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發現火星隕石坑顯示「古水庫」痕跡

【正見新聞網2012年06月12日】

據大陸媒體6月12日報導,火星上的緊挨著的兩個隕石坑顯示,這顆紅色星球在它的歷史中經歷了嚴重的氣候變化。其中一個隕石坑留有沉積物的黑色痕跡。科學家認為,這些沉積物先是和一個古老地下“水庫”的水融為一體,然後受到咆哮的火星風的侵蝕。

歐洲航天局“火星快車”號探測器的這一發現使科學家意識到火星曾是一顆十分活躍的星球,和我們現在看到的毫無生機的面貌存在很大不同。這種古老的“氣候變化”使火星從一顆可能適合生命生存的潮濕星球變成一顆布滿灰塵的風蝕星球。我們今天看到的火星面貌或許是由這顆行星旋轉的軸線發生變化造成的。科學家認為,類似力量影響了地球冰河時代的循環周期。

2011年6月19日,火星快車號探測器用高解析度立體相機瞄準火星的阿拉比亞陸地平原地區,拍下了丹尼爾森和考洛喬隕石坑的照片。丹尼爾森隕石坑以已故的喬治-E-丹尼爾森命名,走私有40英裡(約合64公裡)。他對應用於火星的許多太空飛行器相機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考洛喬隕石坑位於照片中心位置,較小,直徑約20英裡(約合32公裡)。

和阿拉比亞陸地平原地區的許多隕石坑一樣,丹尼爾森隕石坑充滿層狀沉積物。在這種情況下,這些沉積物隨著時間推移遭到嚴重侵蝕。這個隕石坑內以被稱為風蝕土脊的層狀孤峰為主。風蝕土脊是一些流線型小山,是基岩或風中攜帶的粗糙灰塵和沙粒混合而成的固結或半固結物質經風蝕形成的。地球上的沙漠地區也有這種地形,而在北非、中亞和美國亞利桑那州尤為明顯。

就丹尼爾森隕石坑來說,科學家認為沉積物先是受到地下深處一個古老地下“水庫”的水的浸泡,然後受到風的侵蝕。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