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唐高祖李淵寬仁容眾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9年03月07日】

【原文】

上(1)待裴寂(2)特厚,群臣無與為比,賞賜服玩(3),不可勝紀(4);命尚書奉御(5)日以御膳賜寂,視朝必引與同坐,入閣則延之臥內;言無不從,稱為裴監而不名。委蕭?(6)以庶政,事無大小,無不關掌。?亦孜孜(7)盡力,繩違舉過(8),人皆憚(9)之,毀(10)之者眾,終不自理。上嘗有敕(11)而內史不時宣行,上責其遲,?對曰:「大業之世,內史宣敕,或前後相違,有司(12)不知所從,其易在前,其難在後;臣在省日久,備見其事。今王業經始,事系安危,遠方有疑,恐失機會,故臣每受一敕必勘審,使與前敕不違,始敢宣行;稽緩之愆(13),實由於此。」上曰:「卿用心如是,吾復何憂!」

上每視事,自稱名,引貴臣同榻而坐。劉文靜諫曰:「昔王導有言:「若太陽俯同萬物,使群生何以仰照!」今貴賤失位,非常久之道。」上曰:「昔漢光武(14)與嚴子陵(15)共寢,子陵加足於帝腹。今諸公皆名德舊齒(16),平生親友,宿昔之歡,何可忘也。公勿以為嫌!」

(出自《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五唐紀一》)

【注釋】

(1) 上:指唐高祖,即李淵。他出身貴族,7歲時世襲唐國公爵位,隋末在晉陽起兵,攻占長安,立隋代王楊侑為帝,自己掌握實權。618年廢楊侑,自立為帝,建立唐朝。
(2) 裴寂:隋朝人,父親早亡,由兄長將他養大,曾擔任宮中衛士及晉陽宮副監。
(3) 服玩:服裝與珍貴玩物。
(4) 不可勝紀:無法記載。
(5) 尚書奉御:在皇宮負責膳食的管理者。
(6) 蕭?:為南朝後梁明帝之子,隋亡後梁之後,專心於經術之研究。唐高祖建國後,受封為宋國公。
(7) 孜孜(音姿):努力不懈。
(8) 繩違舉過:糾正違失,舉發過錯。
(9) 憚:懼怕。
(10) 毀:詆毀。
(11) 敕(音赤) :帝王的詔令。
(12) 有司:有關的負責部門。
(13) 稽緩之愆(音遷):遲未宣布的過失。愆,指耽擱或過失。
(14) 漢光武:漢光武帝,劉秀,東漢王朝的建立者。
(15) 嚴子陵:即嚴光,字子陵,餘姚人,少有高名,與劉秀是同學。劉秀非常賞識他,即位皇帝後多次請他做官,都被他拒絕。嚴子陵卻一生不仕,隱於浙江。
(16) 名德舊齒:德高望重的舊同僚。

【語譯參考】

唐高祖對待裴寂特別優厚,群臣無人可以與他相比,賞賜裴寂的服裝與珍貴玩物多到無法記載;命令皇宮膳食管理者每天將皇上食用的御膳,相同的一份賜給裴寂。上朝時,一定讓裴寂坐在他旁邊,回到寢宮,一定邀請裴寂到內室。對裴寂的建議,從來沒有拒絕過,不稱呼裴寂的名字而叫他的舊官名裴監。唐高祖將各種行政事務交付給蕭?,不分事務大小,全由蕭?處理。蕭?也謹慎盡力糾正違失,舉發過錯。人人都懼怕他,詆毀他的人很多,但他始終不為自己辯解。高祖曾下令而內史卻未及時宣布,高祖因而責備內史延誤時間,蕭?回答:「隋煬帝大業年間,內史宣布皇上所下命令,有時前後相反,負責部門無所適從,只好將容易執行的命令放在前面先處理,難的放在後面再處理。我在隋朝內史省待的時間很長,看到太多這類事情。而今皇上的大業剛要開創,事情關係到社稷安危,遠方的人如果產生懷疑,恐怕就會失去機會,所以,我每接到一個命令,一定詳加調查審核,確定與之前所發布的命令不會互相予盾後,才敢宣布。皇上所責備的命令遲未宣布的過失,原因在此。」高祖說:「你如此用心辦事,我還有什麼好憂慮的!」

唐高祖每次上朝,都自稱名字,還請高階官員與他同坐在一條榻上。劉文靜勸諫說:「過去王導曾說過,『假如太陽與地上萬物一樣,那麼一切生物又怎麼仰賴它的照耀呢?』現在尊貴的皇上與卑賤的臣屬竟無分別,這不是國家長久之道。」高祖回答說:「過去漢光武帝與嚴子陵同睡一床,嚴子陵把腳伸到漢光武帝肚子上。而今各位大臣都是德高望重的舊同僚,生平的好友,過去的歡聚之情,怎能忘懷。此事您不必在意!」

【研析】

隋末大亂,各地反隋勢力紛紛起兵,群雄並起,坐鎮太原的李淵,乘機發展勢力,617年擔任太原留守時,他與晉陽副監裴寂、晉陽令劉文靜一起起兵反隋,攻占長安。618年李淵自立為帝,建立唐朝,年號武德。李淵是唐朝開國君主,雖然在位期間(618至626年)並不長,但基本上他是一位賢明的皇帝。李淵在隋朝制度的基礎上,進行適當的調整,制定均田令、租庸調法,並頒布武德律,推行府兵制,發行開元通寶錢幣,確立唐朝前期制度。

本則故事提到唐高祖對待裴寂優厚之程度,無人能比,上朝時,也都自稱名字,請重要臣子與他同坐在一條榻上,由上述的言行,可察覺高祖是一位重情義的人,對於昔日一起打拚的同僚,在稱帝後,仍然謙虛以對,維持與以往相同的態度對待。即便遭致劉文靜的批評,高祖以漢光武帝為例,說明不能忘懷與舊同僚的歡情,而要劉文靜不必有所疑慮。

此外,故事中還提到高祖與蕭?就未及時宣布皇上命令一事進行討論的對話,蕭?除了仔細調查審核每道命令,使得前後發布之命令不致於發生矛盾,甚至考慮到建立皇上的威信以及維護國家安全的層面,用心謹慎以及深謀遠慮的做事態度,贏得了高祖的尊重。

【延伸思考】

1、唐高祖對待舊同僚的方式,與劉文靜所提的意見迥然不同,你比較認同誰的觀點,為甚麼?
2、蕭?對於本職工作認真及敬業的態度,令人敬佩。他的做事態度,對你有何啟示?並請分享你的做事原則與理念。

【參考書目】

1、文白對照全譯《資治通鑑》(修訂本)(第4冊) 建宏出版社
2、《柏楊版資治通鑑》(第22 冊) 遠流出版公司
3、《圖說中國歷史 》京中玉國際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