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新聞網2011年10月26日】
聯合國人口基金近日宣布,2011年10月31日,地球將迎來她的第70億位人類居民。
這一天是西方傳統的萬聖夜,選擇這個日子,並非精確預計第70億位公民的生日,而是借這個極具象徵意義的時刻,再次向人們警醒一個嚴峻的問題——人口過剩。
早在1789年,英國人口學家馬爾薩斯就在其代表作《人口論》中提出:人口呈幾何級數增長,而糧食呈代數基數增長,糧食增長不能與人口的增長潛力同步,從長遠來看,人口數量與供養能力之間必然出現巨大裂痕,導致饑荒以及爭奪資源的戰爭。
人口過剩,真實的威脅
想像一下:時間流逝的每一分鐘,地球上平均250個新生兒呱呱墜地。
1800年,地球人口為10億,大約125年後,這一數字增長到20億。而地球人口從60億跨越到70億,其間間隔僅12年。
對於一個常常被貧困人口、自然災害和糧食飲水短缺所困擾的群體來說,這些冰冷的數字顯得更加殘酷。日益增長的人口負擔,是否最終會導致大災難的降臨和不可扭轉的環境破壞——比如氣候變暖,野生動植物大規模滅絕?
倫敦大學學院生物系教授斯蒂夫·瓊斯研究認為,相較於其他的動物群體,人類的繁衍規模比正常情況擴大了一萬倍,“如果沒有農業,人類到現在的人口數量或許剛超過五十萬”。
一些生態學家提出,農業的發展使人類陷入兩難境地——農業是人類繁衍和繁榮的助推器,也是地球上大部分生態問題的根源。
“農業意味著砍伐森林,意味著肥料中的氮滲進土壤,農業用水占據了人類總用水量的85%。我們實際上在蠶食地球上的其他生物。”《科學美國人》專欄作家傑弗瑞·薩科斯說。
印度作家拉尼亞尼·莫漢蒂則在《華爾街日報》撰文稱,商業化的世界傾向於將人口視為“紅利”,以至人口過剩的問題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
到2025年,印度人口有望達到14億,超越中國而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如今,媒體和商家大部分情況下將人口視為印度最大的資產,”莫漢蒂寫道,“但他們忽視了,我們不僅僅是手機和信用卡的消費者,同樣也是食物和水的消費者。”
富國“餘糧”難飽窮人肚
“第70億位公民將降生在一個充滿矛盾的世界,這個世界有足夠多的食物,卻仍有無數人忍飢挨餓。這個世界很多人生活奢侈,卻仍有無數人陷入赤貧。”9月初,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談到全球人口達70億時說。
並非不夠,而是不公——潘基文的評論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人口過剩並不僅僅取決於人的數量和資源極限的比例,也取決於資源如何被使用,以及分配的方式。
數據顯示,2005年,世界上最富有的五分之一人群占據了全球個人消費總量的76.6%,最窮困的五分之一人口僅占消費總量的1.5%。這一矛盾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最為顯著,這裡有8億人口,靠著平均每公頃土地一噸的糧食產量來維持生計。
“我們種出的食物足夠餵飽世界,幾十年來都是如此,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很多人無法獲得這些食物。”美國密西根大學生態學家凱薩琳·巴德格雷言之鑿鑿。巴德格雷領導著一個有機農業研究小組,希望用“不傷害大自然的方式”來餵飽人類。
消費模式也是一個問題。世界自然基金會2006年曾發布報告稱, “如果地球上所有人維持目前歐洲人的消費模式,我們所耗費的資源將超過地球供養能力的三倍。”報告說。
由於各國貧富不均的現狀,富國的“餘糧”很難轉化為窮困人口的“有效供給”。開放的、流通的全球市場並未能改善現狀,貿易的開放性使得一些國家放棄了糧食自主轉而依賴進口,從而增添了糧食安全的風險。這在2008年國際糧食價格暴漲引發的危機得到證明。
“在不斷高漲的穀物價格面前,主要糧食出口國都關閉了大門,國際機構也未能發揮應有的協調作用,加劇了分配的不公平”,《科學美國人》專欄作家傑弗瑞·薩科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