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新聞網2022年06月19日】
歐洲太空總署(ESA)於13日發布蓋亞任務的最新數據,包括了銀河系中近20億顆恆星更新的細節,包括化學成分、恆星溫度、顏色、年齡以及它們接近地球或遠離地球的速度;甚至還探測到恆星的星震,此項發現讓ESA十分興奮,因為這是意料之外的觀測收穫。
蓋亞(Gaia)是歐洲太空總署於2013年底發射的太空望遠鏡,ESA賦予它的主要任務是繪製銀河系的3D星圖,測量銀河系中20億顆恆星在天空中的準確位置,這同時也是ESA在千禧年之後的遠期科學任務。
根據ESA此次公布的數據顯示,蓋亞探測到數千顆恆星星震,這是恆星表面的微小運動,甚至可能改變恆星的形狀。而根據目前的理論,這些恆星不應該發生任何星震,但是蓋亞確實探測到它們的震動現象。
圖片
歐洲太空總署ESA近日公布蓋亞(Gaia)最新數據,觀測到數千顆恆星星震。此圖以顏色深淺表示恆星的金屬豐富度,較紅的恆星富含金屬。 (圖片來源/ESA提供)
專攻星震學的比利時天文學家康尼阿爾茨(Conny Aerts)對此發現感到驚訝,因為蓋亞一開始的設計並非用來完成這類工作。康尼指出,這些震動使恆星氣體上下移動,會根據時間改變恆星的亮度,因此我們能看到星星在天空中閃爍;而蓋亞正在為星震學開闢一座金礦。
除了觀測到恆星星震之外,蓋亞還揭示了銀河系最大的化學知識圖譜,從太陽附近到地球周圍的較小星系,這些恆星究竟是由什麼構成的?數據顯示,有些恆星比其他恆星含有更多的」重金屬」,大爆炸期間只形成了氫、氦等輕元素;而其他較重的金屬元素都在恆星內部中。
當恆星死亡時,它們會將這些金屬釋放到恆星之間的氣體和塵埃中,稱為星際物質,新的恆星由此形成。活躍的恆星形成和死亡會產生一個富含金屬的環境。從蓋亞觀測到的數據顯示,銀河系中的某些恆星是由原始物質構成的,而像太陽這樣的恆星則是由前幾代恆星豐富物質所構成的。