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甫:中華傳統武術的傳承與發展

【正見新聞網2019年09月15日】

華夏兒女,天賦靈秀,神傳慧根,尊道重德。從道德而產生文明和文化、藝術以及諸多學問技能等等。華夏兒女以文章武藝立德修身,或入世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或勵志修煉以提高生命層次返本歸真,解脫生命蒙受的痛苦以救度眾生。然而意圖進取必先自強、強身。首選就是習武。可曾憶起兒時,雖三尺童蒙,卻不乏凌雲之志,雖身遭困厄,卻想解救他人。童年雖苦卻伴我等有如詩如畫的夢想和除惡揚善的志向;然而,只有學成武藝才可以圖進取,遂心志,止惡揚善。我輩凡投身習武者,必終身不捨,即使如此也難以企及中華武術之博大精深。

若此,尋師苦學再經研究實踐,始知中華武術同我五千文明一起產生髮展歷經興衰而至今日。

上古炎帝神農氏之時,嘗百草知入經脈,入五行以調五臟,取五味而治百毒;其德不僅救疾養生延命,亦已為武術之內煉益氣通經脈強筋骨而相輔相成。至於黃帝創干戈成武藝,戰蚩尤以止惡,修大道以揚善,奠定了後世華夏的道德文明。

自黃老以降,諸子並起,無不從道學中悟出枝葉之法:兵法曰:道為兵家五事之首,又有勝『萬人敵』以及『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智慧,可謂武功之至要。莊子說劍以尚天子劍而諸侯次之再次為庶人之劍;其義為尚智而不尚征,尚征而不尚鬥。即使一對一的戰鬥亦求不傷而「全卒為上」。溯於黃帝求道廣成子,始知大道為養生之首,修德即為人之道;凡知識學問藝術與技能,無不貫穿於道德之中,武藝尤其蘊於武德之中,德藝共存。僅舉幾例以證之:

《孟子 .離婁下》載:逢蒙學射於羿,盡羿之道,思天下惟羿為愈己,於是殺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說明了羿教了一個無德不義的小人學會了武藝是在傷害自己。此文接著又舉了子濯孺子的例子:鄭國派子濯孺子攻衛國,衛派庾公之斯追擊他。子濯孺子說:『今天我的病發作了,不能挽弓,我必死無疑了。』他問駕車人:『追我的人是誰?』駕車人說:『是庾公之斯。』子濯孺子說:『我能活了!』駕車人說:『庾公之斯是衛國善於射箭的人;您卻說「我能活了」,為甚麼這樣說呢?』子濯孺子說:『庾公之斯是跟尹公之他學的射箭,尹公之他是跟我學的射箭。尹公之他是正派人,他看中的朋友一定也是正派的。』庾公之斯追到跟前,說:『先生為甚麼不拿弓?』子濯孺子說:『今天我的病發作了,無法拿弓。』庾公之斯說:『我向尹公之他學射箭,尹公之他是向您學射箭,我不忍心用您傳授的技術反過來傷害您。雖然這麼說,可是今天這事,是國君交付的事,我不敢不辦。』說完便抽出箭來,在車輪上敲,敲掉箭頭,射了四箭之後返身回去了。」也就是說庾公之斯得知追殺的人是自己師父的老師,而且是因疾病發作而不能戰,念及公平正義而放走對方還保持了對國君的忠實,我們今天看來,這一切都是由武德決定的。

史上著名的兵法家如孫臏、韓信、岳飛等都是以忠勇仁義而又具備了高的智慧而垂名青史,這也是他們的武德決定的。還有如蚩尤、白起、黃巢等人卻因殘暴兇悍而至武德無存留下千古罪名。

武德是道德與武藝共同的體現,所以對道的信仰和修煉就非常重要。軒轅黃帝修煉大道,他不僅發明了槍法(干戈),黃帝還留下了著名的《黃帝內經》,其中首要講了如何修煉大道,後世才有養生之道的學說和內外兼修的內家拳。老子《道德經》中論述了「欲擒故縱」和「以柔克剛」以及修身,修道,至虛,守靜等等修煉的法理,後人從中悟出了兵法、養生修煉的道理。大道真人張三丰自少時即習武擅劍,他在後來修道中悟出了太極拳,這是他創立的修煉方法,是以武德和心法的修煉而成的。後人雖然學了太極拳的動作,傳承中由於社會道德逐漸下滑而失去心法以致失去了太極拳的內涵,所以今天人們看到的太極拳不會再有前輩們的功夫了。岳飛不但留下了精忠報國的武德,還以秘傳的《岳武穆王拳譜》留給後人。

在寶顯廷先輩寫的形意拳譜(台灣劉康毅公布了其保存的珍本)中述說了形意拳承傳中有幾位傳人雖獲其技卻因為武德不好而( 比武中擊斃數十人)早年夭折。書中載:「形意拳之鼻祖姬際可號隆豐,山西蒲州人,生於明末清初。性豪邁好武初精大槍,念自己術不能徒手勝人,遍游名勝物色英傑至終南山遇一方外士出岳武穆拳譜授之並示以進修之略,其譜所詮即形意拳也。

公受書練習揣摩一旦豁然悟明⋯

傳馬學禮,再傳張志誠、馬三元,三元性剛好勇從學於中節之術俱臻 閫奧,遠近拳師與之角技被其擊斃拳下者不下數十人,後得精神病誤杌為人觸之而死。

志誠傳李政,李政傳張聚,張聚傳其子(小字)老格兒,年十五即大成,河南教師敗死其拳下者不勝枚舉,僅弱冠不幸夭死。張聚又擇買壯圖傳之,買壯圖學成有人與之較被跌於丈餘外公又能以快步扶之不使倒地(受傷)。名鎮四方人咸尊之曰買師父,而不名公。買師傳安大慶,安師傳寶顯廷一人而已⋯⋯。」述說中未明確說明其武德如何,可在此多例事實證明了我們應該認識的武德之重要──善惡有報。

上述之目的在於說明武德是武術之根本。我們再論中華武術今後的發展,我們今日如何面對自己民族的文化遺產這是至關重要的。

至於中華武術的各個拳種、門派和分類,源流和師承,這些都已經有人做過考證論述,都有其共識和獨到之處本文不與贅述。

除了太極,形意、八卦,八極等拳法之外,還有少林、查、花、炮、華,通臂(背、備),翻子、螳螂等等諸多拳種還有另一大分支南拳,永春、鶴拳和南派少林以及洪、劉、周、蔡李佛等等各家不同門派的拳種。一言以蔽之的就是:他們再有更多的拳種門派也同屬於中華武術。他的共同表現形式就是:武德,就是止惡揚善。所以武術的發展在於武德。回顧近代中華武術的興起和衰落就是看道德。為甚麼在清末民初時代武術(國術)發展良好而經過文革之後卻沒落變異以致失傳呢?就是道德下滑所致。岳武穆留下拳譜,數百年間卻由一方外之人傳與姬龍鳳一人。戚繼光留下《績效新書》,楊家將的槍法完整的保留到現在,如果有人去雁門關私訪也可能見到。我在八三年尋訪山西武術,遇雁門關下楊家後代,演示一百零八式陰把槍為楊家獨傳。看到有德者必有真功絕學傳與後代亦自然流芳百世。武德之根本在於:分清善與惡、好與壞、信善惡有報;無懼邪惡,呵護善良,止惡揚善,如此堪稱德高藝精也。明此理必能虛心、勤學苦練。

《禮記.學記》載:「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在古代武術的發展中前人無不自反自強以提升自己的認知而得到啟發悟出獨到的智慧。

前人凡開創智慧文明技藝者,必能內省自強、尊師重道苦學而持之以恆,盡得真傳而不可有絲毫自滿,知自己不足,知學問無窮,知智慧無量大道無邊,方可以悟出超常智慧德藝自在其中也。

未來傳統武術的發展,唯有遵道重德,尊師重道,勵志靜心修煉體悟,投入自己的真誠和努力就可以悟出更高的境界,那時就會有超常的武功出現。也許有人認為很容易也許有人不理解認為很難,那麼再說幾點要注意的事,很多人會有同感。其一就是無我或忘我,無求而得。始行之法就是虛懷若谷。古代哲學之父都說過:知道自己的無知就是智慧⋯⋯。老子也說過,知道自己無知才是高尚的人。就以我們目前NTDTV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選手們這十年多的表現為基礎,加上我們講的武德的修煉一定會有超越的境界和更輝煌的展現。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