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新聞網2012年08月03日】
走在路上看見一張熟悉的面孔,是否會改變我們的思考方式?上班途中發現有新的事物,是否會影響我們記住了什麼?《科學》(Science)近期發表了一份研究,紐約大學的研究者發現,回憶起舊的東西或發現新的事物,會影響你接下來對信息的處理方式。
最新研究表明,記憶系統能基於新近發生的事情而建立信息處理的傾向性——偏向形成新的記憶,或者偏向回憶起過去的記憶。舉個例子,當你第一次走進某家餐館時,你的記憶系統可以記憶這個新環境的細節,也可以讓你回憶起之前和朋友一起吃過飯的相似的餐館。該研究發現,就在你走進餐館之前的行為,決定了哪個過程更容易發生。
過去研究揭示了,編碼新記憶和回想舊記憶都依賴於同一個大腦區域,即海馬體。然而,計算模型表明,這兩個過程是在兩個完全不相容的神經網絡過程下發生的。也就是說,我們要弄明白的是,大腦是如何做到在同一個區域內完成兩個互相矛盾的過程的。
矛盾的核心在於編碼(形成新的記憶),以及記憶檢索(回想過去),這兩種信息處理方式之間的不同。具體說來,編碼依賴於模組分離(pattern separation),一個降低記憶重合度、讓類似的事件區分開來的過程;而檢索依賴於模組完成(pattern completion),通過重新激活相關的記憶痕跡來增加記憶重合度的過程。
考慮到這一點,研究人員想到了一個可能的合理解釋——海馬體能根據當前的環境情況,有選擇地偏向到任意一種模式。
為了驗證這個想法,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實驗,參與者在編碼新事物和檢索舊回憶間做快速切換。研究人員猜測,處理新事物會使記憶系統傾向於“模組分離”,而回憶舊事物將激活“模組完成”。
研究人員向參與實驗者展示的對像分為三類:新事物(即第一次展示給參與看的圖像,如一個蘋果或一張面孔)、新事物的重複,以及相似事物,也就是與之前展示給看的事物相似但不盡相同的事物(例如與之前看到的形狀略有不同的蘋果)。參與者被要求辨別哪個是新的(第一次展示的),哪個是舊的(與之前展示的完全相同的),或者是相似的(後來展示的,但與第一次的圖像有區別)。相似的事物是這次研究的重點,因為它同時包含了一點舊的信息和一點新的信息。這樣,參與者或者會注意到新的細節,或者將其誤認為是之前的舊事物。
研究者發現,參與者能否注意到新細節並將之準確標記為“相似”的事物,取決於上一個事物是什麼。具體說來,如果參與者在剛才的試驗裡遇到了一個新的事物,那麼他們就更容易將相似的事物標記為“相似”,而不會把它錯認為是舊事物。
相應地,在另一項對比實驗中,研究人員證明,同樣的方式也可以影響新記憶的形成。研究者測試了參與者如何在類似記憶間形成關聯,並發現參與者在剛剛回憶起一個不相關的舊事物後(而不是注意到一件新的事物),更容易形成這種關聯。這表明大腦在處理舊事物後,更可能回憶起相關的記憶,並將其與當前正在進行的過程聯繫起來。
該研究的通訊作者、紐約大學心理學副教授莉拉?迪維奇(Lila Davachi)表示,我們都有過走在路上,突然看到一個意想不到的熟悉面孔這樣的經歷,已開展有許多研究來考察人們是如何識別這樣的意外事件的。然而,以前未曾發現的是,只要一看到這張面孔,就會對你的接下來的思想狀態產生強大的影響,比如你可以注意到街邊剛開的咖啡館,沿道花壇裡新開的花朵。
該論文的第一作者、紐約大學的凱薩琳?鄧肯(Katherine Duncan)博士補充說,我們周圍熟悉的人、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事物,這些都可能成為記憶的暗示。這就是為甚麼同一個建築有時候能引發懷舊情緒,而另外的時候則會讓人視而不見。研究表明,其中一個因素或許是你最近曾回憶了其他的,甚至是完全不相關的事物,或者是你最近形成了新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