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輪大法與現代科學(FSC-019)

Raimund Kirner (維也納科技大學)


【正見網2002年04月01日】

1.引言

法輪大法,也稱法輪功,是修煉的一種。它不僅有身體煉習,而且它基於一個高度發展的和哲學的因素,這是法輪大法與其它各種氣功原理不同的原因。

要想達到煉法輪功的最佳的效果,一個人不僅要做平靜和放鬆的五套功法,而且要進一步地學法。這種修煉傳統來自中國,對西方文明來說,仍然是相當陌生。所以,在開始學習這一功法時,許多人在認識這些原理時有疑問。

為了使具有西方科學教育背景的人比較容易地對法輪大法學員有一個客觀的了解,在這篇文章裡,我將分享我在某些方面的理解和我的研究以及在不同的方面的看法。法輪大法[3]解釋不同空間的存在和生命在這些不同空間以什麼水平聯繫著。同時它提到在宇宙裡存在許多宇宙體系,但是人只能察覺他們當中的一個。許多人在修煉期間已經體驗到不同的超自然能力,但這些卻不可能被通常的物理學法則解釋。整個宇宙被作為一個轉動的機制,是和“真、善、忍”原理一致的。許多西方科學的代表堅持宇宙的表現不可能從精神方面解釋的假定。你要為每一現象找到證明。這一原則看起來很合理,但是,作為宇宙學分支,很快發現這同時是一種非常複雜的方法。如果一個想法或理論被以某一方式驗證了,結果要能反覆重複,這樣這個假說才被承認,這一想法或理論才被認為是經科學驗證的。 

在第2節,我以通俗的和科學的方式,描述當前科學對宇宙學認識的概要。這個報告的大部份來自[1]。我將把運作形式的概要和當前科學對宇宙的認識作一下總結。

2.人類世界的圖片

以下部份以比較天真的觀點來描述人類過去的世界文化,直到當今科學發展狀態。

2.1 上古

在遠古時代,人們學會了通過對自然的觀察得出結論。人們已經能夠通過觀察星象來幫助在海上航行。在古希臘,亞裡士多德(Aristotle)認為地球固定不動的巴比倫模型是絕對正確的。這就是那以後的3000年裡人們用作依據的假設。那時,亞裡士多德假設所有星星都圍繞著一個理想的圓軌道運行。

那時的希臘人已經認識到地球不是一張平的圓盤,他們是基於從不同地點觀察天體位置發生改變這一事實而得出的結論。而且數學家Eratosthenes用實驗證明了在同一時間二個垂直的竿的投影長度不同。由此,他能夠計算出地球的周長,甚至比較準確。在第二個CE(基督徒時代)世紀,天文學家托勒密(Ptolemy)設計了一個運動的模型用來解釋月亮的圓形運動和太陽繞地球旋轉。

2.2 現代初期開始的新觀察

在十六世紀的初期,波蘭教士尼古拉斯・哥白尼庫斯(Nicolas Copernicus) 認識到如果用太陽作為中間點托勒密的模型能被極大簡化,儘管他的模型仍然使用完善的圓軌道。德國的天文學家克卜勒(Kepler)引進橢圓軌道的概念對這個模型進行了改進。來自義大利Padua的數學教授伽利略・伽利略(Galileo Galilei)通過對望遠鏡的發展,獲得許多新的認識。例如,他認識到其它行星也是繞著空中的物體旋轉,比如木星的月亮。

艾薩克・牛頓,他的名字和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永遠地聯繫在一起,認識到引力領域的許多關係並發展了那些直到今天仍在給物理學提供研究基礎的規律。在他的名著《數學原理(Principa Mathematica)》中,牛頓發表了與那個時代的觀察一致的第一個完全的 對宇宙的描述。對牛頓來講,宇宙是無邊的。

1842年,奧地利物理學家克裡斯琴・多譜勒在維也納發現了根據所謂的多譜勒作用如何確定恆星的速度和方向。用比較現代的望遠鏡繼續這些觀察,埃德溫・哈伯(Edwin Hubble)在20世紀前半世紀注意到宇宙正在分開運動。

並在那時,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發展了他的兩個世界著名的相對論: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用他的數學理論確立了空間和時間之間的新關係。結果,牛頓的引力理論不得不修正,盡避它的明顯準確性。愛因斯坦通過“時空”,即大量物體形成的所謂時空,來解釋引力。天主教牧師Lemaitres,同時也是比利時最著名的天文學家之一,著手愛因斯坦的理論研究。他們聯合發展了一張動態宇宙的世界圖,宇宙以一點作為起源並且持續不斷地擴展。

數學家和宇宙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在研究愛因斯坦的理論時,得出結論:由於萬有引力的崩潰所有物質必統一於一點,即所謂單一性。史蒂芬・霍金斯(Stephen Hawkings)由此證明了宇宙擴展符合大爆炸理論。

然而,尋求對宇宙的解釋也使科學必須考慮物質內部結構。在所有原子都能夠由氫原子通過核分裂產生的假定下,“大爆炸”理論被證實。數學家保羅・迪拉克(Paul Dirac)進一步假定每個微粒都有一個反微粒存在,即所謂的反物質,這個假定在1932年第一次由卡爾・安徒生(Carl Anderson)通過實驗證明了.

3.科學現在的地位

彭羅斯描述的單一性模型通過觀察已被證實。這個單一性形式的表現叫做黑洞。這些理論得出了宇宙是這樣單一性發展的結論。當今最似乎可能的但沒被證明的理論是:“大爆炸”開始時的能量形成了大約同等數量的物質與反物質。

最後但並非不重要的是,從愛因斯坦的研究,從公式e=mc2,人們能推斷大爆炸需要多少能量,那僅有的沒有被反物質殲滅溶化的一點剩餘物質就足夠產生我們當前的宇宙。然而,宇宙增量的動態過程留下許多未解決的問題,特別是當前必須承認的在大爆炸剛剛結束之後,在純淨能量的起源,當前已知的物理原理不成立。只有當物質和反物質通過冷卻而形成後,當前的物理原理才成立。

雖然這個宇宙起源假說充滿漏洞,滿意於這個假說,物理學家Andrej Linde 和 Alan Guth發展了所謂的膨脹理論。這種理論認為如果將量子理論的原理應用於真空,能量就能從無開始發展。基本的想法是能量一旦被形成,它能任意地擴散因而形成宇宙。基於這種理論,Linde導出任意能量“泡影”湧現並且我們的宇宙只從其中的一個形成的模型。在另一類型的場中,所謂標量場,新能量泡影能永久地湧現並通過膨脹擴展而發展,從這些泡影發展到宇宙。根據這個假定,我們的宇宙只是許多宇宙當中的一個。

對這個世界的描述,目前有二種理論:大的是廣義相對論,小的是量子論。對兩種理論統一的尋求被命名為“尋求全面理論”。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他最後的幾年裡對此做了深入細緻的嘗試。最終他沒有成功。在愛因斯坦死後,研究人員第一次發現了一種新型次原子微粒,他們將其命名為夸克。每三個這樣的微粒通過所謂的弦被連接成組。根據三個夸克的狀態弦以不同的方式搖擺並因此對微粒的行為負責。

這種弦理論簡化了對比較大的結構的描述,但因此它要求比常規維數更多的一個模型,要用最多11維來描述弦的行為。Ed Witten教授是這種全面理論最主要的研究人員之一。Witten稱這種全面理論為M理論(膜理論)。Witten自己得出結論:每次嘗試足夠複雜地表達一種全面理論就會足夠複雜地提出幾個新問題。

4.關於小世界和大世界

在這一節,從法輪大法和現代科學發展的觀點來理解大小物質的性質。還將試圖證明科學認識可能從未絕對過。這些發展總是和技術可能性連在一起的。

為了更好地理解法輪大法修煉和收效,《轉法輪》[3]講到了人的悟性,經常提到歷史的記載。至於開悟,理解為修煉圓滿和獲取智慧,所以存在不同層次的開悟(從上下文,可比為不同的高水平科學教育)。例如,經常被摘引的釋迦牟尼佛達到開悟狀態,叫如來。

另外,不管高低,開悟還有更細的層次。在自己的層次上,一個人用天目看到不同的事。如在[3]所描述的(第二章,“關於天目的問題”),天目是允許看到常規視覺看不到的器官。具有能看的功能是修煉出來的(和人的心性水平相符的)。有這種能力,人們能夠告訴通過當前的科學知識認識不到的事物。

《轉法輪》[3]的第二章描述理解力的關係,從大世界到小世界。根據法輪大法學員的理解能力,李洪志先生聯繫歷史的知識以及對其全面的解釋,並不斷地評論歷史上知名的事實。例如,道家把人體視為一個小宇宙。正如[3]指出的不是說他的組織結構和宇宙很類似。

另一方面,科學的認識總是更新對基本微粒的定義。現在科學到達夸克、輕子和玻色子,然而,你仍然不知道這些一定是最小的顆粒。與此相關,釋迦牟尼在他晚年時說:“其大無外,其小無內”。釋迦牟尼達到如來佛層次,他卻不能夠看到宇宙的邊緣和物質的最小微粒。

釋迦牟尼從三千大千世界的角度來說,一粒沙裡還有三千大千世界。在他如來的層次,他看見這個。

以下是描述李洪志先生怎麼在[3]中更確切地解釋這些認識。李先生告訴我們,宇宙是有殼的。人體的裡面,從分子到微觀粒子實際上是和宇宙一樣大。在極微觀下已經構成了他特定的生命成份。

現在的科學和技術發展狀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展到能解釋這些事。下一節簡要地描述科學對微觀和宏觀宇宙的理解是怎麼發展的。

4.1 微觀宇宙的研究

兩位希臘籍哲學家Leukipp 和Demokrit[5]將原子科學做了更進一步的發展。哲學家Demokrit大約生活在公元前460到370年。也是最早建立“物質是由無法分割的基礎積木組成”的理論。他的理論說明;物質可由這些無法分割的原子群均一的填滿。根據古典物理學,這些原子行為有幾分類似堅硬的球體。Demokrit 的觀點認為原子是無法被破壞的。當一個生命體死亡時,原子會重新組成新的物質。相同地,Demokrit說明這也會發生在靈魂的實體上。當一個人死亡時,組成靈魂的原子會自由的分散,重新組成新的靈魂。這樣的解釋和在佛教中論述的輪迴再生理論有類似之處。在此書中也寫到,一個人的意識有主意識和許多副意識,人的命運是安排的。

1897年,Joseph J. Thomson 首先發現原子是可以分割的。湯姆森也首度解釋“電流現象是帶電荷粒子的流動”。在Thomson的原子理論中,原子的質量是均勻分布在球狀的原子中。原子的正電荷可以抵消停留在原子內部的電子群。他的理論中說明這些電子能在電場作用下分離出。並且藉由光電子光譜學檢驗出原子的存在(發現電子)。Lord Rutherford Nelson在1911年發現原子中的質量並非像Thomson所假設的是均勻分布。當他使用具有放射性顆粒放射線撞擊金薄片時,他和Marsten 和Geiger共同發現以上的現象。這個粒子放射線沒有任何阻力地穿越金薄片,但是只有少量顆粒被強力打散。Rutherford因此下結論原子是空的。原子質量似乎只集中在一個被電子環繞的小區域,因為他們是稀疏的分布,所以無法對粒子放射線產生任何阻礙。

在1913年,丹麥籍的理論物理學家Niels Bohr寫了一篇關於原子和分子的排列的文章。在波耳的原子模型中,電子圍繞原子核在一個圓形軌道上移動。同時只有某些軌道能夠在沒有中間狀態下可能發生轉變。波耳的理論試圖去了解原子光譜中單一線的存在。

Sommerfeld 擴展波耳的原子模型是因為發現許多光譜線能被更多地分離。他假設這些電子群的圓形軌道也包含橢圓形軌道。這可和隕石繞太陽運行的軌道相比擬。

波耳的原子模形中假設存在著具有具體位置和具體速度的微小圓球存在。現代理論則把電子指定於只在一個模糊的位置。這個所謂的軌道模式是殼狀模式的改善品,因此在每一個主要殼中的多重軌道可以被定位出。在每一個軌道上有兩個電子,他們之間的差異是自旋的方向相反。藉由量子數可以知道一個電子是被定位於哪一層軌道上。藉由在粒子加速器中的實驗得到對於原子構造的新了解。

圖一提供對於基本微觀區域的新看法。根據粒子自旋的樣式,粒子可被分為玻子(全數自旋,在基態時帶正電荷)和費子(半數自旋,在基態時帶負電荷),費子(以科學家費爾米命名)由微中子和夸克組成。

有灰色陰影的四方形標誌這些粒子的每個粒子都對應所謂的反粒子,他們的行為同原始粒子一樣。一個特殊的例外是photon(light)組成他自己的反素粒子。如果這個宇宙是由反物質組成而非物質,人是無法看到任何差別。如果物質和反物質相遇,他們將會轉換成純能量。

 


圖一;已被知道的基礎粒子

4.2 巨觀宇宙的研究

在第三節中已被提及,從現今科學的觀點,一個非常複雜的世界話已被創造出來。有人用數學計算出為了解釋某種現象十一維空間的存在是有必要的。同時也有人暗示有不同的空間和宇宙的存在。

正如在[2]中敘述的,我們這個宇宙是無數可能宇宙中的一個,並與其它宇宙並行存在。圖二顯示我們已知的全部宇宙的狀況,包括我們銀河系和太陽系能外出並和其它宇宙碰撞。這個理論被解釋為擴張理論。

 

圖二;多重宇宙

5. 重力之謎

5.1 研究的前景

從三百年前牛頓創立重力理論以來,科學一直無法解釋一個問題: 為什麼重力為什麼比其他自然的相互作用小很多?例如;兩個電子間的重力引力小於他們之間靜電斥力的1043倍?首先,在所謂的Plank scale區域[5],重力變成和電磁力和其他的自然力類似強度。(由1019GeV普朗克能量和10-35m普朗克高度組成) 這個薄模模式是藉助於線繩理論的幫助。

在[6] 重力的表面異常可用圖形來解釋;在又六個落帶的撞球檯上的球只能在二度空間的世界中移動。然而如果球被撞擊,在二度空間平面被偵測到合成的音波能量顯然太小了。這似乎暗示著這個能量擴散到更深的空間(第三度空間)。在我們三度空間的重力可被視為在這個二度空間音波能量的相等介質。

對 Roger Penrose而言,量子重力學包含許多重要的方向。 他認為重力中的量子是和造成現實現象的原因是相同的。他可以這樣認為重力量子從一個系統中所有可能的量子狀態中選擇一個合適的波動方式散播出去,然後就讓這個波動方式變成一個真實狀況。以同樣方式認為認為重力量子存在於我們腦中意識起源的每一秒鐘。

為了去解釋重力的效應,他假設波動可以藉由微小空間螺旋式以外的次元將它自己散播出去(這個螺旋狀在極短的空間內縮小是不可能存在的)這上面所提到重力理論支持我們所了解的世界是固定在一種薄膜當中,而這薄膜可藉由重力的力量維持在那邊。這個理論同時也可被利用去推導出一個理論去解釋一個尚未了解的暗物質。就我們所知這暗物質占了宇宙90%的質量。

這暗物質的形成可能是藉由我們宇宙薄膜的交互重疊或是由很多宇宙中其中一個宇宙薄膜平行排列造成的。這薄膜理論在一方面可以解釋關於這世界觀的許多問題。同時在另一方面它開啟了一道門,可以去發展更多理論來真實了解我們的宇宙。

5.2 從修煉的觀點看

在前面幾個小節中,先今科學對重力的觀點已經被代表性的論述過了。接下來將修煉的觀點來敘述這個關於李洪志先生本人如何敘述重力這個主題。可以被找到一些相同處並且它在某些部份做更深遠的解釋,,而這些部份至今無法被用現代科學的實驗方法證實。

有很多的世界存在,在其中並有許多不同的空間。我們所居住的世界是位於三界內[3]。以下敘述李洪志先生如何解釋重力現象。

“因為地球與三界內的一切生命、一切物質,包括空氣、水、所有的一切在三界之內存在的物體都是由三界內所有的各層粒子構成的,各層的各種粒子之間是有連帶關係的。這種連帶在三界內它可以在拉力下延伸、移動,就是說,你拉它,它會象橡皮條一樣,可以延伸,放開來它還會回去。就是說,粒子和粒子之間有一個基本穩定的存在方式,這就造成了你只要拿動地球的這個環境中的任何物體它都會回到地上。當然不指說拿塊石頭放到別處去沒有恢復到原處,不是這個概念。地球表面是一個層次的界限,在這一層次中可以橫向運動,因為都在一個層次中,而向超越其層次的高層運動,就會被拉回來,因為地球上的物體就是這個層次的粒子所在境界。

那麼火箭、宇宙飛船飛上天的時候,也就是要想脫離開構成地球的這些不同層次粒子構成的這個環境,那麼人就用火箭加大衝擊力,強力移動。

三界之內,大家知道有大氣層,看上去是大氣層,實際上裡面是由無數微觀生命組成的一個環境,就是為了穩定人能在這裡生存。

一旦跳出、離開這個大氣層的時候,有許多分子和分子之間的聯繫就會在強力拉動下被沖斷,那麼就造成了一種情況,只有邊緣粒子和其連帶著,拉力就沒有那麼大了。就是說,你雖然不在地球這個環境中了,可是你還在三界之內的其它粒子境界聯繫中,它才能在那裡穩定,這就是那個衛星能夠在那裡的原因。當然啦,同樣重量不同體積連帶是一樣的,體積小而物質密度大的物體和體積大的物體所具備的連帶關係同樣多,所以感覺同樣重。”

最後,李洪志先生解釋[4]:“細講還有許多方面。我剛才講的意思呢就是告訴大家:萬有引力是不存在的;真正的原因是這個環境中的粒子,它要在這個環境中存在,它們之間是有連帶的。”這個解釋第一眼看到時是非常引人注目的。他並不是使用一般的方法和解釋, 在某種程度上是很全面的。這種沒使用科學的辦法卻能有效說明的方式在[3]被闡述(第二講;關於天目的問題)

事實上今天的科學並沒有如此進步到能完全解釋像重力這樣的理論。李洪志先生的書中說明科學的建立是依賴於實驗和觀察。科學解決宇宙的謎就像剝洋蔥一樣,一次只能去掉一層。

6.結論

現代科學錯誤的建立在觀察和認知上,並且是採取了一條遠離早期的修煉系統的簡單表示方法。再同一個時期科學幾乎沒有找到智慧去完成和解決這個世界上的疑惑,因為它總是導引到一個觀察現象,之後將這觀察的現象套用到現在已了解的世界觀當中。

隨著現代科學的認知,偏見對抗著世界的形成。這並不是基於現代科學的發現失去了他們的力量,科學需要已經觀察到現象的理論。這理論一方面是非常抽象的,但另一方面這理論是唯一的可能的方式去解釋已經知道的事情。基於這個方法,科學當然不能容易發現這絕對的世界。它已經展示了宇宙的形成是非常複雜的內容,這內容是遠離日常生活所能了解的一切,它是非常難估計的隨著時間的演變,科學是會往哪個方向發展。當研究過去,一個人可以了解先前的宇宙想法是多麼的不完全,他們反覆的修正和調整,有時拒絕先前部份的東西,有時膨脹先前的觀察。

這個宇宙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表現,但是無論如何這個角度要能了解很多理論。在同時要能讓一個人的生活有更高的目標去發展,包括宇宙轉動機制的能力--也稱為法輪。它使生活能夠和諧的和宇宙的三個特性“真、善、忍”溶為一體。

參考資料

[1] David Filkin and Stephen Hawking. Stephen Hawking’s Universe: The Cosmos Explained. BBC Books, London, October 1997. ISBN: 0465081983.
[2] Stephen Hawking. 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 Hoffmann und Campe, November 2001. ISBN: 3-553-80202-X.
[3] Li Hongzhi. Zhuan Falun. The Universe Publishing Company, New York, 1999. ISBN 1-58613-101-X, English Translation.
[4] Li Hongzhi. Teaching the Fa at the 2001 Toronto/Canada Falun Dafa Cultivation Experience Sharing Conference. Master Li’s New Articles, May 19th, 2001.
[5] Bertrand Russel. 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1945.
[6] SPECTRUM Medienagentur, Spektrum der Wissenschaft, Volume 10, October 2000.

(首屆世界未來科學與文化大會論文)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海外文集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