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9年11月24日】
你曾問人為甚麼要重德?談點我的看法:
宇宙是分層次的,層次越高越微觀,越微觀的粒子能量越大(在中學的化學課學過相關的知識,但只是分析其一點而不是整個一個面,一個境界)。那一層次的人(我們看就是神)他的能力也就越大。當然那一境界要美好得多,美好不僅僅是外在的環境,關鍵是人的心靈,是純正的,真誠的,包容的……這又不是我們一般人所理喻的那種狀態,不是強為,是一種自然的存在。當我們純淨了自己的心態,摒除了一些紅塵中的慾望和執著的時候,當我們友善地關愛別人的時候,……那我們的行為是高尚的,道德是完美的,那麼你勢必接近了那美好的境界,符合了那一層微觀粒子的標準,相應的也就具有了那一境界的智慧(不是人的聰明)和能力,因為你和那一境界有了溝通。
我曾看過一本米開朗基羅的小傳,印象裡他是一個極其孤獨的人,很少與人交往,只專注於他的藝術,沒有過多的人間享受的追求。後來我懂得了,他一點都不孤獨,只是他已經摒棄了世人的慾望、追求和執著,他的心如此純淨,如此的高貴,以致很少有人能懂得他。他生活在他自己的歡愉裡,那是另一種境界。他高貴的心靈(不是人所能感觸到的)使他能感知到,甚至看到那更高境界的狀態。那是神的狀態和心靈。他才能創作出那無與倫比的美。高貴的神態,只能在神中出現,那是純潔的顯現,無人能創作出來,然而米開朗基羅可以表現,因為他的心境達到了,他的目力所及,不只是世間的人生百態。但他所感知的又常常不為人所理解,他只能與藝術對話,以藝術表現給人。他內心的崇高,如水的平靜與清純……以無可比象的藝術形式獻給人類。
米開朗基羅曾說:“欲創造完美之物,須具純潔之心靈,與神之獻身精神。”正是因為心中的純淨,他的作品才充滿了永恆與神的光輝。
他還說:“我們與生俱來的神性使靈感與雙手融為一體,去塑造一張臉孔,用藝術的自由力量,將脆弱的肉身化為堅固的石像,賦予它生命的靈動。藝術家所能做的,只是用一雙手剔去石料的冗餘,展現蘊含其中的美。”
米開朗基羅的學生和密友瓦沙利盛讚他:是神賦予這位藝術家道德的內涵和詩質的才華,使米開朗基羅在生活、創作各方面都受到眾人的讚賞和追隨。
(你可以參看大衛和他25歲時雕刻的聖母像。一切盡在不言中,可望而不可及的藝術!)
又如:十幾年前在大陸曾測試過不少兒童的特異功能,很多孩子可以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事物,如人的前世,透視人體……為甚麼孩子有這個本事,而很少發生在成人身上?因為孩子單純,幾乎沒有成人的觀念、慾望和執著……在我們看來就是德行高。記得曾有一位學者說:兒童是成人之父。不假。
過去學什麼手藝,師傅先教你重德,否則學不到高超的本事。憑著刻苦努力,能有一定成就,但不會太出才。
當然不是人人都是天才,但德行越高手藝越強,甚至可以創造出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