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2年11月10日】
現代科學造就了現代人,現代的人類享受著現代文明,同時也享受著現代病。
現代科學的特點是:直觀。其方法是通過定量、定性等手段,以看得見、摸得著為存在基礎去探索世界。人類發展到今天,只要我們能夠冷靜地回顧一下人類的文明史,客觀地思索一下考古發現、審慎地對待人類社會中的一些不明現象,會得出這樣的結論--科學的路徑不只一條,人類的文明不止一次,史前文化是存在的。要想更全面地探索、認識我們周圍的一切和我們生活的這個宇宙,還存在其它的科學方法,甚至於與現代科學大相逕庭的科學方法。如果我們一味地盲目排斥其它科學方法,固守現代科學,那麼這本身就是感情用事,就是固步自封,就沒有一個真正科學態度。拋開這個概念,那個條件的,「知其因,就曉其果,就是科學」。
人類的歷史何其漫長,人的生命又何其的短暫,而人類的智術又何其的有限。丟失了黃金,撿起塊廢銅,人都還全然不知,還在樂此不疲,還在津津樂道。現代科學看不見另外空間,證實不了神的存在,所以摧毀了人的信仰,進而荒蕪了人的道德;現代科學破壞了人類的生存環境,污染著人類的生存環境,毒害著人類的身體,從而使人換取暫短的安逸;現代科學教人奮鬥,讓人追求,讓人放縱自己,讓人不擇手段,讓人緊張忙碌,讓人疲於奔命,從而換取一時的刺激。有人會說,與古人相比,現在的人多幸福啊,這話說得好像古人就沒有幸福可言了。其實古人同樣幸福,因為幸福源於感覺。古人那種把自己融於自然,把自己融於青山碧水,融于飛鳥白雲的悠然自得,知天命而樂不疲的生活,那才是真正的人的幸福,那是一種深厚綿長、安謐愜意、滋潤身心的、實實在在的、踏踏實實的幸福。而今天的人實際上是更多地在拖著疲痹的身心在痛苦中追求,在痛苦中忙碌,永遠也不會有那種到達幸福的彼岸的感覺。現代人失去了人所應有的節儉、勤懇、從容、悠然、知禮。
伴隨著現代的文明,人類平添了許多現代病,怎麼看待這一點呢?恐怕非得跳出現代科學與現代文明才能解釋得了,才能解決得了了。
一、起居無常 錯亂陰陽
中國的古代文化認為,在陰陽二氣的互作下,產生了宇宙,產生了萬事萬物,而宇宙的運動,宇宙間萬事萬物的運動也遵循著陰陽互變、陰陽消長的規律。人體就是個小宇宙,其本身有其自身運動的規律性,同時又與外邊的大宇宙存在著緊密聯繫。有「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的說法。「順應自然,外避邪氣,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逆春氣傷肝,逆夏氣傷心,逆秋氣傷肺,逆冬氣傷腎」的說法。這就是告訴人們季節的變化與養生的關係。
就是在一日之內,也要使生活的規律,符合於陰陽之變才行,如「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則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虛,氣門乃閉,是故暮而收拒,無擾筋骨,無見霧露,反此三時,形乃困薄」。可見,人的作息行止,若違反了四季與每日的陰陽之變的自然規律,就會導致人體這個小宇宙的內部機制的運行混亂,導致機體氣血不周,乃至生病。今天人的夜生活也好,還是縱情的享樂也好,不恰恰違背了宇宙的陰陽變化的規律了嗎? 「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這就是說人體的病症與一日的陰陽變化的緊密聯繫,其實許多人都有這方面的感受,現代醫學也是肯定這一點的。
「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行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二、攝取有偏,五行失衡
古人認為,五行--金、木、水、火、土,構成了宇宙中的萬事萬物,包括人的身體。
古人云,「五味和調,不可偏嗜」。「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是說人體攝取營養要均衡,不能偏食,「五味偏嗜,各有所病」。「是故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皺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此五味之所傷也」。今天的人雖說很講營養平衡,但飲食結構已經失衡了,比如古人講的五穀--麥、黍、稷、稻、豆。今天有誰能全面攝食呀。其實古人講的五味就是古代的營養學的泛指,它的概念要更廣泛的多,要遠遠超出今天的營養學的範疇。比方,現代營養學認為,營養素有二十多種,什麼多種維生素、多種微量元素、能量、蛋白質、鈣、磷、纖維素、亞油酸等,其實這個宇宙與生命的構成是極其龐雜的,而絕不是現代人類所認識的這麼簡單,現代營養學不就把還未確認得了的一些必需營養成份統稱為生長未知因子嘛。其實那生長未知因子多了去了,對一些營養失衡現象,不是簡單地補補鈣,補補鋅什麼的就能完全奏效的,臨床上可能也會認識到這一點。
古人把人體視為一個宇宙的概念,從宏觀上、整體上用陰陽五行的概念來把握和認識人體,從氣血運行、脈絡運行、五行互作、陰陽相錯、陰陽平衡、陰陽消長等的角度解釋說明人體現象,其醫治思路、醫療手段也不是直接針對表面現象而來的,而是直接針對人體的深層次的機制而行的,這是非常科學的。而今天的醫學也知道人體是個複雜的巨系統,但是它只研究表面和現象,所以對人體的認識就是很不連貫的很表面化的一點認識。那麼對疾病的醫治手段也是很直觀和膚淺的,由於是直接針對表面現象而來,所以治療效果有時比較明顯,容易一時被人接受,但卻治不了本。
現代社會什麼都講高產高效,那麼在農業方面就培育了許多新的作物和畜禽品種,這些新品種都以生長期短,生長速度快為特點,而且這些農作物也好、家畜家禽也好,又都是在集約化大生產條件下完成的,用傳統觀點來看,它們肯定都沒有採集足夠的天地之精華,也就是說你測定它的蛋白質也好、能量也好,好像是指標都不低,但是它們都五味不全,那麼人再吃了這些東西,不也會導致五味偏嗜嗎?現在人不也都說「笨雞散養,好吃,有營養嗎」。其實經過育種培育出來的作物、畜禽都是一種變異的東西,按照「相生相剋」理論,它的某一方面(生長速度)突出了,相對來說其它方面(營養價值)就會下降。所以說,它的營養價值絕對趕不上自然存在的,也就是比不上上天造化與人的作物和畜禽好。那麼再經過集約化生產,差別就更大了。就好像人工培育的人參與野生人參不可同日而語一樣。人類整年的食用這樣的動植物,結果會怎樣哪?可想而知。
三、污染水土 邪毒侵入
從社會化大工業的開始,人類對環境的破壞就開始加速,到了石油的開採與利用,諸多化工產品的問世,人類對環境開始了不可逆轉的破壞與污染。比方人們過去儲存東西用缸,用木櫃,還有用柳條筐、竹筐什麼的。缸,是燒制的,不污染環境,那木頭、柳條與竹條就更不污染環境了,它們來之於自然,最終還能被自然所消化,能夠回歸於自然。而今,人們普遍使用的塑料製品,如編織袋、塑料箱、塑料薄膜、塑膠袋什麼的,均為化工合成產品。很難,幾乎不能被自然消化與分解。那麼,這些廢舊化工產品,以及廢機油,石油產品燃燒物,洗滌劑之類的東西,就在嚴重地污染著水土,污染著空氣。
由於這些化學物質不斷地在自然界中蓄積,隨著動植物的生命活動,那麼,它們也會不斷地在動植物的體內積存。再加上人類不斷地砍伐森林,破壞植被,開墾濕地等,使大自然遭到嚴重破壞。所以,那些對環境適應能力差的動植物就陸續地滅絕了,而且是以每天十幾種、幾十種、甚至上百種的速度從地球上消亡,非常驚人的。一些大動物和人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一時看不出明顯變化,但體內蓄積的毒物已經相當嚴重了,有些能夠通過科學手段測定出來,大多數是無法測定的,因為到底有多少種化學物質對人體有害,通過什麼機制在起作用人也搞不清楚。包括認為對人體無害的一些化學日用品,很可能在人還認識不到的某些方面,對人體正在起著負面作用。
還有,人們常說,「是藥三分毒」,這話很有道理,醫學上也承認化學合成藥品對人體是有毒和負作用的。那麼,你每天食用的糧食也好,肉蛋也好,裡面都蓄積有大量的化肥、農藥、獸藥的殘留物,它們對人體能沒害嗎?一些允許指標是人為規定的,其科學性本身就值得推敲,再說了,允許殘留與沒有殘留能是一個概念嗎?
產生於自然,來之於自然的東西,大自然最終能接受它,分解它,消化它,而不是自然界產生的東西,大自然幾乎很難接受它、分解它、消化它,那麼這些東西就在自然界大量蓄積,不斷地毒害著人的機體,醫學上也發現,許多疾病是其直接導致的。比方,在幾十年前,日本有一種病,就是因為那個地區的人吃了受污染的河中的魚所至。
按古代的醫學看,應該把這種情況都歸為邪毒入侵。
四、情誌異常 傷及腑臟
無論是現代醫學也好,還是古代中醫也罷,都比較重視過激的不良情緒對人體的損害。生活中許多人都明白,心臟病患者怕激動,肝病患者怕生氣。古人云:「暴怒傷陰 暴喜傷陽」。「心在志為喜,肝在志為怒,肺在志為憂悲,脾在志為思,恐在志為腎」。這就是說明了五志與五臟的對應關係,是非常有道理的。不同的情誌異常,會導致相應的臟器氣血運行異常,最終引起病理反應。現代醫學也證實了情緒的變化,會引起人體內分泌的相應反應,進而對機體帶來影響。
與古人相比,現代人的生活以競爭激烈,緊張壓抑為主要特徵。現代的人慾望大,自我約束力差,自我表現欲強,同時現代的人妒嫉心大,心中經常憤憤不平,所以,暗中盤算,互相傷害充斥整個社會。再者,現代人更加患得患失,喜怒無常,等等。這些不良情緒均能導致人的內分泌紊亂,使人生病。相反,古人更加重禮守德,能夠自我約束,同時,古人處世,往往抱著知天命而順其自然的態度,所以內心沒那麼些乞求與奢望,更沒那麼些不平與怨恨。再者,古代社會也沒那麼些所謂的競爭、所謂的發展什麼的,人們沒那麼多的壓力,也沒那麼些的緊張、焦慮、憂憤什麼的,所以,古人為情志所傷的情況是很少的。
五、互相傷害 造業無數
在佛教中,把人的一切所作所為,劃分為善業與惡業,也就是所說的德與業。而人的一切禍福全來源於自己所積的德與業, 包括人的疾病。
這個宇宙不只是我們肉眼所能看到的表面空間,他還有許許多多目前人類所還不能夠認識到的空間。中醫裡所講的人體的經絡、穴位就是存在於人的另外空間的身體上,所以,在現在的解剖學上是找不到的,但是它卻是實實在在地存在的。那麼,所說的德與業,也是兩種實實在在的物質,它們存在於另外空間的人體的周圍。人做了好事就會得到德,做了壞事就會得到業力。而人的德與業卻永遠跟著人的元神走。
現代科學看不見另外的空間,證實不了神的存在,看不到善惡必報的因果關係。所以,崇尚現代科學的現代人類,為了私慾會無所顧忌地幹著一切。在相互傷害,弱肉強食的殘酷爭鬥中,人就會造下無數的業力。這些業力就是造成人疾病、痛苦、不幸的根本原因。
可能有些人不相信這些,實際上,世界上幾千萬的法輪大法真修弟子用自己的親身體會,在證實著這一切,在實踐著這一切。當年國家體委的群眾調查報告也好,還是有關醫學部門的聯合調查研究也好,實實在在地證明了法輪功對祛病健身有非常顯著的效果。而數千萬的中外法輪大法真修弟子就是在「真 善 忍」的法理指導下,在不斷地提升著道德的前提下,獲得了健康的身體。
在古書中,也有很多關於此類的論述。「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有『聖人所以藥餌者,以救過行之人也;故愚者抱病歷年,而不修一行。纏屙沒齒終無悔心。』明白指出醫師要救的就是一時行為與觀念偏差而得病的人,但是人卻非常固執地在自己認識的框框中,就是終年抱病也不肯改變他的偏差思想觀念而讓道德昇華上來。」[1]
還有,「故風者,百病之始也,清靜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時之序也。」這裡提到「風」為百病之始。現代醫學觀點認為,風邪似指各種病源微生物及得病後有發病快、變化快,易抽搐等症侯。其實,我看這裡的風就是指業力。人清靜恬淡,當然不會去造業,也就不怕毒邪賊風等的外部業力的侵襲了,所以把這一點看得比四時養生還重要了。
六、偏離道法 步步深淵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物質生活豐富了,但是人類的道德水平卻大大地下滑了。人的生活越來越遠離了自然,也就是人越來越偏離了道法。
古人云:「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現代人的生活,偏離了陰陽,錯亂了五行,為了私慾,不擇手段,無惡不作,所以才會有各種複雜、難治的疾病。
「夫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取,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取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那麼,如何遵從道法呢?最簡單地說,就是遵從自然規律,注重道德修養。比方說,兒童厭食,就是很典型的違反生物本能所致的例證,家長端著飯碗追著孩子餵吃的,使孩子把本該是很愉快的吃的行為,當成了一種負擔。當然,這只是造成兒童厭食的一個主要原因而已,其實由於人的方方面面都偏離了自然法則,才造成了今天人類社會許許多多的怪現象和怪病。兒童肥胖,也是人類行為背離陰陽,錯亂五行的結果。其實人類先天都有返樸歸真的願望,比方說,不管家庭條件多好,孩子擁有多少先進的玩具,只要有條件,六、七歲左右的小孩子還是很愛玩土或沙子之類的東西,去挖坑啊、修牆啊什麼的,不管多髒,也其樂融融。
可以說,人類真的到了應該重新認識自己,認識世界的時候了,再這樣繼續發展下去,人類的生存道路真的越走越窄。
參考資料:
1.胡乃文: 《借鑑中國傳統醫學突破醫療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