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珍事:兩位可親可敬、垂範千古的華夏母親(二文)

陸文


【正見網2015年11月10日】

一、彭氏貧困親教子

李顒(讀庸),字中孚,號二曲,盩匡(今陝西周至縣)人。他是清朝著名思想家、理學名士,在關中一帶極為有名,與當時的黃宗羲、孫奇逢,並為清初的三大儒。後來,曾應邀到江南的無錫、江陰、靖江、宜興等地講學,所到之處,求學者雲集。後返回陝西,江南人士仍十分懷念他。常州的延陵書院,甚至畫了他的肖像,寄託對他的思念。晚年時,他居住在陝西富平,一心鑽研學問,杜門謝客,除了當時的著名思想家顧炎武來訪,他破例與之交往,熱情款待外,其餘客人一概不見。他不肯應清廷徵召而出來做官,曾多次婉拒。康熙四十二年(1703),康熙皇帝西巡,曾召見李顒,意思是要他出來做官。李顒不肯應召,派他的兒子李慎言,到康熙帝的行宮,呈述不出來應召的情由,並將自己的《四書反省錄》等著作,送給康熙皇帝。康熙皇帝也受其感動,御書“操志高潔”四字,褒獎他。

李顒的父親早逝,家中十分貧窮。他從一個窮苦人家的孩子,學成為一個著名的學者,與早年其母親(彭氏)對他的教育,是分不開的。當李顒年幼時,他的父親李可從,在明朝任官。這時,適逢張獻忠起義,李可從奉命跟從巡撫汪喬年,去討伐。臨行前,他將自己的一顆牙齒拔下,交給他的妻子、李顒的母親彭氏,對她說:“如果戰敗了,我將死於沙場上,你好好地教育我們的兒子!”後來,果然戰敗,李可從也死於戰場上,遺骨都沒有能夠運回家。彭氏將丈夫的牙齒,埋葬掉,將墳墓稱作“齒冢”。

李顒家中十分貧窮,彭氏為了撫養兒子,可說是歷盡艱辛。她抱定主張,一心要把兒子培養成才。旁人見他們母子倆,無依無靠,生活無著,便勸彭氏道:“與其這樣貧困,不如讓你的兒子,幹活養家吧!”還有的人更為熱心,要介紹李顒到縣衙門中,去當差,以解決母子倆的生活問題。對此,彭氏全都不同意,她堅持要兒子跟從老師讀書。但是,由於家貧,交不起學費,所以沒有一個老師肯收下李顒這個窮學生。這時,彭氏對兒子說:“有經書在,何必一定要找老師!”於是,她親自教兒子讀書,每天將忠孝節義之類的事情,講給兒子聽,督促兒子好學上進,向歷史上的著名人物看齊。

母子倆相依為命,生活極其艱辛,有時幾天都沒有吃的,照樣坦然處之。在母親的教育下,李顒不僅安於貧困,而且確實養成了高尚的節操。他超凡脫俗,以昌明理學為己任。人家送東西給他,儘管家中十分貧窮,他也不肯接受。有時送過來、送回去,往返十來次,最終他還是不肯接受。有人勸他說:“互相交往贈送禮物,雖然是孟子這樣的聖人,有時也不拒絕。”

李顒回答道:“像我們這樣的人,凡事都不如孟子;即使這一件事,不遵照孟子的辦法去做,也絕對沒有什麼害處。”

正因有了母親彭氏的悉心教育及李顒本人的善於接受教育,自覺砥礪情操,才成就了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和儒學大家。

彭氏是一位勤勞刻苦、賢良卓越的偉大的母親!

(《清史稿•李顒傳》、《國朝先正事略》)

二、敬姜教子勤勉

春秋時代的敬姜,是個賢惠知禮的女子,後人認為她很有母儀,將她的事跡,記載於《列女傳》中,以垂範後人。

敬姜十分注意對其兒子公父文伯的教育。一次,公父文伯從外邊就學歸來,敬姜便從旁仔細觀察他帶著一批朋友回家時的情景,見兒子的朋友個個都對兒子恭而敬之,惟恐有失禮節,如同侍奉自己的父兄長輩一樣。而公父文伯則意氣揚揚,自以為已經成人了,處處表現得與眾不同。敬姜見了,心中老大的不高興。

待兒子的朋友離開後,敬姜訓導兒子說:“從前,周武王有一次散朝時,腳上系襪子的絲帶斷了,他環顧左右的人,個個都很有身份,竟找不到一個可以為他系絲帶、侍奉他的,只好自己把絲帶系好,所以他最終才能成王道。周公姬旦,吃一頓飯,都要急急忙忙將口中的飯,吐掉三次;洗一次頭,也要三次中斷:都是為了迫不及待地去接見賢者,所以才能輔佐周王朝,使之興盛。如今你小小年紀,還沒有做官居高位,跟你交遊的,居然都是些只能為你打雜服役的人。這樣的朋友,對你的學業長進,又有什麼益處呢?”公父文伯聽受母親的一番教誨,趕緊認錯。從此以後,嚴擇師友,他開始注意跟那些年高德劭的賢者交往,果然大有益處。敬姜見此情景,讚許兒子道:“你這才算是真正長大成人了!”

敬姜自己博識而且知禮,一言一行,都恪守應有的禮儀。當時任魯國國相的季康子,很尊敬自己家族中的這位長輩(敬姜),有一次,他問敬姜說:“您有什麼教導我的話嗎?”敬姜說:“我已經老了,能有什麼話跟你說呢?”季康子十分誠懇地說:“我很想聽聽您對我的教誨。”敬姜便教導自己的侄子說:“我聽我已經過世的婆婆教導我:君子能夠勤勞不息,那麼他的子孫,也定會興旺有出息。”季康子聽了這話,連聲稱是,把這話牢記心中。

公父文伯後來立朝為官,有一天,他退朝回家,向母親問安,見敬姜正在績麻,準備織布縫衣,便對母親說道:“像我們這樣的官宦人家,還要母親親自紡績,只怕給季康子知道了,他會不高興,以為我不能好好地供養母親!”敬姜聽兒子這樣說,不由得長嘆一聲,滿懷憂慮地對兒子說:“我看魯國真是要衰亡了,竟讓你這樣不懂事的人做官!你坐下來,聽我慢慢地對你講:從前的君王治理百姓,總是揀貧瘠的地方,讓他們居住,這樣,百姓終日辛勤勞作,兢兢業業,所以君王可以長久地統治天下。百姓辛苦了,就會時時想著儉約,於是也就會產生向善之心;相反地,如果生活太安逸,就會產生許多慾望,慾望多了就會忘記向善,那些邪惡的念頭,也就慢慢地產生了。肥田沃土上的百姓,往往不成才器,就是因為太安逸了;貧瘠之地的百姓大多一心向善,謹守禮法,就是因為勞苦辛勤的緣故。……”

敬姜一口氣向兒子講了長長的一番道理,又詳細地跟兒子講解了自天子以至庶民各自的職守,各自應該如何防止安逸而辛勤勞作,大家都應該做到“明而動,晦而休,無日以怠。”(“明”指天明,“晦”指天黑)她又語重心長地對兒子說:“今我寡也(敬姜當時已守寡),爾又在下位,朝夕處事,猶恐忘先人之業。況有怠惰,其何以避辟!”最後,她更訓誡兒子道:“我時時都在心裡提醒自己,千萬不能毀了先人的事業!而你卻還對我說什麼:為什麼要自討苦吃?只怕先人的事業,到你這一代就要完結了!”公父文伯聽罷母親的長篇大論,心中悚然而驚,將母親敬姜的話,牢記心中。

願姜敬的精神(華夏母親們),垂範千古!

(《國語•魯語下》、《列女傳》)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