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東進將讓敦煌綠洲徹底消失 成第二個樓蘭

【正見新聞網2009年11月30日】

人類活動加劇了自然環境的惡化。樓蘭已經消失在茫茫羅布泊,樓蘭之東即為今日聖地敦煌,它還能在庫姆塔格沙漠的包圍下存在多久?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會不會完全消失在沙海中?

時代周報1130報導,從敦煌綠洲的屏障南泉和西湖濕地、尋找敦煌綠洲的水、保護莫高窟、庫姆塔格沙漠的擴大等方面入手,對敦煌生態展開了實地調查。庫姆塔格沙漠只是中國第六大沙漠,但它每年34的東進速度也足以讓敦煌綠洲徹底消失,變作第二個樓蘭。
 
敦煌市面積3.12萬平方公裡,只有4.5%屬於綠洲,其他均為戈壁和沙漠。而今,綠洲繼續縮小,沙漠戈壁面積不斷增大。2009年敦煌乾旱加劇,11月前的降水量只有5毫米(往年平均近40毫米),濕地的水在51日前後就蒸發殆盡,枯水期比往年提前一個半月。同樣,怪異的天氣也導致敦煌農民減收。
 
敦煌擁有4塊濕地,其中西湖和南泉濕地面積最大,位置也處在庫姆塔格沙漠東進的最前沿,是阻止沙漠東進的唯一屏障。不論是從衛星圖像還是實地調查,都能清楚看到庫姆塔格沙漠的主幹已從敦煌綠洲東邊和南邊對綠洲形成包圍之勢,只待這兩塊濕地乾涸後,迅速將整個綠洲吞噬。而它的一部分末梢早就深入到敦煌深處,鳴沙山群即是其中一部分。
消失的屏障
玉門關位於敦煌市西北,是西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南泉濕地的分隔處。春風不度玉門關,即使在水草豐美的古代,春風也難以逾越玉門關以西無盡的庫姆塔格沙漠和塔克拉瑪干沙海,今天的玉門關周圍早已成了一片戈壁灘。 
同樣屬於國家級保護文物的河倉城在玉門關往北三四公裡處,面積達70萬畝的南泉濕地保護區從這裡開始往東北蜿蜒而上。河倉城是古代的儲糧倉,目前只剩幾堵屹立的土牆。
 
人為禍患
 
半個世紀前,敦煌還有天然林219萬畝,濕地375萬畝,現在僅存天然林130萬畝,濕地120萬畝,僅西湖的胡楊林由48萬畝縮減至8萬畝。
 
西湖濕地的退化能在一定程度上證明整個河西走廊水位的下降。在相隔不遠的農區,水位每年下降30厘米左右。西湖濕地的植被經歷了兩次大規模的退化和死亡。一次是上世紀70年代,由於60年代在瓜洲修建了雙塔水庫、70年代在敦煌修建了黨河水庫,地表水不再到達西湖,另外敦煌也大力開發農業,僅1975年到1978年間地下水位就下降了1.08;另外一次是在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由於開荒抽取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植被大面積退化。
 
1960年月牙泉水域面積22.3畝,最大水深7.52008年水域面積7.8畝,平均水深0.8。其實在上世紀90年代,月牙泉就面臨乾涸的危險,如果沒有人工輸水或人工深挖,月牙泉已經消失,除月牙泉外,敦煌綠洲原有的1萬餘畝鹹水湖和1000余畝淡水湖80%已經乾涸。
 
這塊綠洲還能堅持多久?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會不會完全消失在沙海中?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