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治學中國古代歷史的方法的幾個問題 (二)

梅花一點


【正見網2007年10月25日】

而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直接來自中國古代半神文化,主要體現在:以修煉文化為核心變化出來的心性文化、命理文化等等。人們知道或比較能了解的流傳中國古代的修煉文化主要有:道、儒、佛、醫四家(這裡提到醫家修煉,主要是因為有許多修煉方法的傳出,內涵上多局限在祛病健身、驅魔除邪等方面,沒有向更高層次上修煉的目標)。留下無數的經典。這個非常明顯,而且前人也作了各種角度的詳細的研究,自不必多言。(高層次的修煉者也不必過分深究。)這些都是奠定中國古代出現的「天人合一」內涵的文化。筆者將在本文後半部分再進行舉例解說。而西方文明是沒有具體的修煉文化的表述的。例如《聖經》,主要是記載各種史前及修煉人的歷史故事,以故事為主體;而在說理的時候,也是以打比方、比喻為主,沒有關於具體怎樣修煉的說法。

在此我們應當理解到:文化對於歷史起著相當重要的、甚至是關鍵的作用;忽略文化內涵的歷史解說,不僅是蒼白的,而且也是不準確的。

再舉個例子說:《後漢書・張衡列傳第四十九》記載張衡對崔璦說的一段話:「吾觀《太玄》,方知子云妙極道數,乃與《五經》相擬,非徒傳記之屬,使人難論陰陽之事,漢家得天下二百歲之書也。復二百歲,殆將終乎?所以作者之數,必顯一世,常然之符也。漢四百歲,《玄》其興矣。」

張衡是東漢朝代的歷史人物,也是著名的科學家,還發明地動儀。那麼,他預言漢朝有400年的壽命,依據的原因是什麼呢?就是西漢末年,著名大儒揚雄模仿《周易》,創作《太玄》;可見,揚雄深通易學達到出神入化的地步,並且依據易理獨創新的太玄文化內涵,在和易文化的「意言象數」各個內涵層次上足以並肩的地步,成為易學個人獨立神造的奇蹟。原本,人們只是知道上古傳來的陰陽八卦的內涵,已經神奇得無法理喻了。正是有此文化奇蹟,使得人們更能理解到「易道廣大」的的真正的文化內涵,是對於人類文明的直接的貢獻。那麼,漢朝有此文化之盛舉,不足以使其國運昌隆嗎?揚雄在世的時候,漢朝已經有近200年的歷史了,難道不會再增加200年的歷史嗎?所以,漢朝當有400年的壽命。這就是《太玄》的貢獻。歷史證明張衡的預言是準確的。當然,更何況漢朝的其它的文化勝事,亦是多多,大家不是很明白嗎?!

實際上,在易文化中,也記載先秦三代都有這種變化的過程,如夏朝叫《連山》,商朝叫《歸藏》,到了周朝才叫《周易》,只是由於前二者失傳而無法做比較。但據說留下的《連山》、《歸藏》的64卦的名稱,和今日《周易》留下的卦名差異很大,亦足見當時易學各有不同。而周朝之興,不亦是文王演易,開領新易文化的結果嗎?這說明易文化對於中國歷史的影響是巨大的,而且每一朝代都有新的易文化的認識和發現。每一個朝代的到來,同時也帶來了不同的文化。不過,漢朝以後的易文化的變化及影響力,已經比不及漢朝前的歷史影響。這個也有深層的歷史的及人心變化的因素造成的現象(須另詳研)。而至於談到易文化的來源,從現在比較能理解的角度來說,大家都知道是來自上古的史前文化。

所以說,高層次的文化的傳入人間,會直接貢獻於人間,使得社會、國家、人民都受無盡的大益處。返回來看,《洪範》從大禹時代傳出,因其文化的高深,指導了夏商周三代,夏有400年,商有600年,周有800年的歷史壽命,不也是一種神傳文化造福人類社會的體現嗎?這其中的思想也符合「天人合一」的內涵。

那麼,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文化現象中,還有其它類似的情況呢?筆者認為是有的。著名的史學家陳寅恪有詩句:「聖籍神皋寄所思」,不亦言及這個土地與文化的神聖嗎?又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後漸衰微,終必復振。」(《鄧廣銘宋史職官志考證序》,出《金明館叢稿二編》)不亦中乎?

綜上而言,神傳文化給予人類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其中包括了對於歷史、社會、人心道德的影響都是巨大的,甚至是根本性的,這是歷史研究的必然課題和內涵的指引方向。歷史與文化的內涵,是不可分割的,是一體的。這才是歷史研究的正確道路。

丙、關於考察並納入一些古代傳統文化中的內涵的問題

中國古代文化是半神文化,流傳下了許多豐富的神傳文化的內涵在裡面,所以,我們認為有些古代文化中的高層次的內涵是可以納入現今的研究;而低層次的或者低靈的東西則屬於排斥的對像,因為那是一種心性及內涵上的干擾及傷害。

A、陰陽、五行、生克變化與生長消息

「陰陽」、「五行」是在中國古代歷史文化中占有極大分量的內涵。現今,人們,尤其是物理學家們已經意識到其科學內涵。但這也主要局限在物理學範圍之內。這說明,現今的科學理念中的分學科的概念,一直在禁錮人類的思維。這種分學科內涵在「天人合一」的事實面前是不充分的,是一種觀念的局限或者定義的限制。也就是說,不敢把「陰陽五行」作為宇宙中的規律內涵納入歷史研究,正是證明了「天人合一」真實內涵的缺失或在人心的變化表現,使得歷史的真實被相當的或者嚴重的掩蓋。

「陰陽」的內涵遠遠超出了「五行」,但在古代卻經常並提,可見二者在古代歷史的影響是巨大的。在此,由於二者有內涵的層次上的差別,遂亦並提以便比較其歷史作用,署此妄論己見,以備大家參考。

關於「陰陽」的內涵,大家比較熟悉的是《周易・繫辭》說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即,陰陽是由太極生成的,而陰陽又生成四象、八卦。也就是說,陰陽的理低於太極而卻高於並指導四象八卦的理。在佛家中,也談到極微觀的宇宙物質中的「佛性」與「魔性」問題。李洪志先生在《精進要旨・佛性與魔性》中講道:「在很高、很微觀的宇宙間存在著兩種不同的物質,這也是真、善、忍最高宇宙特性,在宇宙一定空間層次體現出來的兩種物質存在形式。從上往下、從微觀至洪觀貫穿到一定的空間。越往下兩種性質的物質,隨著不同層次的法的表現狀態,表現越不同,差異越大。從而產生了道家所講的,陰陽和太極之理。」那麼說,陰陽的理是有深刻淵源的宇宙物質來源的,直接或者間接的在影響著人類社會及歷史的變化。

這一點,北宋大儒邵雍就將其運用到其歷史研究中了。如:陰陽的理在地球(北半球)的天氣變化表現在四季:春夏秋冬。春,陽初生漸長,陰由強減弱;夏,陽全盛;秋,陰初生漸長,陽由強減弱;冬,陰全盛。這裡就表現了陰陽運動的「生長消息」的規律。也就是說,不僅只知道陰陽,還要搞清他的運動變化的規律,才能進一步理解歷史的可能變化軌跡。於是邵雍說到人類的歷史,也有此說法:伏羲氏三皇時期如同春,黃帝五帝時期如同夏,夏商周三代如同秋,春秋戰國時期如同冬。這個概括雖然粗略了一些,但有一定的道理,也比較準確的表現了中國古代社會的道德變化。那麼,部分的運用於歷史的細節研究,筆者以為當是可以的。(「生長消息」應當是「生克變化」的一種表現吧。筆者補註。)

再例如,邵雍評價春秋五伯:「秦繆公有功於周,能遷善改過,為伯者之最。晉文侯世世勤王,遷平王於洛,次之。齊威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又次之。楚莊強大,又次之。宋襄公雖伯而力微,會諸侯而為楚所執,不足論也。」(《觀物外篇》)就是通過歷史的事件分析表現了一種道德的或者功過的變化。這個評價,也是歷史事件及社會道德變化的軌跡。那麼這種道德的變化和陰陽的變化是否有一定的關聯呢?筆者認為是有的,也是很值得借鑑的。讀者可參看吾文《淺談邵雍的歷史觀》中的表格。再如,這個規律,在唐詩的文風內涵的變化上的研究,筆者認為也是可以借鑑的。

實際上,陰陽的理在人類這個低層次的中的表現,也不只是單一的「生長消息」的變化,也有「相生相剋」的理在。現今大家比較熟悉的具體的「生克」的理,是來自五行文化中的表述: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這種生克變化的理,在古代中醫的實踐裡,屢屢驗效。但從高層次的理來看五行生剋,則顯得和陰陽變化的理相比就比較複雜了。而且五行的內涵和範圍(即在太陽系之內)則顯得相對狹小,限制其對於歷史的真實的解說,舉以下例子:

清朝王用臣依據趙宋時期的大型匯書《冊府元龜・卷一帝王部・總序》,撰寫了《續幼學歌》,有一首寫道:

太昊木德炎帝火,黃帝土分少昊金,
顓頊為水帝嚳木,唐火虞土夏舍存,
商水周木相生說,秦水漢土後漢火,
魏土晉金宋為火,齊木樑水陳土紀,
後魏水今後周木,隋為火德唐土紀,
後唐仍土晉為金,漢水周木宋火是。

用今日白話解說就是:

太昊,是木德;炎帝,是火德;黃帝,是土德;少昊,是金德;顓頊,是水德;帝嚳,是木德;唐堯,是火德;虞舜,是土德;夏禹,是金德;商朝,是水德;周朝,是木德;秦朝,是水德;前漢,是土德;後漢,是火德;魏朝,是土德;晉朝,是金德;南朝宋,是火德;南朝齊,是木德;南朝梁,是火德;南朝陳,是土德;北朝後魏,是水德;北朝後周,是木德;隋朝,是火德;唐朝,是土德;五代後唐,是土德;五代後晉,是金德;五代後漢,是水德;五代後周,是木德;宋朝,是火德。

這就是著名的五行配國朝(即:五德始終說)。後人對於此說頗有異議,而且象春秋戰國時期的各國的比配沒有,宋朝以後的比配也沒有等等問題,難以解決。當然這些也涉及到國朝中的皇家的忌諱,使得在這方面的研究探討受到限制的因素。但是,總的來說,即使已經比配了五行的國朝,裡面也有許多爭議之處,如:

「正統漢祖以斷蛇之符,上系成周,是為火德,起自沛中,旗幟皆赤。至文帝時,魯人公孫臣推終始之傳,謂漢承秦,當用土德,土德之應,黃龍當見,宜改正朔,服色尚黃。時丞相張蒼引河決金?,以為漢當水德,以十月為正,其色外黑內赤,遂罷公孫臣之議。明年黃龍見,成紀乃用土行,改歷服色,而賈誼亦以為然。孝武正歷,以正月為歲首,色尚黃,數用五,蓋以秦為水德,據漢土而克之,從所不勝,遂順黃德。」(《冊府元龜・卷一帝王部・總序》)

意思就是關於漢朝比配五德(即五行),在漢高祖時,認為是火德;在漢文帝時,先是採用丞相張蒼的說法用水德,後又採用公孫臣的說法用土德。

這表明五行配國朝,還是有所變化或者不夠準確。筆者以為上古三代以前可能較合理,有一定的可行度;但從春秋戰國開始,則可能不準確了。因為中土國朝的文化來源開始受各種思潮之影響,人心有較大變化,另外尤其是另有印度佛教的傳入。總的來說,當是因為五行本身的內涵的層次較低,不能解釋高層次的來源吧。即,內涵的層次限制了解釋的廣度、準確度。

那麼,陰陽也當有這種生克的理的關係在。老子曰:「有無相生,難易相成。」(《老子・第2章》)如:人類社會有男必有女,有善必有惡,有好必有壞,有為公必有為私等等。」李洪志先生在《精進要旨・為誰而修》中講道:「其實,人類社會從古到今就存在著一個理,叫相生相剋,所以有好的就有壞的,有正的就有邪的,有善的就有惡的,有人就有鬼,有佛就有魔。人類社會更是這樣,有正的就有反的,有提倡的就有反對的,有信的就有不信的,有好人就有壞人,有公心的就有私心的,有捨己為人的,就有不擇手段為己的,這就是過去的理。所以一個人,一個集體,以至一個國家想要做成一件好事,那麼就會有一些同等大小壞的阻力,成功後才覺的得之不易,才會珍惜,過去人類的發展一直是這樣(相生相剋的理以後會發生變化)。 」

這些「陰陽五行」所表現的各種運動變化規律,對於人類至今仍是個迷。而高於「陰陽太極」的理,其變化運動規律,更是只有高層次之修煉人方能認識到,看得到的。所以,展現真實歷史的困難也在於此處,同時也使人充滿迷惑。就看人相信的是什麼了。

B、數、干支與歷史推算

《漢書・律曆志第一上》曰:「夫歷《春秋》者,天時也,列人事而因以天時。傳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謂命也。是故有禮誼動作威儀之則以定命也,能者養以之福,不能者敗以取禍。』故列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之事,以陰陽之中制其禮。故春為陽中,萬物以生;秋為陰中,萬物以成。是以事舉其中,禮取其和,歷數以閏正天地之中,以作事厚生,皆所以定命也。《易》金、火相革之卦曰:『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又曰:『治歷明時』,所以和人道也。」

作為一部留存下來中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春秋》,給予後世史家寫作作了極大的楷模作用,也引起更多的史學理論的巨大發揮。但有一點,大家都是肯定的:孔子寫作《春秋》就是為了辨別人心善惡。至於關於《春秋》的按時間順序編寫的體例問題,《漢書》就有了上一段落的議論。也就是說,時間編年表現了「天時」的內涵,也即表現了「命」(包括陰陽變化的規律)的內涵,也就是時間表現了「天命定數」(定命),這種天命定數直接和「人道」(即,人類社會變化規律)相對應、相感應。

例如,大概的說法,《漢書・天文志》曰:「夫天運三十歲一小變,百年中變,五百年大變,三大變一起,三紀而大備,此其大數也。」也即,天運在人類社會的變化狀態是30年一小變,100年一中變,500年一大變。這種說法,奠定了後來北宋邵雍他自創的「元、會、運、世」的運算歷史的方法。「元、會、運、世」中的基本說法如下:

1世=30年
1運=12世=360年
1會=30運=360世=10800年
1元=12會=360運=4320世=129600年

易學家潘雨廷《讀易提要・邵雍〈皇極經世書〉提要》中認為:「按邵子之歷以十二、三十相間為周期。十二者,地支也;三十者,天干之三週也。故其猶本六十甲子。」言之甚確,只是要補充的地方是:這個「以十二、三十相間為周期」的規律,不僅和六十甲子有關,也和「年月日」的歷數有關,即每年是12個月、每月是30日(平均的);所以,這個周期規律也來自每年分12月的曆法。這個就尤同把「年」當作「日」,則30之數合如「月」,得1世是30年;再把「世」當作「月」;12個「世」則得1「運」(這個「運」可比做「年」)。餘下可類推。打個比喻,就是地球繞太陽轉的時間單位是「年」;太陽繞銀河系的時間單位可能就是多少多少年為一個單位了,象「運」「世」包含的年數一樣;而銀河系繞更大的天體(現在說的總星系),其時間單位更大,如同「會」「元」一樣;當然,實際的數字是很大的,用「元會運世」還是太小了,但對於這個時期一萬年內的人類社會歷史的時間變化的研究,這些數字範圍已經足矣。[實際上,這種情況在漢朝揚雄《太玄》也有類似的地方:《太玄》凡有81首,729贊,每贊為半日,那麼一年之數還有餘,則另補《垧》、《嬴》兩贊以足一年天數。筆者補註。]

從以上這些時間與歷史的關係的論述來看,時間的內涵有兩個方面要注意:一、關於歷史時間的具體記錄;二、則是歷史時間的周期律變化的內涵的研究。只有在這兩方面結合起來,才能對於歷史時間與歷史文化的內涵關聯起來,也使「天人合一」內涵規律得到昇華或者深入。因為這些規律涵蓋的意義直接與陰陽甚至更高層次內涵的宇宙天體運動的理密切相關的。

這個首先涉及到記錄歷史時間的「天干地支」文化。現在考古認為干支至少於殷商甲骨文時代就完整出現了。一般來說,記錄時間的順序主要表現在數字的表達上;但在中國古代文化當中,干支記錄時間的歷史使用作用一直在中國古代起主導的地位,甚至比用數字來表達更廣泛,更有直接的特色。因為,首先,他體現在干支的文化內涵上,並遠遠超出數字的文化意義;其次,則是干支表現出一種歷史或者時間的周期性。

可以舉例子說:干支的文化內涵體現在:

1、天干是10進制;地支是12進制。同時,天乾的文化與數字五,地支的文化與數字六都是緊密相關的。
2、天干地支都可以配五行。
3、天干地支配陰陽五行以後,有一些生克變化的規律(包括生長消息)可以展現出來。
4、大家熟悉的,地支配動物: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等等。
5、干支作為時間的內涵,可以直接運用到不同層次(相對於人類能認識到的)的物質空間。例如,可以運用到人體內部的時間場;可以運用到年、月、日、時的四個不同層次的時間場。
6、天干地支的組合,形成六十甲子規律。等等。

那麼,我們回過頭來看,干支的周期規律性表現在三種:十、十二、六十。就以近百年的歷史來看,關於十的規律,如中國的西元紀年當中逢9的數字之時,則必有大事發生,象1919年、1929年、1939年、1949年、1959年、1969年、1979年、1989年、1999年等等(2000年以後的情況不屬於此例)。關於十二的規律,則與太陽黑子爆發的周期年數相近。關於六十的規律,也和中國大陸的洪水變化期年數、蟲災的發生期年數相近。實際上,可以找另外的一個例子,表現在女性的月經周期律和月球的近地周期律,也是相關的、對應的。

由此,我們也看到,這些周期律的表現在與人類社會及與人類較緊密關係方方面面的事物的變化之中,人們都是可以體察得到的。這裡就是一種生克或者類似周期運動規律,形像一些就好比春夏秋冬的周期變化。

而我們知道,干支不僅有關於數字的內涵,也超出了作為西方符號文化意義的數的內涵。至今,西方文化的數字的內涵,主要是一種抽象出來的符號意義,它主要體現在數值的記錄上,另一部分是一種抽象出來的符號運算。這種所謂的「抽象」,很接近現在的哲學意義中關於人類思辨說法,也就是說,這種「抽象」直接是人將事物觀念化以後、概念化以後,將其固定在某一個具體的意義範疇之中,而永遠無法與其範疇之外的事物產生任何物質上的聯繫或者感應等等。這就和宇宙中萬事萬物運動規律的事實、「天人合一」的內涵背離了。那麼,西方文化中的數字更接近人類的觀念再造,而非宇宙、物質、時空和生命的「天人合一」真實事實的直接表現,而更接近人類觀念製造出來的物質世界的假象。在這裡,觀念改變了人心,使得人心及人的觀念只是接觸到觀念製造出來的虛幻假象。由此,我們看到,干支的意義與內涵,遠遠超出符號文化意義的數字的內涵了,也證明了,神傳文化的意義深入到中國文化及歷史的方方面面,部分的在一定層次的內涵中揭示出歷史的整體真實現象。

總而言之,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意義,直接深入到具體的歷史記錄與推算之中,這對於歷史的內涵的認識,既是具有可操作性,又具有歷史現象的真實規律的反映。這是「天人合一」(或者半神文化)的科學性。

(待續)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