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經典章句評註: 吾道一以貫之

王舍微


【正見網2024年09月30日】

【原文】

 語出《論語·裡仁》: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①。」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②。」  

〔注釋〕

①貫:貫穿,貫通。如以繩穿物。  

②忠恕:據朱熹注,盡己之心以待人叫作「忠」,推己及人叫作「恕」。

【譯文】  

孔子說:「曾參呀!我所行的道可以用一個主旨貫通起來。」曾參答道:「是的。」孔子走出去以後,別的弟子問:「這是甚麼意思?」曾參說:「夫子的道只不過是忠和恕罷了。」

【評註】

中國傳統文化是神傳文化,又是半神文化,其中承載著的傳統價值是什麼呢?歷史上的儒釋道文化貫穿著一條主線,那就是返本歸真。孔子之道又是世間文化通向出世修煉之道的基石,「吾道一以貫之」的「道」實際上是世間的一層理,這些理也是有層次之分的,同時也意味著不同的境界。所以說,孔子「一以貫之」之道的主旨是「志於道,據於德」(《論語·述而篇》),即尚德守道。仁、義、禮、智、信是「一以貫之」的層層體現。「忠恕」又是仁的鋪展和具體表現,意思是竭盡心力並推己及人。《中庸》中記述孔子的話:「忠恕違道不遠。」也說明這一點。

此外,中庸是守德的最高心法和身法準則,同時又是為人處世的方法,正如孔子云:「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這裡所說的德的意涵,是人生命所攜帶的、微觀空間實實在在存在的白色物質,並非指人的行為外在表現之品德。

【評析】

孔子「一以貫之」之說在《論語》中還有一處,與「厄於陳蔡」有關的《衛靈公》篇,在以「君子固窮」回答了「子路慍見」之問後,又見「子貢色作」,於是:「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意思就是:「賜呀,你以為我是多多地學習並能牢記所學知識的人嗎?」子貢回答說:「是的,難道不是這樣嗎?」孔子說:「不是的,我是用一個主旨貫徹始終的。」接下來,又對子路說道:「由,知德者鮮矣。」意即:能領悟德的人太少了。

在《論語集釋·卷八·裡仁下》「唐以前古注」中記述:「皇疏:道者,孔子之道也。貫,猶統也。譬如以繩穿物,有貫統也。孔子語曾子曰:吾教化之道,唯用一道以貫統天下萬理也。」還附有按語:「按:一貫之義,自漢以來不得其解,」由此可知,孔子所掌握的並非能靠多學而能得來的知識,「在陳絕糧」也固窮而不變通,那又是什麼呢?許多人將孔子之道轉譯為學說、思想、知識等,後人據此不斷解讀、豐富,並且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補充新的內涵,形成了不同時期各種流派的儒家學說。由於後人所處的時代和境界不同,因此眾說紛紜。事實上,如果把孔子之道當作一層理來看,就只能自己在學習中領會或領悟。他人站在不同層次的理解和解讀,也都是所在層次的一種見解,往往與原意會有不同程度的偏離。

再看朱子的注釋:「方知皆從此一大本中流出,如木千枝萬葉都是此根上生氣流注去貫也。」意思就是,千枝萬葉的理都是從根上的一理「生氣流注」而貫之。然而,對於如何探究這個「萬理本乎一理」之「理一」,朱子卻提出非「君子上達」之法,而是順著枝葉去窮究:「格物者,窮究乎此者也。致知者,真知乎此者也。能如此著實用功,而理一之理自森然於中,」此乃於形而下的「器」中去尋道,這可能就是「自漢以來不得其解」的主要原因吧。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