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9年01月18日】
【原詩】
《行路難》其一
金樽清酒鬥十千,
玉盤珍羞值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
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碧溪上,
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
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雲帆濟滄海!
【注釋】
行路難:樂府《雜曲歌辭》。《樂府古題要解》:「行路難,備言世路艱難及離別傷悲之意。」
金樽二句:金樽:金制的酒杯。 鬥十千:形容美酒價錢高。 珍羞:珍貴的菜餚。
停杯二句:投箸:扔掉筷子。
欲渡二句:太行:山名,在今河南、山西、河北三省邊界。
閒來二句:垂釣碧溪,《史記•齊太公世家》:「呂尚蓋嘗窮困年老矣,以魚杆釣周西伯。」(呂尚年老的時候是很窮困的,他曾在磻溪(今陝西寶雞市東南)釣魚,等待被周文王召見。) 乘舟夢日:相傳伊尹在受湯聘請之前,曾夢見自己在月月旁邊經過。李白借用這兩個典故,以表示自已為國建樹功業的願望。
長風破浪二句:長風破浪,見《宋書•宗愨(讀確)傳》:「叔父炳,高尚不仕。愨年少時,炳問其志,愨曰:『願乘長風,破萬裡浪。』李白用這個典故,表示他的高尚和雄心壯志。
【今譯】
金杯裡斟滿了名貴的美酒,
玉盤裡盛放著值錢的珍饈。
放下酒杯,扔掉竹筷,不能痛飲,
手持寶劍,憑欄遠眺,心中煩憂。
想要渡過黃河,怎奈冰塞河流,
將要登悔太行,可恨雪滿山頭。
遙想呂尚曾垂釣磻溪,等待拜相,
那伊尹在夢中,也曾夢見日頭:
行路艱難!行路艱難!
歧路太多,現今咋辦?
總有一天,我能乘長風,破惡浪,
救黎民,渡大海,揚起高帆!
【說明】
這首樂府是一首政治抒情詩。作於天寶三載(744年)作者剛剛離開長安之後。詩中,以行路難比喻仕途的險阻,表達了詩人遭受打擊之後,極為複雜的心理活動,反映了他為追求理想而頑強奮鬥的精神和「乘風破浪濟滄海」的凌雲壯志。
詩的開篇,直接敘述詩人的心情。以酒之美、菜之珍貴,作映襯;以珍餚美酒,停杯不飲,投箸不食作對比,揭出其志不在富貴,點染撫劍四顧,心事茫然的情懷。表達作者遭排擠後的悲憤心情。接下來,以形像的比喻,以渡黃河、登太行比擬他的理想抱負,但又以黃河冰塞,不可渡越;太行雪滿,無法攀登,極寫世路艱難和自己的困難處境。並以呂尚、伊尹之事為喻,表露自己為國建功、救濟滄海(四海)黎民的堅定志願。儘管現實黑暗,但對理想還是堅持不動搖的,對前途仍充滿著希望,只是眼前感到行路艱難。詩以四個重迭的短句構成頓挫,表達激越聲情,以「多歧路,今安在」的憤怒反問句,表達他探索出路,彷徨不定的迷惘心情和要求光明出路的急切呼籲。
最後,詩人仍以形像的比喻,以乘風破浪,揚帆濟海(救濟全國平民,濟海是救濟「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的簡語),表現他擺脫仿徨,拋棄悲觀,在困難逆境中的頑強意志和鬥爭精神,堅信終有一天會施展抱負,大展宏圖,表現出堅強的自信心和樂觀精神。以及救民濟世的博大胸懷!
這首詩,就字面上看似乎只限於詩人個人不被重用而產生的感慨,所流露的只是一種個人奮鬥的精神。但它卻有廣泛的概括性,正是通過個人的遭遇和感慨,揭示了那個時代廣大知識分子曲折艱難的仕途生活和他們積極要求從政的願望。「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濟--滄--海」三字,是全詩的主腦和精髓!一字千金,不可忽略。
李白多次強調蜀道難、行路難。筆者提醒現當代的讀者,今天在中共邪黨治下,生活要特別小心,行路應格外謹慎,不要走錯路、誤入歧途(筆者附加:已誤入邪黨、邪團、隊者,立即三退),切記蜀道難、行路難,決心「乘風破浪」,還要翻江搗魔,迎接「佛光普照」的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