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韻令中共自信盡失

海風

【正見新聞網2019年11月27日】

說到神韻,全球海外華人應該都不陌生。但大家了解更多的是神韻在全球演出的票房率很高,節目精彩奪目,藝術家主要為法輪功學員,對於其它的情況可能是知之甚少。尤其是對中共多年來為封殺神韻所做的種種惡事醜事,更是鮮為人知。

神韻問世令中共坐立不安

據美媒報導,神韻藝術團成立於2006年,總部設於美國紐約州,其成員中包括了法輪功修煉者。神韻稱其宗旨是復興五千年神傳文化,神韻稱其「藝術靈感取自儒、釋、道學說發源、發展,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真正精髓」。神韻共六個藝術團,足跡遍及全球150多個城市,每年都有逾100萬的現場觀眾。

2019年3月初,神韻藝術團在紐約林肯中心就連續演出達15場之多,幾乎都是場場爆滿,一票難求。神韻雖然是由華人創辦的藝術團,但華人觀眾占比還不到十分之一,絕大部分觀眾都是白種人,這其中也吸引了不少當地政要和商界名流前去觀看。

這些年,神韻在國際上所獲得各種演藝大獎幾乎是數不勝數。正是因為神韻在西方主流社會的巨大影響力,這就使中共坐立不安。

為了封殺神韻,中共用盡手段

為了封殺神韻,中共在海外幾乎用盡了各種手段。然而,神韻不僅沒有被中共搞垮,而且還越來越受到各國觀眾的歡迎。

據中共內部一位知情人士向筆者透露,從2006年神韻創辦之初開始,中央610辦公室就聯合文化部、外交部、公安部、安全部、中宣部、國務院網絡管理辦公室(現改名為中央網新辦)、統戰部、共青團中央、新華社、中央電視台、中新社、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等單位,並就如何阻止和破壞神韻藝術團在全球巡迴演出做出了統一布署。具體措施如下:

一、由文化部組織60個高規格演出團隊到世界各地巡迴演出,目的是與神韻唱「對台戲」,分流神韻觀眾,並企圖從氣勢上壓倒神韻。

二、由外交部出面,責令中國駐各國大使館向各國政府發出外交照會,通過外交手段全力阻止神韻落地演出,並將阻止神韻演出納入各使領館的政績考核。

三、由統戰部、安全部、文化部、中宣部和外交部統一協調,組織在海外的中國學生會、商會、同鄉會、台灣僑團、孔子學院等機構,對神韻藝術團演出進行干擾破壞。具體工作如下:1、在演出現場打出反法輪功的橫幅;2、在劇團門口示威,並用大喇叭叫罵並向觀眾喊話;3、阻止神韻與各劇院簽訂場地租賃合同;4、組織當地大外宣媒體對神韻和法輪功進行誹謗和誣衊;5、組織流留學生和華人向當地文化監管部門和主流媒體寫誣告神韻的投訴信;6、組織網絡水軍在當地社交媒體對神韻和法輪功進行攻擊誹謗;7、由僑團出面,雇用當地黑社會到神韻演出現場去鬧事砸場;8、由僑團出面,提前大量購買神韻演出門票,在開演之前又全部退票。

四、由中宣部組織新華社、中央電視台、中新社、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駐當地記者和大外宣媒體,對神韻和法輪功進行輿論攻擊,並收買一些當地主流媒體的記者幫助發通稿。

五、由外交部出面,責令各使領館不給神韻演藝人員補辦護照,甚至照會各國外交部不給神韻演藝人員入境簽證等。

六、由網新辦組織網絡力量在谷歌、百度等搜尋引擎對神韻進行抹黑攻擊。觀眾只要搜索「神韻」,出現的第一頁就有中共攻擊神韻的負面信息。而這些信息的來源有三個,一個是中共使領館網站,另外兩個是「中國反X教網」和「凱風網」。

七、由610辦公室負責協調國內公安和國保,威脅恐嚇神韻藝術團演藝人員在國內的親屬。

八、由網新辦組織中共五毛在臉書、推特等各國社交媒體對神韻和法輪功進行污名化攻擊,同時還組織網絡黑客攻擊神韻售票官網。
神韻讓中共「四個自信」變成了「四個自卑」

中共對神韻的百般封殺與阻撓,反而幫神韻做足了廣告。觀眾往往都有一種逆反心理,既然中共對神韻如此恐懼,神韻的演出必然有它神奇的內涵。於是,中共越是打壓,神韻就越紅火。

曾參與過阻止神韻演出的一位記者發出感慨:「為了搞垮神韻,政府除了殺人的手段還沒有用上,其它手段幾乎是使盡了,可搞了十幾年,不僅沒有搞垮神韻,反而讓所有參與者變得越來越不自信。這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

中共自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四個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然而,在這十幾年與神韻較量的過程中,幾乎讓中共「四個自信」變成了「四個自卑」。

神韻令中共自信盡失的奧妙

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從中共在海外封殺神韻這個案例來看,孟子以民為本的「仁政」、「王道」思想在今天同樣有著啟示性意義。

在中共統治下,對內濫施暴力、欺壓百姓、侵犯人權、迫害宗教信仰、無惡不作。對外矇騙友邦,並大搞紅色滲透,導致中共在國際上就像一隻過街的老鼠,人人喊打。

而神韻向世人展示的卻不僅是高超的舞蹈技巧、中西合璧的音樂、華美的服飾或動態的舞台天幕設計,更有天人合一、敬天知命、善惡有報以及「仁、義、禮、智、信」等傳統的價值觀,讓觀眾心靈得到淨化,思想受到啟迪。這就是神韻具有頑強生命力的奧妙,這也是中共面對神韻自信盡失原因。

(作者曾為中國資深媒體人)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