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首次拍到兩顆小行星正面碰撞殘骸

【正見新聞網2010年02月04日】

據美國宇航局官網2月3日報導,美國宇航局“哈勃”太空望遠鏡近日在小行星帶中觀測到一個神秘的X形狀太空殘骸,而且這個殘骸還拖著長長的塵埃狀尾巴。天文學家認為,這一現象表明該區域剛剛發生過一起兩顆小行星正面碰撞事件。儘管天文學家長期以來一直認為小行星帶中經常發生這種相互碰撞事件,但是此前從未觀測到過真正的小行星正面碰撞並破碎的場景。

這一神秘的X形狀天體被命名為“P/2010 A2”,最早由林肯近地小行星研究小組巡天計劃於1月6日發現。最初,天文學家曾經認為它可能是一顆所謂的“主帶彗星”,主帶彗星是一種在小行星帶中公轉運動的罕見彗星。但是,隨後“哈勃”太空望遠鏡分別於1月25日和29日又拍下了一系列新圖片。新圖片顯示,在神秘天體的內核附近存在一種複雜的X形狀細絲結構。

本次發現的首席研究員、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科學家大衛-傑維特介紹說,“這一結構與普通彗星平滑的塵埃包層完全不同,這些細絲由塵埃和砂礫組成。我們推測,這些塵埃和砂礫可能最近才被拋出天體的內核。其中一些塵埃和砂礫被陽光的輻射壓力所席捲,從而形成了整齊的塵埃條紋。在這些細絲之中,則是一些一起運動的塵埃團,它們可能是來自一些尚未被發現的微型天體。”

“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P/2010 A2”主內核位於其塵埃光環的外側。此前從來沒有在類似彗星的天體中發現這種奇特的現象。據估計,“P/2010 A2”主內核直徑大約為460英尺(約合140米)。

普通的彗星一般都是從遙遠的柯伊伯帶和奧爾特雲跌入到太陽系的內層區域的。隨著彗星越來越接近太陽,它們也不斷被加熱升溫。於是,彗星表面的冰層被蒸發,固體彗核會噴射出大量的物質。但是,“P/2010 A2”的來源顯出明顯的不同。它是在小行星帶溫暖的內層區域運轉,它身邊的最近鄰居都一些乾燥的岩質天體,很少有易揮發性物質。

這一現象表明,這個複雜的殘骸尾跡極有可能是兩個天體相互碰撞的結果,而不是由一個母體的冰質融化所形成的。傑維特認為,“如果這種解釋是正確的,那麼近期就可能發生過兩個此前未知的小型天體碰撞事件,從而形成了大量的殘骸碎片。這些殘骸碎片受到太陽光線的壓力,於是就在碰撞地點形成了一條長長的尾巴。”

小行星碰撞的能量是巨大的,它們的平均碰撞速度大約為每小時11000英裡(約合每小時17703公裡),這比來復槍子彈要快5倍。“P/2010 A2”可能就是這種所謂的超高速碰撞中倖存下來的殘留物。

傑維特認為,“‘P/2010 A2’的細絲狀外觀也與“哈勃”此前所觀測到的普通彗星外觀有明顯的不同,這進一步證明了它是一種完全不同的過程所形成的產物。”地基望遠鏡所觀測的光譜中也沒有發現氣體存在的跡象,這也與碰撞說相吻合。

在小行星帶中,存在著大量遠古碰撞的證據,這些碰撞將一些遠古天體粉碎成無數的碎片。“P/2010 A2”的軌道與花神星小行星家族成員的軌道非常吻合。花神星小行星家族成員都是在大約1億年前的一次碰撞中所分裂形成的大量碎片,其中一個碎片於6500 萬年前撞擊地球,造成了地球物種大滅絕事件,恐龍就是在該事件中消失的。但是,這種小行星之間的正面碰撞事件直到現在才被正式觀測到。

在“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之時,“P/2010 A2”大約距離太陽1.8億英裡(約合2.9億公裡),距離地球大約9000萬英裡(約合1.45億公裡)。“哈勃”是利用新安裝的廣角相機三號進行拍攝的。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