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民珍事:卜式牧羊助國,忠實得讓皇帝感到稀奇!

慧勉


【正見網2016年03月26日】

在漢武帝時代,有一個農民,名叫卜式,住在河南(在今河南省洛陽市西郊),世代以種田養畜為生。他有個小弟弟。等小弟弟長大以後,他從家中帶出一百隻羊,上山放牧去了,其餘的家產,全部留給了小弟。

十年以後,卜式的羊發展到了一千多頭,還有了一些別的財產。可是這時的小弟,卻破產了,什麼也沒有了。卜式就把十年來自己積聚起來的財產,分一部分給小弟。以後小弟又窮了,他就再分給小弟。這樣分給小弟財產,有好幾次。

漢代建國初年,國力不足。儘管北方匈奴經常為患,漢朝多半採取了退讓的政策,儘量不採用武力。到了武帝時代,國力已經大大地增強,有力量對付匈奴的危害了,便開始了對匈奴的戰爭。這時,卜式給武帝上書一封,表示願意拿出全部家產的一半,支援對匈奴的戰爭。

百姓自動表示要出錢支援國家的戰爭,這事還不多見。漢武帝覺得很蹊蹺,便派使者到卜式家中了解情況。

“你想當官嗎?”使者問卜式。

“我從小就只會放羊,不習慣當官為宦的。”卜式回答。

“那你是不是有什麼冤屈,想告訴皇上?”

“小民生來就與世無爭。鄉親們沒有錢了,我供給他們;有劣跡的,我幫助他們改正。他們都聽我的話,我哪裡會有什麼冤屈呢?”卜式奇怪地反問使者。

“那你到底有什麼想法呢?”使者以為,他這樣做,一定是有所求的。

卜式明白了使者的意思,說:“天子要討伐匈奴,這是我們大家的事。小民以為,那些為官為將的,應該不怕犧牲自己的生命;那些有錢的,應該主動捐出自己的錢財。這樣,匈奴就一定可以被戰勝。”

使者回到長安,把卜式的答覆,如實地向武帝匯報了。武帝與丞相公孫弘,研究這件事。

公孫弘說:“這事不合常情,這個卜式一定是個不老實的百姓,是個無可教育的,無法無天的人。希望陛下不要答應他的要求。”

結果卜式空懷抱國之志,卻不被理解,想給國家捐錢助邊,卻捐不出去,他只好繼續放他的羊。

一年後,討伐匈役的戰鬥取得了很大成功,渾邪等匈奴部落投降了漢朝。但這也帶來一些問題,一是戰爭消耗很大,同時又要安置來降的部落和大量的戰爭難民等等,花錢如流水。但這些花銷都得靠皇帝從國庫中支出,國庫日益空虛,很多想辦的事情都辦不了。

卜式聽到了這個情況,帶上二十萬錢,找到河南太守,表示自己願捐出這些錢,支援國家,幫助災民。河南太守把出錢支援災民的名冊,報給武帝。武帝一看名冊,認出了卜式。去年的事,他還有印象。

“這個卜式,就是去年要拿出一半家財支援討滅匈奴的那個人吧?這樣的人,應該給以獎勵。朕要獎給他四百名徭役的費用。”

卜式把這筆錢,又捐給了國家。

當時,很多富人都在躲避為災民和戰爭捐款,紛紛把自己的錢財隱藏起來,可是,卜式還是要捐錢。這使得武帝很感動,他決定任命他為中郎,賜爵左庶長(二十等爵的第十等,還賞田十頃,要把卜式樹立為百姓的榜樣。可是,卜式還是說他不習慣在朝裡當官。

武帝想了想,說:“朕在上林苑中,有一群羊,你一面當官,一面給我放這群羊,如何?”

卜式一聽,還讓他放羊,這回樂了!

他雖然當了官,封了爵,但他還是穿著草鞋布衣,拿著鞭子在上林苑中放羊。一年以後,這些羊果然長得很肥,還生了不少小羊。武帝到上林苑玩的時候,看見卜氏的羊果然養得好,便誇獎了他一番。

談起自己的行當,卜式來了情緒,就說:“放羊也和管理百姓一個道理。要讓他們按時起居,除去那些害群的羊,不讓他們攪亂整個羊群。”

武帝說:“你既然懂得這個道理,就一定能當官。朕任你為緱(讀勾)氏令。”緱氏在今河南省偃師縣東南。緱氏的百姓都很歡迎他。後來又調他任成皋(讀高)令,成皋在今河南省滎陽縣附近。以後又讓他當了齊王太傅、齊相等職。職務都不低。武帝還曾因為他的忠誠封他為關內侯,賜黃金四十金,田十頃,並布告天下。他還曾代行過御史大夫的職務。

這個放羊人出身的朝廷高官,還是不太會當官,終因在鹽鐵專營問題上的意見,不合武帝的意,而被降了職,被貶為太子太傅。但這對於這個放羊人來說,還是個不小的官。

(《史記•平準書》《史記•卜式傳》等)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