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的真意: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

陶遠


【正見網2024年12月06日】

「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這是著名詩人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四》中的詩句。

詩人是想告訴我們人世間的一切都是不真實的,最後我們還是要進入虛幻之中。有點象禪宗的空無的那種內涵,其實不是。

我們說這裡的一切都是虛幻的,是因為這裡的一切都是不穩定的,是隨著另外空間的物質的變化而變化的。

比如一個碗,我們看他是穩定存在而結實的。其實是因為另外空間的因素存在而存在的。如果另外空間的生命一旦離開,這邊的碗馬上就會解體碎掉的。這邊的碗的結實與不結實都是一個假象。

人的病看上去是非常嚴重的,如果我們把另外空間的靈體一拿掉,這邊的病馬上就好。所以我們認為的病懨懨和生龍活虎也都是一種假象。

而「終當歸空無。」是說回到另外空間,也就是我們說的天上。說他們是空無,其實是因為我們看不到那個空間,認為是沒有的。真相卻不是這樣的。

大法師父在經文《轉法輪》〈第二講〉中告訴我們「任何一個時空,都是由物質構成的,當然不同的時空有不同的物質結構,有不同的生命體的各種顯現形式。」

就像是我們的檢測儀器,我們自己也承認很多的物質是檢測不到的。但檢測不到就不存在嗎?肯定是不對的。另外空間是另外空間的物質存在的,我們的儀器是無法檢測的,因此說是「空無」也不是沒有道理。只是我們站在高處看。才會明白真實的原因。

詩人的這句詩,或許是自己感受到了一些因素,而無法表達出來才這樣說的吧。

大法師父在經文《轉法輪》〈第一講〉中告訴我們「站在常人這個層次、這個角度、這個思想境界中,理解不了真正的東西。」

神是存在的,但人看不到。人世間沒有任何一種理可以證明神不存在。

明明是可以檢測到和感受到的東西,只是看不到我們就不承認。這種認知的方法本身就是有問題的。

最後附錄詩全文:

歸園田居•其四

陶淵明〔魏晉〕

久去山澤游,浪莽林野娛。
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壟間,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遺處,桑竹殘杇株。
借問採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沒無復余。
一世異朝市,此語真不虛。
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詩詞曲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