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地球早期經常遭受巨大小行星撞擊

笛睿

【正見新聞網2021年07月20日】

在7月4日~9日舉行的國際地球化學年會(Goldschmidt Conference)上展示的一份研究報告說,在距今25億年到35億年前,地球經常被小行星撞擊。這期間地球被撞擊的次數是科學家以前所知道的10倍。

現在人們記憶猶新的一次大型撞擊事件就是6600萬年前的那一次,一顆直徑近10公裡的小行星撞上地球,在墨西哥灣留下一個巨大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Chicxulub Crater)。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是世界十大隕石坑之一,寬達150公裡。前不久發表的一份研究已經確認,這場小行星撞擊地球所帶來的災難導致地球上恐龍滅絕。

這份研究說,在距今25億年到35億年前,像造成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如此規模的撞擊事件,大約每1500萬年就會發生一次。有的事件規模更大,造成撞擊坑可達一個城市那麼大,有的甚至和小一些的省份差不多大。

研究介紹說,在漫長的地球演化歷史中,大氣層和地殼板塊的變化,把這些撞擊事件留下的最明顯的印記都抹去了。然而,這份研究發現遠古時期岩石內含有的一種小球顆粒,是探查這些事件的線索。

主要研究者之一美國西南研究院(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簡稱SwRI)的馬爾奇(Simone Marchi)介紹說,受到撞擊後,地面的物質被熔化變成大量熔融顆粒和蒸氣升到空中,它們冷卻後以大量小玻璃珠的形式落回地面。撞擊的規模越大,形成的這些小玻璃珠越多。它們分散在撞擊現場的岩石層內,根據岩石層內小玻璃珠層的厚度,研究人員可以推測出撞擊的規模。

通過分析世界各地小玻璃珠沉積物的含量,這份研究認為,地球早期受到小行星撞擊的次數是科學家以前所知道的10倍之多。

馬爾奇說,既然地球在遠古時代如此頻繁地遭受大規模的撞擊,這些事件必然對地球的大氣結構變化、地殼內化學物質的構成造成深遠的影響。

「比如,這些撞擊事件可能會影響地球大氣內氧的含量。這是我們在考慮的這些事件造成的影響之一。我們發現,地球在每次大規模撞擊事件之間的時期,大氣內氧的含量可能出現較大的波動。而氧氣是支持地球生命的重要元素之一,很可能這樣的事件連帶地對地球上生命的演化也造成影響。這些聯繫值得進一步探索,也是我們下一步研究的內容。」馬爾奇說。

沒有參與這份研究的同行南非開普敦大學(University of Cape Town)的托斯特文(Rosalie Tostevin)說,遺憾的是這些撞擊事件造成的直接證據留下很少,所以科學家看到的情況不夠全面,馬爾奇的這份研究提供了更好的視角,有助於我們更好地了解早期地球受撞擊的次數。

「我們以前都聚焦從地球的內部和生命的演化歷史去推測地球大氣內氧含量的平衡,其實外太空對地球的撞擊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新思路。」托斯特文說。

(大紀元)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