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夏至一陰生?天道地道示常道

作者:容乃加

【正見新聞網2024年06月20日】

夏至!夏至是一年中晝最長、夜最短的一日。老子說:「天道極即反,盈即損。」(Shutterstock)

璿樞(*北鬥)無停運,四序相錯行。
寄言赫曦(*炎夏)景,今日一陰生。

——《夏至日作》中唐‧權德輿

夏至是在每年6月20—22日之間到來。在北半球夏至是一年中「白日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2024年的夏至是6月21日。從地球運轉的現象來看,在這一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古人稱這天叫做「日北至」,也就是太陽直射地球到了最北位置。過了夏至,太陽直射線逐漸南移,隨之在北半球的白日就慢慢變短,相對地黑夜慢慢增長。

夏至是節氣的重要標誌,對我們的生活具有重要意含:夏至是一年節氣的中點(從冬至算起),夏天的中點,也是盛暑之至,陽氣之極。還有「古人不賀夏至」,這是為什麼呢?展現什麼中華文化哲學,給我們的當下生活什麼啟示呢?

夏至:一歲算來今夕短 今日一陰生

說起夏至,常聽說「一歲算來今夕短」,說明夏至是一年中「日最長、夜最短」的一天,這現象和「冬至」剛好是反襯的;又說「今日一陰生」,指出夏至是天地陰陽損益的變化轉捩點,對應《孝經纎》所說:「夏至陰氣始動。」說明天地陰陽循環的一個重要現象:從冬至以後直到夏至這半年之間,陽氣處於上升階段;從夏至起直到冬至為止,則是處於陽氣下降而陰氣上升的循環階段。夏至是黃曆五月中氣,五月之卦是姤卦,卦爻是五陽一陰,一陰起於下,對應夏至「一陰生」的現象。

夏至一陰生。(Shutterstock)

夏至顯示:「極而反 盈而損」之道

我們都能感受到,一年中當夏至來時,就是炎夏到了!天氣極端炎熱起來,天地陽氣達到極點了。《白虎通德論‧卷四‧誅伐》,解說了夏至陰氣萌生,為何反而天氣大熱呢?乃因夏至一陰生,陰氣起於地把陽氣推而上,故而大熱。(「夏至陰始起,反大熱何?陰氣始起,陽氣推而上,故大熱也。」)

夏至之後將怎麼變化呢?老子說:「天道極即反,盈即損。」(見《文子‧九守》)。從夏至日陰氣起,陰漸長陽漸消,所以古人不賀夏至。如蔡邕《獨斷》所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夏至陰氣起,故不賀。」

這是一種處世的哲學,提醒人因應天象,戒慎陰長陽消的人事循環現象。中國有「一葉知秋」的成語,點出一種處世之道——見微知著,從事情的微小跡象,就能預知它顯著的發展趨勢,並預先作準備,也是這個道理。

地上無宿花對應夏至  給人悟道

在夏至物候中,有一種「無宿花」以極速走完它的一生,反映夏至後的陰陽之變的現象,那就是木槿。木槿自古就留給人鮮明的印象,《禮記‧月令》就記載「仲夏之月木槿榮」。在夏至的蟬聲轟鳴中,木槿展開明媚的花顏,反射艷陽的光華,傳遞仲夏的熱情。

仲夏之月木槿榮;木槿是夏至之花。(Shutterstock)

木槿這種夏至之花,又叫玉蒸、朝菌、日及、朝開暮落。花如其名,木槿的艷麗只有一日榮光,短暫是她的宿命。看木槿花的一生,在清晨見光而榮,日中而衰,至夕就凋零了,唐詩人白樂天給木槿取了「無宿花」之名,傳達了美麗不過夕,生命無常的訊息。這種訊息也是夏至這節點傳遞給人間的提醒!想想,多少人能從木槿的朝顏夕凋中,警惕在宇宙的時空中人生之苦短如無宿之花呢?所以說,看透了這一層道理,就明白為何不慶賀夏至了!

「天垂象 見吉凶」示天道

周朝就有夏至祭地儀禮,《通典‧禮三‧郊天下》記載「夏至祀皇地祇(神)」。祭典在皇城外北郊舉行,天子率領群臣在夏至到皇城外北郊祭祀大地之神,並祀五帝,虔誠祈禱風調雨順、民安物阜。

然而,這些年來的夏天,大地異象頻發,尤其是無神論紅禍肆虐的中國大陸,今年夏至來前已經是非常不安寧,異常的乾旱交錯異常的大水,超常的災害,改寫有史以來的災害紀錄比比皆是。近年更有夏天下雪,冬天打雷,地震頻發,異常的天象……,都是陰陽錯位的警訊。

2024年6月18日,中國河南省信陽市胡店鄉一村莊,一片旱田受旱情影響,農作物已經枯黃乾死。也有的田地裡龜裂。 (JADE GAO/AFP via Getty Images)

陰陽錯位的天象,其實是來自上天的警訊,人間有無道之事,天垂異常之象。《易‧繫辭上》說「天垂象,見吉凶」,中華文化都堅信這是上天透過天象示現人間的大是大非。古代的「六月雪」為竇娥含冤昭雪是一個小例子。而今共產紅禍泛濫的一片大地上,密集地發生著令人怵目驚心的異象,能是偶然嗎!中共以國家之名集團操作迫害人權、「活摘器官」牟利之惡行在彼地發生二十年而不悔過、回頭,軍警公檢司法醫一條龍作業的犯罪集團遠離了天道仁義,許許多多人和它這紅魔沆瀣一氣,或為它推波助流,那麼天譴就不會是偶然的了。

天候異象也是上天慈悲的警訊,若能在異象示現中悟道而悔改,遠離非人的中共紅魔邪惡組織,當會有一線生機。在一年之中,夏至標誌陰陽循環消長中陽氣極至而陰氣萌生的重要轉變,中國傳統哲學思想中也多反映敬慎自然變遷的生活態度,從其中悟出天人合一之道,順天道而安居。而不管處在怎麼的大環境中,個人的善念善行則是得天加持的護身符。如果我們能從夏至節氣的天象變化中,學得古人一絲絲對天地的虔敬與自我修持,當會得到天祐的平安幸福!

(大紀元)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