國壽陵地方,有個青年小伙子,聽說趙國都城邯鄲人走路的步法非常優美,便去邯鄲學習步法。到那一看,發現邯鄲人走起路來,步履確實瀟洒,姿勢非常優美,很得外地人讚賞和羨慕。  

燕國的那位青年,特別迷戀邯鄲人走路的方式,覺得邯鄲人的走路方式是世界上最好的,盡善盡美,無可挑剔;比較起來,燕國人的走路方式,一無是處,要徹底摒棄。  

從此以後,那位燕國青年,在邯鄲非常用心地觀看、模仿,並且一步一步的反覆練習。誰知,過了一段時間,他讓別人看他像不像邯鄲人走路,別人說“四不像”:不像邯鄲人走路,也不像燕國人走路,不像別人,也不像自己。結果他不但沒有學成邯鄲人走路,競連原來自己走路的步法,也不記得了,他只得在地上爬行著,回到了燕國壽陵。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