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新聞網2022年03月10日】
2022年3月9日下午,在比利時奧斯坦德庫薩爾劇院(Kursaal Oostende),美國神韻環球藝術團上演了今年在當地的第二場演出。
奧斯坦德是比利時西北部的海濱度假勝地,風景怡人。神韻吸引了大量慕名前來的主流社會精英,他們遠道而來,一睹神韻風采。當天剛好學校開始放假,很多父母都帶著孩子一起來觀看演出。
大幕一拉開,就迎來了觀眾熱烈的掌聲。演出結束時,觀眾起立鼓掌,向舞台上的藝術家獻上謝意。
不少觀眾表示,能在充滿不安因素的當下觀看神韻非常愉悅。同時神韻復興傳統文化和道德觀,對當今世界也非常重要。有的觀眾還體悟出,神韻包含了大量的、非常重要的訊息,想推薦所有認識的人來看。有的觀眾表示,這是一定要看的演出,尤其是當今的年輕人,更應當來看神韻。
至此,神韻今年在比利時的兩場演出落幕,藝術團即將奔赴下一站德國米爾海姆(Mülheim an der Ruhr)。
智庫協調人:要去閱讀更多神韻內容
歐盟智庫協調人Jan van Hecke先生負責協調不同大學的社會活動。他和妻子觀看神韻後,感觸很多,在劇院流連忘返,沉浸在思考中。
van Hecke認為神韻「太出色了」,「我真的要推薦給所有我認識的朋友和人都來看。我一定會通知智庫的董事會同事,他們應該抓住機會去看神韻,他們必須去。」
神韻節目的安排讓van Hecke很有感觸,「那位女高音唱的歌詞,讓我對神韻的主題有了更多的了解。」
「我認為神韻傳達信息的方式非常聰明。他們以一種非常溫和的方式,以一種文化的方式來讓人們理解。」
「神韻讓我很好奇,回家後我會去神韻網站閱讀更多內容,因為我現在還沒有百分之百明白。那位女高音雖然最多只唱了10分鐘,但包含的信息太大也太多了,我們需要時間去理解消化。」
「我和太太已經去過中國好幾次了,我們知道中國人有不同的文化。」他認為中國人有種神秘感,「打坐瞑想成了中國文化的一部分,而瞑想又與宗教有關。」
「然而在西方,宗教也在消失。宗教至少有點像瞑想,我們過去有過,不幸的是,現在我們正朝著相反的方向前進。在西方,宗教越來越不重要,正是這種缺乏,讓社會改變得太快了。」
「為甚麼(現在社會上)有太多藥物濫用和失去生活方式的年輕人,就是因為他們丟失了信仰,他們應該來看神韻這樣的演出。」
荷蘭足球教練:欽佩藝術家付出
「從一個專業教練的角度來看,非常精彩。他們(演員)如此專業,如此同步,他們的演繹,一切都分毫不差。」Jan Versleijen表示。他是荷蘭職業足球教練,曾任國家青年隊教練,也曾執掌過亞洲和澳洲多個職業足球隊。
Jan Versleijen與妻子一起觀看了演出。他說,「演出的色彩呈現和整個形式,我都非常喜歡。這是一場高水準的演出。」Versleijen說,「我可以想像他們可能(每天)要訓練10到12個小時,你可以看到,一切都完全同步,看上去異常美麗。」
「神韻用不說話的展演來詮釋故事,藝術家的表達,讓人們看到故事裡清晰的身份,這一點做得非常美妙。還有音樂、色彩和熱情,藝術家多麼的熱情。可以想像,在他們能夠達到這樣的水準之前,需要付出多少的努力和工作。」
讓Versleijen著迷的是「看到中國古老文化和西方現代方式」同時出現,「演出是如何把他們結合起來的,如何把他們展示給觀眾的,特別引人入勝」。
「就像男孩和女孩拿著手機走路的部分,他們的眼睛只盯著手機,典型的這一代人,就在我們這個世界的這個時刻,每個人都是非常孤立的。」
Versleijen看到表現傳統文化的故事中,「都是關於分享,大家坐在一起,聊天、享受和跳舞,這部分(信息)真的清晰可見。」
對於神韻還不能在中國演出,Versleijen感到非常遺憾,「在節目中也看到了,人們想(自由)表達,卻被(中共)政府阻止和破壞,這很不幸。」
最後,Versleijen感嘆道,受疫情所困,他和妻子很久沒出來看錶演了,這次能來看神韻的現場演出太棒了。「我的妻子在Facebook上了解到演出信息,兩人就決定來了。」「中國的文化如此宏大,下次我們還會再來的。」
(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