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觀啞鈴星雲 未來太陽「死亡」真實寫照

【正見新聞網2011年12月29日】

啞鈴星雲是“行星狀星雲”,它是類似太陽的恆星內核聚變反應燃燒之後的殘骸

美國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遠鏡拍攝的啞鈴星雲,該星雲噴射大量的紅外放射線,該“行星狀星雲”被死亡恆星內核照亮。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近日,天體攝影學家比爾-斯奈德(Bill Snyder)拍攝到壯觀的啞鈴星雲,這個恆星殘骸星雲向我們展示了太陽系最終毀滅之時的情景。
 
斯奈德稱,圖像中所有膨脹氣體和灰塵都源自恆星,當一顆類似太陽的恆星死亡時,它將“蓬鬆”其外部氣體層,所形成的巨大星雲被這顆死亡恆星照亮。在大約50億年之後,我們的太陽將形成類似的星雲結構。

啞鈴星雲距離地球大約1360光年,人們很容易通過雙筒望遠鏡和業餘望遠鏡進行觀測。據悉,啞鈴星雲的發現是一個偶然,1764年,天文學家查爾斯-梅西爾(Charles Messier)編輯了一個不與彗星相混淆的漫射天體目錄,在該目錄中第27個天體是M27,或者是啞鈴星雲,在可見光線中其啞鈴狀外形結構是行星狀星雲,當我們的太陽內核停止核聚變就會產生該類型星雲。

M27星雲的光線抵達地球需要1360年,測量M27星雲的膨脹物質,可評估這些“外殼噴射物”出現於3000-48000年前,此外還加上M27星雲光線抵達地球需要1360年時間。理解M27星雲的物理性質已超過了18世紀科學水平,之所以將它命名為“行星狀星雲”是因為它類似於像木星的巨型氣態行星。

甚至到現今,類似於M27星雲的雙極行星狀星雲仍保持著神秘色彩,其中包括:爆炸該恆星氣態外層從而殘留一顆白矮星的力量。

這些氣體外層被這顆死亡恆星的高溫核心——白矮星所加熱,並在紅外和可見光波段閃耀。啞鈴星雲的直徑大約4.5光年,遠超過太陽和最鄰近恆星之間的距離。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