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新聞網2010年02月19日】
據國內媒體2月19日報導, 德國海洋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主任彼德多·馬丁內斯2月18日說,在過去10年內,科學家在深達幾千米的多處深海海域發現了大量新物種,這些海域幾十年前曾被認為是不適合生命生存的“水下荒漠”。據科學家測算,世界各大洋內總共生活著約1000萬種不同物種。
綜合德國媒體報導,馬丁內斯等幾名科學家當天在法蘭克福舉行的一個研討會上介紹了“國際海洋生物普查計劃”取得的成果。這項始於2000年的計劃由美國斯隆基金會發起,聯合了包括中國在內的70餘個國家眾多頂尖的海洋生物學家,利用先進技術,在全球範圍內進行有關海洋生物多樣性、分布和豐富程度的調查研究,以了解海洋生命的過去和現在,並預測其未來的發展趨勢。普查將於今年年底結束並正式公布結果。
據馬丁內斯等人介紹,藉助能承受深海高壓的機器人和先進的測量工具,科學家已能勘察深海的人類禁區,他們打撈上來的生物幾乎90%都是新物種,其中很多相當怪異,如在中大西洋海嶺發現的“小飛象章魚”,它因身體末端的鰭狀突起類似迪士尼動畫片《小飛象》中小飛象的大耳朵而得名。在墨西哥灣深處,生活著一種以鯨骨為食的食骨蠕蟲。在馬達加斯加海域,科學家還發現了一種4公斤重的龍蝦。
科學家還在深海中發現了諸如“深海煙囪”這樣非常特殊的生存環境。在那裡,有些極特殊的菌種與數米長的海生軟體蠕蟲共生。
與會科學家還認為,魚類可能是海洋生物中種類最少的“少數民族”。德國基爾大學萊布尼茨海洋科學研究所的賴納·弗勒澤說,魚類估計共有約4萬種,其中約3萬種已被發現。目前,科學家每年發現大約200種至400種新魚類,它們主要生活在深海和熱帶。
當天的研討會上還播放了與深海普查科學家一道工作的攝像師拍攝的深海稀有物種紀錄片《我們的海洋》。該紀錄片將於本月25日起在德國公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