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7年06月15日】
在中國古代文化裡,龍是傳說中的四種祥獸之一。《禮記•禮運篇》提到:「麟鳳龜龍,謂之四靈。」這裡的龍、鳳、麒、龜都是傳說中極有靈性的動物。相傳,麟是獸中之王、鳳是禽中之王、龜是介中之王、龍是鱗中之王,它們的出現都是嘉瑞的先兆,比如《三國演義》第八十回:「麒麟降生,鳳凰來儀,黃龍出現」,就是用來說明盛世預兆的。
據說,龍是駝頭、鹿角、牛耳、蛇身、魚鱗、鷹爪和龜尾。它既可以在天上飛,又可以在海底裡游。中國的龍,家族龐大,有黃龍、青龍、赤龍、白龍、烏龍、金龍,千年之龍叫應龍、無足之龍叫燭龍、有角之龍叫虬龍、無角之龍叫螭龍,等等。它們有好有壞,有善有惡。東方的龍大多是正面的形像,是佛祖身邊的護法,是皇宮大殿柱子上延綿環繞的金身,是許多宏偉歷史天象中與鶴、鳳等出現顯現人間的。《史記》二十八卷《封禪書》裡說:黃帝乘龍上天,群臣無法跟隨,只能抱著拉斷的龍髯哭泣。以黃龍象徵黃帝,中國古人以龍為尊。但傳說中,也不乏屠龍、鬥龍的記載,如女媧殺黑龍、大禹斬蠢龍、李冰父子伏孽龍、周處除蛟龍,等等。
中國的龍崇拜有五千年以上的歷史;君主時代,龍是作為皇權的象徵,帝王自稱「真龍天子」。現在在中國的很多皇帝生活過的地方,人們都可以看到龍文化的遺蹟。比如故宮裡的台階上、大門上,屋裡的畫上、燈上,皇帝坐的椅子上等地方,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龍。
雖然龍是皇權的象徵,但在中國民間,龍卻被人們看作吉祥和富貴的象徵。這種象徵意義體現在人們的風俗和日常生活等方面。比如,流傳於中國各地的「龍舞」。
在中國民間,自古代起,就有不同形式的龍舞的存在。龍舞,亦稱「舞龍」,民間又叫「耍龍」、「耍龍燈」或「舞龍燈」。
近代挖掘的商代的甲骨文上記載,「其乍(作)龍於凡田,又(佑)雨」,「十八又五口口龍口田,又(佑)雨」,可知當時就有數人集體祭龍求雨,它是目前見於記載的最早的龍舞,其功用是為了求雨。漢朝關於舞龍的記載增多,舞蹈的主要目地是為了祀神、娛神、祈雨。漢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就明確表示要「以龍致雨,以扇逐暑」。當時舞龍祈雨十分講究,季節不同龍的顏色也有所不同,春舞青龍,夏舞赤龍或黃龍,秋舞白龍,冬舞黑龍。比如在卷十六記述:「冬舞龍六日,禱於名山以助之,家人祠井,無壅水,為四通之壇於邑北門之外,方六尺,植黑繒六,其神玄冥,祭之以黑狗子六、玄酒,具清酒、膊脯,祝齋三日,衣黑衣,祝禮如春。以壬癸日為大黑龍一,長六丈,居中央,又為小龍五,各長三丈,於北方,皆北鄉,其間相去六尺,老者六人,皆齋三日,衣黑衣而舞之------」。
到了唐代,民間舞龍的習俗繼續盛行,其目地一方面是為了祈雨,一方面在某些節日如元宵節,表達喜慶的心情。張說在《蹋歌詞》中是這樣描述舞龍場景的:「花萼樓前雨露新,長安城裡太平人。龍銜火樹千燈艷,雞踏蓮花萬年春。」
宋代,每年的正月十五,人們都要湧上街頭慶賀,其中一項內容便是舞龍。南宋詞人辛棄疾在《青玉案•元夕》寫道:「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風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清代以後,舞龍技藝水平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每逢農曆新年,宮廷、民間多以舞龍為樂事。民國時期,舞龍習俗已遍及中國各地,其道具造型、構圖變化和動作套路等開始趨向多樣化。根據龍形道具扎制材料的不同,可分為布龍、紗龍、紙龍、草龍、錢龍、竹龍、棕龍、板凳龍、百葉龍、荷花龍、火龍、雞毛龍、肉龍等。一般而言,北方製作的「龍」一般高大粗重,風格古樸剛勁;南方的則精巧細緻,活潑敏捷。色彩上可分為黃、白、青、紅、黑龍等,以黃龍最為尊貴。龍舞的表演程序一般為:「請龍」、「出龍」、「舞龍」和「送龍」,動作具有「圓曲」、「翻滾」、「絞纏」、「穿插」、「竄躍」等特徵。舞龍的人數少則一人,多則百人。
目前,流傳於民間的著名龍舞有:布龍、銅梁龍舞、汕尾滾地金龍舞、浦江板凳龍舞、長興百葉龍舞、奉化布龍舞等。其中人們最為熟悉的是形體碩大、長達10米左右,用彩綢紮起來的「布龍」或「彩龍」。舞龍時,數名男子高舉支撐龍體的木柄,在穿梭奔跑之中表演「龍打滾」、「龍擺尾」、「金龍纏玉柱」等舞蹈動作。
銅梁龍舞主要流行在重慶市銅梁縣境內,興起於明,清時達到鼎盛。它包括龍燈舞和彩燈舞兩部分。龍燈舞主要包括大蠕龍、火龍、稻草龍、筍殼龍、黃荊龍、板凳龍、正龍、小彩龍、竹梆龍、荷花龍十個品種,其中以大蠕龍最有特色。該舞蹈表演時動作詼諧,套路豐富。
流傳於廣東汕尾市一帶的「滾地金龍舞」創製於南宋的福建地區,後傳入汕尾。該舞表演時,由二人鑽入「龍身被套」,一人舞龍頭,一人舞龍尾。整個表演過程分為「開場見禮」、「打圍巡洞」、「游潭戲水」、「抻筋洗鱗」、「伏蟄聞雷」、「迎雷起舞」、「駕雲飛騰」、「收場還禮」八個舞段,表演中有龍旋舞飛騰、戲水嬉耍、沉思奮醒、柔靜盤曲、勇猛奮進等動作。其伴奏的音樂威武雄壯。
浦江板凳龍舞盛行在浙江中部偏西的浦江縣,始創於唐朝,宋、元進一步發展,明、清達到鼎盛。自唐朝起,「龍騰燈舞鬧元宵」就成為浦江的民間習俗。浦江板凳龍由龍頭、龍身(子燈)、龍尾三部分組成。該舞蹈是將製作精美的小龍縛於長凳之上,由三名男子各舉一凳腿,奔跑跳躍、翻轉作舞。每逢節日或重大慶典興燈,以麥餅團、剪刀箍、甩尾巴為主要表演陣式。遊動起來的龍舞兼有粗獷、細膩、奔放、嚴整的風格。此外,咸豐梅坪、茅壩一帶的苗族也十分喜愛板凳龍舞。
長興百葉龍舞發源並流傳在浙江省長興縣林城鎮一帶,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的歷史。百葉龍舞蹈的表演方式分為舞台舞、行街舞、廣場舞等不同形式,且日趨複雜,以適應不同的表演場合。主要的隊形有長蛇陣、接龍、踩四門、剪刀陣、走四角等,主要動作有游龍、滾龍、龍盤柱、騰龍、臥龍、睡龍、龍出水、龍吐須等。表演者通過湖水蕩漾、荷葉擺動、荷花盛開、彩蝶撲飛、荷花變龍、蛟龍嬉戲、龍變荷花等動作和情節,完成一個個完美的舞蹈過程,展出江南水鄉的絕美意境。傳統百葉龍多在廟會及節慶時表演,先從「游四門」、「圓場」等隊形開始,當荷花燈聚成圓圈、相互連接以構成「龍」形時,外圈舞隊熱烈舞蹈,以遮引觀眾視線;「龍」一成形,即騰空躍起,眾舞隊立時散開,突出百葉龍,形成高潮。
被中華民族看作靈性動物的龍,就在千百年來人們的舞動中,源源流長。而氣勢恢弘、形式多樣的龍舞,不僅表達了人們對龍的崇拜,更表達了人們的美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