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珍事:為父寧吃茄子飯,教兒秉公勇直諫(二文)

程實


【正見網2016年01月30日】

一、為父寧吃茄子飯,教兒秉公勇直諫

洪咨夔,字舜俞,號平齋,臨安於潛(今浙江臨安西)人。他是宋代嘉定二年(1209)進士,曾入崔與之、丘壽雋的幕府,抗禦金兵,表現出超凡的膽識。丘壽雋接替崔與之為帥時,金兵進犯江蘇六合、揚州一帶。丘壽雋準備緊閉城門守衛,洪咨夔主動獻策,力勸丘壽雋對外張揚聲勢,大開城門,裝做像平時一樣若無其事,金兵一定疑心有強兵防衛,不敢貿然進犯。並主動表示,金兵如真的進犯,願意一力擔當,帶兵抵抗。

丘壽雋本來兵力微弱,見洪咨夔有如此膽識,內心感到慚愧,便依計而行。後來金兵來到,見此陣勢,果然起疑,不戰而退。洪咨夔就像當年的諸葛亮一樣,用空城計嚇退了金兵。

後來,洪咨夔又擔任知州等職,在任時能關心民生疾苦。洪咨夔最後官至吏部侍郎兼給事中,進刑部尚書,又任翰林學士、知制誥。同時,他也是一個文人,有《春秋說》、《平齋文集》等著作。

洪咨夔自龍州知州任上入京為官,任秘書郎,又升任為僉部員外郎。這時候,朝廷下詔書求直言,洪咨夔慷慨地說:“這下子我可以知無不言,以此來勸諫主上了!”洪咨夔的父親,見到兒子準備上給朝廷的奏章,其中有很多直諫之語,呈上去必定會觸怒皇帝,弄得不好會招來災禍。但他毫不害怕,不但不勸阻兒子,反而鼓勵洪咨夔道:“我可以吃茄子飯(百姓在無米下鍋時吃的飯),過貧困的生活。你不必為我擔心,只管上疏進諫!”

在父親的鼓勵下,洪咨夔將奏章呈上。誰知奏章未及到皇帝手中,就得罪了權臣史彌遠。史彌遠見奏章上有譏刺自己擅權的話,大為惱怒,狠狠地將洪咨夔的奏章擲於地上。但是,洪咨夔仍然絲毫不改變自己耿直忠貞的品格,照樣直言敢諫。他仍然不斷地上疏言事,而不顧個人的得失。

(《宋史•洪咨夔傳》)

二、兒子牢記母教要“成人”

元代人抄思,是一員武將,早年跟從元太祖南征北戰打天下,在平定金朝的戰爭中,屢立戰功。因其功勳顯赫,朝廷將一百一十七戶百姓賜給他。抄思卻志趣高潔,辭而不肯接受。後來,朝廷又改賜給他男女五十口、第宅一所,另有黃金、革帶等用品,他也不肯接受。朝廷不許他推辭,迫不得已,他才勉強接受。

抄思有個兒子名叫別的因。當別的因在襁褓中時,抄思正領兵平定金朝,別的因由其祖母扶養。過了不久,抄思便去世了。這時候,別的因的母親張氏,便將兒子接回家中撫養。因丈夫早逝,別母張氏便獨自擔負起教育兒子的責任。別母很有識見,待別的因稍稍懂事,便語重心長地教育兒子說:“人在三種情況下可以成人(成為有道德的真正的人):一是凡事知道憂懼的人能夠成人,二是懂得廉恥的人可以成人,三是知道生活艱難困苦的人可以成人。否則的話,就不能算作人,只能算是禽獸罷了。”(正史載:“張嘗從容訓之曰:‘人有三成人,知恐懼成人,知羞恥成人,知艱難成人,否則禽獸而已。”)張氏這一段充滿睿智的話,真可說是關於人生的金玉良言。別的因恭敬接受母親的教誨,將母親的話牢記心頭。

別的因長大成人後,因受父親庇蔭,而繼任官職。元世祖時,他擔任壽州、潁州屯田府達魯花赤(即蒙古語“長官”之意,是府、州、縣等的主官),十分關心民生疾苦。壽州、潁州兩地,田地多荒蕪,更有老虎出沒食人。別的因接到百姓關於虎患的報告,設計以羊誘虎,將虎引入牢檻中後,用箭射死,為百姓除去了大害。後來,他易地為官,又遇上虎患,別的因不顧個人安危,毅然出獵,冒險將老虎射死,絕了虎害。後來,他還曾為百姓除去危害莊稼的野豬。凡此種種,看起來似乎都是小事,並非轟轟烈烈、建功立業的事業,但由此可見別的因是深知民生艱難,能夠關心百姓,一心為百姓除去禍患的。如此看來,他是牢牢記住了其母親“知艱難可以成人”的教誨,是一位真正的人!

(《元史•抄思傳》、《元史•別的因傳》)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