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自我意識」?新研究做初步探索

【正見新聞網2019年02月13日】

到底什麼是「自我意識」?一個來自美國和歐洲多所大學、醫院的研究者們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認為他們可能找到了答案。

研究人員用功能核磁共振儀(fMRI)掃描了來自比利時列日(Liege)、紐約、安大略和巴黎159人的大腦。該儀器經常用於神經學研究,不僅能展示大腦結構,還能探測大腦活動水平。

他們研究了專注於某種腦力勞動的健康人士的大腦活動,以及同一組人在放鬆狀態下的大腦活動。將這些活動與那些由於大腦受傷處於昏迷狀態下的人,以及另一些仍清醒、但由於大腦受傷而無法作出反應的人們的大腦活動,分別進行對比。

研究者們得到了四種反映意識水平的特徵顯著的神經活動模式。

在第一種最複雜的模式下,研究者們發現整個大腦各個區域處於最高效的協調運作中。這種模式在健康清醒的參與者的大腦中最為明顯。

相比之下,無法對外界作出反應的參與者大腦的神經模式就不那麼複雜,只與具體的大腦某幾個功能區域聯繫,然而之間的協調性低一些。

其它兩種模式,則處於如上兩種模式之間。

研究者們總結認為,人的意識水平反映了大腦協同腦葉(lobes)和皮層(cortices)的能力。而當人們意識水平降低、哪怕是正常人不處於注意力集中狀態下時,大腦的活動就是分散的,或受限於特定單獨的大腦幾個局部區域之間的活動和聯繫。

該團隊謹慎地表示,這份研究仍有待審核,並呼籲同行繼續研究創傷、藥物或其它因素如何對大腦的活動模式產生影響。

這份研究近日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