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治國之道(八):以孝治天下

濁世清蓮


【正見網2008年08月14日】

以孝治天下是中國古代聖王治國的基本思想之一。中國自來家國一體,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結構單位,家是小國,國是大家,家是國的縮影,國是家的擴展。家和則國和,家興則國興,家庭穩定則社稷穩定。所以自古教化百姓都首先從齊家開始。而齊家的方式便是遵循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人倫五常,使得家家和睦,人人親善。然後再由齊家推廣到治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道這種家庭倫理推廣到社會,便是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治國法則。然後再由治國推廣到平天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環套一環,是一個非常科學而又系統的工程。

當初,堯讓四方的首領舉薦能夠遵從天意、接替天子職位的人,首領們紛紛舉薦說:「有一個居下位的獨身男子,叫虞舜。他是樂師瞽瞍的兒子。父親頑固愚蠢,母親言語憎亂,兄弟傲慢兇狠。舜能以孝悌之道與他們和睦相處,以恭明的美德處理家政事務,心中不生任何邪念。」帝堯因其孝悌、厚道、純正,能理好家,堯便把兩個女兒嫁給舜,進一步考察他的理家法則及其德行。就是說,帝堯選繼承人,不論親疏遠近,首先以孝悌、厚道、純正為標準。

考察了舜的理家才能與品德之後,帝堯便授官位給舜,囑咐他發揚齊家的孝悌純正之德,嚴格用人倫五常之德去規範引導百姓,總理部落聯盟的一切政務。

虞舜繼位後,讓契作司徒,負責用人倫五常教化百姓,並告誡他教化百姓要寬厚。

孔子曰稱讚虞舜曰:「舜真是大孝子啊!是道德的聖人,尊貴的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享之,子孫保之。」就是說,有大孝之德,必得顯位,必得厚祿,必得大名。孔子也曾稱讚武王、周公是大孝,認為以這種大孝之德去治國平天下,「其如示諸掌」。

哀公問政。孔子曰:「其賢人存,則其政舉;其賢人亡,則其政息。故為政在人性;愛自己的父母雙親是最根本的人性;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養性;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性;思知人性,不可以不知天命。」孔子認為,人的本性,沒有比孝更大的了。齊家治國平天下,其根本在修身,而修身的根本,在於孝敬父母雙親。《詩經》上說:「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就是說,把齊家的孝悌之義推廣開去,就能治理好國家。

《大學》云:「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天子孝敬父母,其德孝加於百姓,百姓興孝,型於四海,四海興孝。家家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舉國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如此,孔夫子心嚮往之的大同盛世成矣。

漢代從高祖劉邦起就重視孝道,後來,惠帝表彰「孝悌」,呂后「舉孝授官」,文帝設置《孝經》博士。漢武帝時,明確了「以孝治天下」 的治國思想,並確立了「舉孝廉」的用人制度和解決同姓王分封制弊端的「推恩令」。以後各朝,也都注重以孝道教化百姓。因為,人能以孝事親,則能以忠事君。能以悌事兄,則能以順事長。能治理好家,則能為官治理好一方。官員都能敬老愛幼,愛民如子,百姓都能愛親敬老,忠君順長,自然上下和睦親善,國固民安矣。

為了保證君民上下孝悌忠順,和睦親善,古人在以孝教民的同時,還以刑輔德。《孝經•五刑章》說:「子曰: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在古人看來,一切的罪惡皆發源於對父母的不孝,因此要用最嚴厲的刑罰來懲處不孝的行為。這樣,就從道德與法律兩個方面保證了孝父、從兄、忠君的基本道德倫理規範的推行,從而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

古代提倡的忠孝也並非是非不分的愚忠愚孝。

據《荀子•子道》篇記載: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子從父命,孝乎?臣從君命,貞乎?」孔子曰:「昔萬乘之國有爭臣四人,則封疆不削;千乘之國有爭臣三人,則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爭臣二人,則宗廟不毀。父有爭子,不行無禮;士有爭友,不為無義。故子從父,奚子孝?臣從君,奚臣貞?審問所以從之之謂孝、之謂貞。」就是說,古代的孝道,有一個原則,就是「從義不從父」。對於父親的錯誤,一定要勸諫,勸而不聽也不能服從,因為這樣會陷父親於不義。就是說,盲目服從父親錯誤的命令並不是真正的孝子。把「從義不從父」的孝道推而廣之,對於君命中不義的成分,也不能盲目執行。《孝經•事君章》:「子曰: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對於君主的錯誤,臣子必須勸諫匡正。古代有「文死諫,武死戰」的說法,認為對於君主的重大錯誤,要敢於冒死進諫,甚或以死進諫,不分是非的從命,並不是真正的忠臣。 就是說,古代的忠孝是由孝順服從仁義之命與冒死匡惡補過兩方面構成的,這樣就保證了家族一切合義,宗廟不毀,保證了國家封疆不削,社稷不危。

而今天,中共治國,政治運動不斷。運動中不僅不提倡孝悌之義,甚至還鼓勵子女批鬥父母、妻子批鬥丈夫、朋友互相鬥爭,鼓勵子女與父母、與家庭徹底決裂,致使夫妻反目,父子成仇,家庭失和,朋友失信。活埋父母、火燒父母、打死父母、凍死、餓死父母的,時有耳聞,虐待、不贍養父母的更是司空見慣。家庭失和,國豈能不亂?家無孝子,國何來忠臣?家無諍子,國何來諍臣?曾有諍臣張志新,因為指出中共文革的錯誤,被關押入獄,用盡酷刑,受盡凌辱,判處死刑,臨赴刑場還被邪黨割了喉管;曾有學生提出反官倒、反腐敗,希望中共治好國家,被中共機槍掃,坦克壓,死傷無數;曾有法輪功修煉者給中共指出鎮壓按真善忍標準做好人的做法是錯誤的,被中共關押打殺,數千人被迫害致死,甚至被活摘器官,等等,致使今天中共貪官遍朝,卻沒有一個忠臣,佞臣遍地,卻沒有一個諍臣。國無諍臣,豈能不危不亡?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