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植物在說話呢

【正見新聞網2010年06月29日】

乾涸時的植物會發出聲音。

據大陸媒體6月30日報導,“咚咚咚”的鼓點響起,就像手掌擊打在獸皮製成的小鼓上,聲音渾濁而低沉。若是配上“烏拉烏拉”的歌謠,就如同置身於非洲原始部落的篝火晚會,這是植物乾涸時發出的聲音。生物聲學家伯尼·克勞斯(Bernie Krause)用一種特殊的儀器,從一截乾癟的樹幹上收集到這樣的聲音。儀器具有和這種聲音高傳播頻率相似的頻率(47kHz),因此可以錄製下來普通人無法聽到的聲音。克勞斯將這段頻率放慢到1/7,製作出這段音頻。

原來,樹木的木質部和韌皮部的細胞充滿了空氣,這些空氣對植物的新陳代謝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們可以產生滲壓,這樣樹木才能源源不斷地通過根部吸收水分。

當樹木體內的水分不夠時,這些細胞開始“說話”甚至“唱歌”。它們發出一種雜音,這種雜音單單靠人耳是無法聽到的,但昆蟲可以聽到。昆蟲一旦聽到這種細胞發出的聲音,就會像注射了興奮劑一樣,興沖沖地趕過來。因為它們中的一些需要吸汁,鳥兒也會被吸引過來。

“這是微生態環境獨有的平衡。”克勞斯解釋說。

事實上,早在20世紀70年代,一名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就發現了這個現象。他當時無法解釋植物為何能發出表達自己意願的特殊聲音。而這種微小的聲音,一度讓伐木場的工人以為是神靈在譴責他們濫砍樹木。

幾年後,一個叫做米切爾的英國科學家做了一個小實驗。他把微型話筒放在植物莖部,傾聽是否發出聲音。經過長期監聽,他並沒有找到證據來說植物確實存在語言。不過,米切爾堅持認為,遇到特殊情況,植物會和人一樣,發出不同的聲音。

植物生長的電信號一度被認為是它的語言。1980年,美國科學家金斯勒和他的同事,在一個乾旱的峽谷裡安裝上遙感裝置,用於監聽植物生長時是否發出聲音。結果,他們發現,當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將養分轉換成生長原料時,就會發出一種信號。由於科技水平的限制,他們並未知道這種信號是否能用聲音的方式表達出來。

“就像電報的密碼,只要翻譯出這些信號,我們就能了解植物的生存狀況。”金斯勒在日記裡寫道。

金斯勒的研究成果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超越。直到2002年,英國科學家羅德和日本科學家岩尾憲三合作,設計出別具一格的“植物活性翻譯機”。這部機器由放大器、合成器和錄音器組成。

通過翻譯機,人們聽到了一些奇怪的聲音。如果植物在黑暗中突然受到強光的照射,它能發出類似“哎呀”之類的驚訝的聲音。而當變天颳風,它們就會輕輕地呻吟,聲音低沉而混亂,似乎正在忍受某種痛苦。

有的熱帶植物還能唱出美妙的歌曲,就像希臘神話裡唱腔妖嬈的海妖;有的卻像是久病的老婦人,發出長長的喘息聲。而原來一些叫聲難聽的植物,只要獲得適宜的陽光,或者接受充足的水分後,聲音就會變得優雅婉轉。

這一發現被後來的植物學家用於對植物健康狀況進行診斷。他們還試圖用“植物活性翻譯機”測試植物對環境污染的反應。不過,科學界一直對“植物語言”的存在莫衷一是。很多科學家甚至拒絕承認植物的這一特性。

儘管如此,還是有很多人相信,植物世界裡存在著某種語言或聲音系統。這種特有的波段一直在維繫著它們的生存。不過,當伐木工人們穿上厚厚的防護服,背上大大的電鋸,植物們只有一種選擇——忍受並且接受。

“植物也是會罵街的。”克勞斯提醒人們。他深信,那些植物正在用盡最後的力氣,將抗議大聲地吶喊出來,通過乾癟的年輪、枯萎的樹葉,以及時刻準備倒下的軀幹。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