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新聞網2022年03月29日】
塑膠污染無所不在,不僅造成動物大量死亡,現在也被證實出現在人體中。
生態毒理學家 維塔特教授(DICK VETHAAK):「我們已經知道動物曝露在塑膠粉沫中,它們將這些塑膠顆粒吸收進血液循環系統,我們也預期會在人體中找到類似的東西,但目前都沒有被測試過。」
由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Vrije Universiteit Amsterdam)主導的研究發現,22名捐血者樣本中有17人,也就是將近八成的受試者體內含有塑膠微粒。
生態毒理學家 維塔特教授(DICK VETHAAK):「我們暴露、吸入和攝入的所有塑膠微粒、奈米級塑膠微粒,有太多是可以實際上進入到我們血液中。」
這項研究證實塑膠微粒可以在人體內流動,並且還會滯留在器官內,不過目前對健康的全面影響仍不清楚。
生態毒理學家 維塔特教授(DICK VETHAAK):「目前對於風險還不清楚,我們還需要了解這些顆粒在哪裡,以及對人體的影響。它們是否會到達特定的器官?它們會堆積在那裡嗎?或是會被膽汁或腎臟消除?」
科學家表示完整的研究將會花費五到十年,而在這期間塑膠污染的危害勢必再加劇。從空氣、飲用水到食物鏈,塑膠已經入侵人類生活,世界自然基金會在2019年的研究就曾估計,民眾一週吃下的塑膠總量,相當於一張信用卡那麼多;科學家認為微塑膠污染短時間內不會獲得改善,民眾僅能從提高生活意識,來降低暴露的風險。
生態毒理學家 維塔特教授(DICK VETHAAK):「不要用塑膠容器加熱食物,讓食物接觸塑膠不太好;你也可以舉例來說,讓屋內通風良好。」
環境中的「毒」一不小心就會吞下肚,美國一份最新研究也發現食品包裝對人體有危害。
不論是包裝紙或飲料杯上,用來防止油水滲透的化學成分,還是用來印Logo和食品包裝說明的墨水,都被發現會損害人類免疫系統,並降低抗體對疫苗的反應;而這些成分又被稱作「永久化學物」,永遠不會被環境分解。
不過除了一次性用品,時尚產業對環境的影響也必須有所行動,西班牙最大的紡織公司之一,從四年前就開始投入生產永續服飾,將寶特瓶和舊衣物回收再製成衣物,目標是改變「穿過就丟」的文化。
Santanderina紡織公司 業務員 帕列斯(Carlos Pares):「在幾年內,這個70比30,由非回收纖維和回收纖維製作的比例肯定會被逆轉,我們將實現70%的布料由再生纖維生產。我們將形成360度的循環,這就是我們的目標,儘可能地更永續。」
紡織業被視為全球第二大污染產業,從生產、包裝再到運輸,每一個環節都會加劇對環境的負擔,總碳排放量甚至比起海運和航空業加起來都還要高。
綠色和平 生物多樣性和消費負責人 馬丁尼茲(Celia Ojeda Martinez):「綠色和平重視任何真正落實循環經濟的紡織模式,而這個模式很積極,是因為他們回收且重複利用原材料,把它變成其他紡織產品。」
人類與大自然的衝突日益嚴重,為了滿足便利與快速的需求,所需付出的環境代價也相對沉重,也在在顯示永續發展勢在必行。
( TV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