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歷史真貌─廣泛興佛的時代 兩晉與南北朝(十)

(公元265年---公元588年)
心緣


【正見網2004年08月29日】

文化篇: 繪畫藝術

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繪畫成就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北方的石窟壁畫,作者大多佚名;一是南方的人物、山水畫,以東晉的顧愷之成就最高。

這一時期中國繪畫開始顯示了自己獨立的審美價值和地位,畫家也不再躋身於工匠之列,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獨立。出現了一批為後世崇奉的畫壇宗師,如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等,還出現了一批有摹本流傳的巨跡,如《女史箴圖》、《洛神賦圖》、《職貢圖》,還為後世留下了一批有系統的畫論,如顧愷之的《論畫》、謝赫的《古畫品錄》、宗炳的《畫山水序》、王微的《敘畫》等。

南朝謝赫提出的畫評「六法」,即: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則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兩晉南北朝以後,中國繪畫逐漸進入了高潮。

北朝的石窟繪畫

佛教的廣泛傳播,使南北朝的一些信佛的皇帝或下令修建佛寺,或下令開鑿石窟。佛寺、石窟中除了佛像的雕刻和雕塑外,還繪有磯啾諢??

是故與佛教有關的繪畫,南朝畫家多以木結構的寺院為創作中心,北朝畫家則主要是以石窟佛寺為活動場所。至今傳世的北朝繪畫遠遠多於南朝,大多集中在甘肅、山西、新疆等地的石窟中。其中一個原因大概是木質不如石質易於保存。

敦煌莫高窟壁畫

在北朝的石窟繪畫中,以甘肅的敦煌莫高窟最為引人矚目。在其現存的492個洞窟中,共有4.5萬平方米的壁畫。壁畫的主要內容是講述佛祖釋迦牟尼出世前經歷的佛本生故事,與佛出世成道後的說法場景。
佛本生故事內容豐富,有鹿王本生、薩垂那本生、須達拿本生等故事,宣揚佛家忍讓、善良與因果報應思想。故事以連續的場面展開,從左右向中心發展,構思完整。畫面厚重樸拙,線條粗放,有大片顏色的平塗,可看出受到漢墓壁畫及印度阿旃陀壁畫的雙重影響。

說法圖以佛祖為中心,周圍聽眾雲集,人物造型受西域藝術影響,腹腰突出,上身略向後傾,肉身呈S型,富有動感,而技法上則為中原線條風格,流暢有力,畫風亦是中外兼具。

有的壁畫上還畫有伎樂飛天。畫師僅以幾條順風飛舞的彩帶,就將人物輕盈飄逸之姿酣暢的表現出來。

新疆克孜爾千佛洞壁畫

此外,在新疆的魏晉時期開鑿的克孜爾千佛洞中,也存有大量的壁畫。其壁畫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有菱格圖案。每個菱格中畫著不同的佛本生故事、因緣故事、供養故事和千佛故事,皆以單幅的形式表現一個完整的內容。這些菱格還含有佛教意義,蓮瓣表示蓮花,山為須彌山,樹為菩提樹,皆是佛家吉祥的象徵。

克孜爾千佛洞壁畫的人物,用曲鐵盤絲描法與凹凸不平的染色法,線的韻律感強,人物臉呈橢圓形,勃子粗糙,胸體健壯,身體修長,手背圓肥,手心豐滿而富有彈性,帶有稚拙純樸的美感,與當地少數民族的審美觀相吻合。

由於克孜爾千佛洞壁畫富有裝飾性,色彩絢麗,將有限的穹頂與窟壁開拓成一個大千世界,擴大了繪畫藝術表現空間的層次和深度,而被後人譽為西域美術的奇葩。

龍門石窟壁畫

洛陽龍門石窟中除了佛像外,還有眾多的壁畫。壁畫上的仙女造型,或在流雲中自由飛翔,或手捧果品凌空飛舞,或奉樂高歌,或布撒花雨,其姿態之輕盈,神情之優雅,令人嘆為觀止。

除石窟壁畫外,北方的墓室壁畫也很發達,如河南鄧縣南齊墓門彩畫磚、河北的東魏茹茹鄰和公主墓壁畫、山西太原的北齊婁睿墓壁畫等,而以嘉峪關魏晉間墓室壁畫最為豐富。

在發掘的6座墓中共存壁畫600餘幅。內容包括農桑、畜牧、井飲、狩獵、林園、屯墾、營壘、皰廚、宴飲、奏樂、博奕等,從多方面真實、生動的反映了魏晉時期河西地區的社會生活。

壁畫是以每磚各成單位的小幅構圖,與漢畫分層排列的布局法有所不同。畫工以大寫意手法,粗略數筆,就勾畫出一幅幅活潑感人的畫面。色調熱烈明快,單純和諧,而且主題樸素,洋溢著生活情感。這些壁畫說明河西地區的傳統壁畫藝術,在北朝佛教壁畫興盛之前,就有了成熟的面貌。

南朝繪畫

南方的繪畫名家輩出,其中成就最高的是東晉的顧愷之。他既善畫人物,又善畫山水。現存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卷》,相傳是後人摹寫的,但也保存了真跡的遺風。

*奠定後世山水畫基礎的宗炳

魏晉時期,一些士大夫不滿時政,避隱山林,尤其晉室南渡後,江南秀美的山水也吸引了眾多的文人,模山范水成為畫家抒發自己思想與情趣的一種方式。戴逵、顧愷之等均作過山水畫。但山水畫真正脫離人物背景而獨立出來,則從南朝劉宋時期的專業山水畫家宗炳開始。
宗炳一生隱居不仕,酷愛自然,遊蹤遍及江南湘鄂名山大川。晚年將生平所見名勝繪於壁上,作為「臥遊」,仿佛置身大自然中,怡然自得。

宗炳在《畫山水序》中提出畫山水以「澄懷觀道」、「暢神怡身」為宗旨,即通過對天地自然的描繪和欣賞,來領悟超脫無爭之道,抒發精神追求,怡娛身心。這樣也將儒家「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與道家「游心物外」思想合而為一。他的看法奠定了日後山水畫向「虛」、「靜」、「無爭」、「遊目騁懷」的方向發展。

畫壇「痴人」顧愷之

顧愷之(346年―407年),東晉著名畫家和文學家,他以「畫絕、才絕、痴絕」而馳名於世。最為出名的是他的人物畫。

顧愷之主張畫人物要有傳神之妙,而其關鍵在於眼中。因此他一反漢魏古拙之風,專重傳神,點睛最妙。年青時他曾為建業(今江蘇南京)瓦棺寺作維摩詰像壁畫,當眾點睛,觀者如雲,施捨錢財頃刻超過百萬,從此他的名聲遠揚四方。

顧愷之作的人物畫,善於用緊勁連綿、循環不斷的筆法,洒脫飄逸;並通過人物面部的複雜表情,來隱現其內心的豐富情感;衣服線條流暢而飄舉,優美生動。此外,他還善於描繪風景,所作樹木、山巒,布置有致。晚年筆法更加成熟,似拙勝巧,傅以濃色,微加點綴,不作暈飾,而神氣飄然,有著浪漫主義的色彩。南朝陸探微、唐代吳道子等皆臨摹過他的畫跡。

現今傳世的顧愷之作品摹本有歌頌曹植與甄氏愛情的《洛神賦圖》,和勸誡婦女德行的《女史箴圖》、《列女仁智圖》。

其他畫家

南北朝時,繪畫有了較高的發展,並且繪畫更為普及。除文人參與繪畫外,一些皇帝也加入了畫家的行列。南朝梁元帝蕭繹(約508年―554年)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皇帝畫家。

蕭繹是梁武帝蕭衍的第七子,聰慧好學,自幼愛作書畫。當時南朝與各國友好相處,來朝貢的使臣不絕於途。蕭繹據其所見作《職貢圖》,描繪滑國、波斯、百濟等十二國使臣像,而且撰文講述各國風情,以記其事。原圖不存,現有宋人摹本藏於南京博物院。

這幅縱27.2厘米,橫200.7厘米的圖上,使臣穿著各式民族服裝,拱手而立。從他們風塵僕僕的臉上,流露出來到南朝朝貢時既嚴肅又欣喜的表情,同時也傳達不同地域和民族使者的不同面貌和氣質;臉型膚色,各具特點。

此圖線條以高古遊絲描為主,間以蘭葉描,簡練遒勁,並分層次加以暈染,形像準確生動,富有裝飾性。

魏晉間「竹林七賢」以放蕩不羈、不與統治者合作而聞名。1961年在南京地區的南朝墓室中出土了《竹林七賢與榮啟期》畫像磚。圖中的榮啟期是春秋時代的名士,他與七賢有共同之處,故被畫在一起。
南京西善橋南朝墓室的畫像由200多塊墓磚組成,人物形像皆作線雕而凸現在畫面上。南壁為嵇、阮、山、王四人,北壁為向、劉、阮、榮四人,人物之間以銀杏、垂柳、松槐相隔。八人均席地而坐,但各以一種最能體現自己個性的姿態來表現,有的撫琴嘯歌,有的頷首傾聽,有的高談玄理,有的舞弄如意,人人寬衣博帶,孤傲高雅;崇尚老莊之情,追求個性之心,溢於畫面。士族知識分子自由清高的理想人格,在畫像磚上得到充分的表現。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歷史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