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專家警告:"毒塑料"之危害更甚於地溝油

【正見新聞網2010年04月28日】

據半島晨報4月29日報導,國家環保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特聘專家表示。“目前廢舊塑料回收行業很多環節都處於監管空白,很多加工塑料顆粒的企業本身就不合法,再指望這些原料被合法應用顯然不現實。目前市場上的塑料顆粒應用很廣泛,其中許多被加工成常見的超薄塑膠袋。還有一些生產塑料餐盒、一次性塑料水杯、玩具、水盆等塑料製品的違規企業,使用的原料都是‘毒’塑料顆粒。”

塑料垃圾多變身超薄塑膠袋

此前,曾對“毒”塑料顆粒的應用進行過深入調查,還到過營口等地暗訪,發現超薄塑膠袋的加工原料即為一些小作坊加工出來的黑灰色塑料顆粒,之後再添入不同母色料,就會造出藍、白、黑、紅等不同顏色的一次性塑膠袋,“市場上用的都是這種袋子。”

專家說:“按國家有關規定,廢舊塑料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但技術上有嚴格要求。此前,我也曾做過調查分析,目前市場上用於食品包裝的塑料製品,其中一些在原料來源就存在問題,有些是不符合食品包裝要求的廢料、再生料等。”

再生塑料不能用於食品包裝

專家表示,對回收塑料的產品應用範圍,國家也有明確規定,不能直接用來做接觸食品類的物品,只能做垃圾袋、椅子一類的產品,所有的廢塑料都不能做食品包裝用材料。因為用來做食品包裝的塑料有著嚴格的標準,必須是無毒的,一般由聚乙烯、聚丙烯和密胺等原料製成,這些原料在加工時無須加入化工助劑,成分比較穩定單一,因此即便用來盛高溫的食品或者水也不會產生有害的反應。好的塑料原料材質源自專門的石化廠,符合衛生要求。

即便如此,也還要根據食品級和工業級來選擇不同的原材料,工業級的原材料不可以用在食品級的產品製作中。至於那些骯髒的廢塑料製品,有的還可以看到塑料中熔解的雜質,更不能用來製造食品級的塑料製品。但在實際操控中,一些生產經營者明知是垃圾塑料原料,卻對外銷售,不做任何標識說明。不僅是生產原料令人擔憂,一些工廠的生產環境也很不衛生。 

專家表示:“廢塑料中含有大量腐敗變質成分、細菌以及有害化學藥劑等。一些人以為這些塑料製品在製作過程中經過了高溫熔化,高溫有消毒殺菌的作用,但事實上這是認識上的誤區。”

“毒塑料”危害比地溝油還厲害

專家說,“高溫只對一般的大腸桿菌等起作用。有些細菌、病毒是高溫殺不死的,而且製作這些塑料製品的一般都是地下加工廠或是小作坊,衛生條件極差,混合在一起極易造成二次污染。另外,廢塑料裡常含有包括硬脂酸鉛在內的重金屬,這些有害物質進入食品包裝材料,再隨食品或飲料進入人體,日積月累,也會造成相當程度的危害。”

同時,由於加工水平粗糙,多數塑料顆粒生產廠家沒有能力對聚乙烯和有毒的聚氯乙烯做仔細區分,而這樣混在一起生產的顆粒無疑是有毒性的,由它再製成的各種塑料製品也就成了“毒物”。

此外,“廢塑料純度低,在生產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苯乙烯物質,危害人體健康,嚴重的還可能影響女性生育能力、引發癌症。”董金獅表示,由於廢塑料加工生產的食品包裝袋有害物質含量高,與食品接觸時間長,長期使用再生塑料製成的塑膠袋包裝食品,容易導致慢性食物中毒和中樞神經方面的疾病,董金獅認為“長期使用再生塑料製成的塑膠袋包裝食品對人體的危害遠高於‘地溝油’”。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