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稱銀河系漩渦形狀源於宇宙星系碰撞

【正見新聞網2011年09月18日】

銀河系是一個擁有多條旋臂的漩渦狀星系。這樣的漩渦形狀是如何形成的?

人馬座矮橢球星系1994年才被發現,是離我們所在的銀河系最近而且較小的“衛星星系”。科學家推測,正是這個距離銀河系7萬光年的星系與銀河系兩次相撞,改變了銀河系的形狀。然而,長期以來科學界沒能準確重建這兩次宇宙“交通事故”的過程。

美國匹茲堡大學天文學家克裡斯·珀塞爾領導的研究小組,使用對人馬座矮橢球星系質量的最新測算結果,其中包括對暗物質質量的估計,最近較為精確地模擬了這兩個星系的碰撞過程。

在他們的計算機模型中,銀河系起初是一個扁平的圓盤,中心有一個由恆星和氣體形成的棒狀結構。模擬顯示,在大約19億年前發生的第一次碰撞中,原本圍繞銀河系棒狀中心以圓形軌道運行的許多恆星的軌道變成了橢圓形,導致恆星和氣體聚集起來形成漩渦形狀。而約9億年前的第二次碰撞,使銀河系進一步變成現在的樣子。

研究小組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上報告說,這兩次宇宙“交通事故”很可能還創造了圍繞銀河系的一些環狀結構,例如麒麟座環。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